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主动性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主动性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也在这“春风”中试图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以实现有效或高效课堂。本文通过以“情境创设”调动兴趣、以“问题设计”激发思维、以“课堂需要”安排讨论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以主动性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动性 培养 素养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素养就是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对数学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自从新课程改革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讨论话题以来,关于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的探讨,就一直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其实,无论是原先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还是“新课程理念”、“杜郎口模式”,这些教学思想、理论、策略,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而提出。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而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因此,在当今有效教学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际,探讨以主动性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策略。

一、以“情境创设”调动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最要紧的事应当是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也在这“春风”中试图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以实现有效或高效课堂。本文通过以“情境创设”调动兴趣、以“问题设计”激发思维、以“课堂需要”安排讨论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以主动性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动性 培养 素养

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以“问题设计”激发思维

对于数学的教学始终离不开问题的设计,因为数学概念的生成、数学技能的提高都是依赖于问题的解决。就以新课程标准为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问题”二字。如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学习的内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不仅在于知识本身的趣味性,还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无思维的激发。而学生思维的激发主要依靠问题来实现。因此,要激发数学课堂中的学生主动性,还需要以“问题设计”激发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问题设计”非常关键,如果设计得巧妙,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充分地挖掘,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同样是学习“小数的性质”,有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设计:

案例甲:设计由教师提出问题。

师:大家在购买学习用具时,遇到过小数吗?(学生有些不知所措)

(教师进一步提示物品标签上的

价格)

生:我遇到过,我这支钢笔标价是3.50元。

师:那你买这支钢笔时花了多少钱?

生:我花三块五,也就是3.5元。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3.50=3.5。那么,这两个数为什么相等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案例乙:设计由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买过东西吧,你们还记得它们的标价和实际花的钱吗?

生:我记得一包干脆面的标价是1.60元,我买时花了1.6元。

师:干脆面的标价是1.60元,而你买时花了1.6元,店老板不亏本吗?

生:不会亏本的,因为1.60元=1.6元。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

生:我遇到过2.90元=2.9元。

……

师:看来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事情。同学们有疑惑吗?

生:为什么1.60元=1.6元,2.90元=2.9元呢?是不是后面的零可以去掉呢?

师:同学们提出的疑问是有道理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某种数学规律。那么,今天的这个规律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从上面两个案例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在案例甲中,教师让学生交流购买学习用具时的小数,问题范围较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思考目标。而且没有没有利用好生成的资源3.50元=3.5元,去进行课题导入的问题设计,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更谈不上主动性的调动和激发。而在案例乙中,教师以问题“干脆面的标价是1.60元,而你买时花了1.6元,店老板不亏本吗”,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也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

三、以“课堂需要”安排讨论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让课堂气氛更加热烈一些,普遍都是在简单的小组讨论来应付。一时间仿佛公开课必有小组讨论,好象遇到问题就要在全班开展讨论才能说明教学的成功。其实,这已经是步入了一个误区。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强加”来调动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可以用“讨论”来衡量的。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讲究适当。对于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就是要以“课堂需要”安排讨论。只有依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注重表象层面的新课改追随者,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实质内涵,就会使数学课堂变得“无味”而没有光彩。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依据新课程理念,通过适当的情境创设来调动兴趣,以巧妙的问题设计激发思维,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安排课堂讨论,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素养,从而给课堂以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