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尽的追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尽的追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龙瑞在60年代毕业于中国美术学校。学的、做的是设计,个人兴趣始终在绘画方面。工作之余,他就拼命画素描、油画和国画。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成为李可染的研究生,专攻山水画。

龙瑞画山水,最初以写生为主——这是中央美院国画系山水画教学的传统。他素描不错,指导老师黄润华说他学李可染先生,他“对路子”,但他一开始就重视笔线勾皴,不像李先生那样重染积和真是描绘,与导师的画风有距离(他的同窗姜宝林、万青力、王镛等大抵如此)。但是上学和毕业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还是画了很多写生,跟李可染的写生路线保持着密切联系。

龙瑞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他很注意蓬伏的新思潮,看了大量西方画册,总想从中找点儿灵感与启示,把现代艺术的某些经验与特点,移到山水画中来。但这毕竟很难,不免彷徨徘徊,没有像一些弄潮儿那样贸然标新立异。他到中国画研究院之后,多次到欧美考察办展,对塞尚、毕加索、勃拉克“跳出形”的探索极感兴趣,产生了将塞尚式的结构与黄宾虹式的笔墨结合起来的想法。回来后他画了一批“构成性的山水”——仍以笔线造型并加以皴,略使颜色,但以变形手段处理造型,把画面变成主观性很强的块面结构,拉大与传统山水、写生山水在形体与空间方面的距离。这种可以看出塞尚式的结构与笔触的风格,与前辈画家(如陶冷月、李可染等)引入光影的山水风格不同。与此同时,他又力求扩展山水画的冲击力,一度探索在山水中加进现代人物活动,或融进点民间色彩。他还发起并参加了由刘骁纯主持、题为“张力的实验”的水墨展。不待说,人们对他的革新看法不一,龙瑞对人们的看法也不大理会。

近两年,他明显地回归传统。他说这些构成山水“与传统笔墨不够切合,气韵不够”,说他们“只有一个壳,没有通过笔墨把它丰满化。不耐看”。他感到了传统的重要,笔墨的重要,手上功夫的的重要。回归的主要参照对象仍是黄宾虹——近期作品确实在意向笔墨上靠近了黄宾虹。他清楚这些作品“还有黄宾虹味”,还没有完全个人化。他以为目前的任务是钻研求取,坚信以后能够跳出来,形成自己的独创风格。

龙瑞是个散淡自由、我行我素的画家。他有四川人的精明灵活,又有北方人的粗犷执拗。在同代画家中,他的悟性、能力是名列前茅的。他眼界开阔,用笔强悍,敏于形式,有时难免“邪”一点,但从不流于柔靡、肥腻、枯瘦和小气。他走过了一段曲折与反复的路程,对东西方艺术的整体认识更加明晰,在艺术上也变得愈加成熟了。他是为数不多的、极有希望获得突破性成功的那类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