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提高,社会对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照本宣科,没有创新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革方法,希望能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课程 课程改革 岗位工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87-02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职业教育,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某一种谋生技能,培养出在行业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对于计算机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还存在实践操作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差、团队合作能力差、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现在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未从职业本质出发,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生源素质低等。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方法。

1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改革必要性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安排依旧沿袭几年前的模式,专业设置单调,笼统的称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从学科派生出来的, 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而非岗位工作能力。其课程内容也杂而不精,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程序设计学不懂,而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计算机行业化的应用软件课时又少,教学内容注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训课时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实训的内容却与岗位工作脱节,结果导致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方向,学到的知识也只是皮毛,而缺乏综合实践能力,无法实现自己在市场上的明确定位。这些做法与“以动手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的理念相悖。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将来的工作绝大部分不会从事计算机的科研与软件开发,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为生产一线服务。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令人担忧。

除了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师的观念也急需改变,教师的教学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线,要把学习目标与岗任任务对接,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与探索

在我国,计算机专业从事课程设置开发的主要来自本专业的教育专家,而缺少行业专家的指导,从而使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2.1 教学目标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应树立“有利于就业导向、有利于市场需求、有利于能力培养、有利于素质养成、有利于职业发展”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具备专业的岗位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应该是“定向于某个特定行业的课程”,对应于社会生产一线的某个相关行业,是“实用的、技能的、行业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特定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课程。因此,教学应该建立满足学生就业创业需求的弹性学习机制,先进行职业岗位定向,让学生更加灵活自主地选择专业方向、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教师以及学业进程,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学习,以发展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特长为特色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近几年市场的需求,计算机专业大致分为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几个方向。

2.2 教学模式更新

职教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在以理论教学和人文教育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问题、项目、任务为中心和工学结合等理念的引领下在机房或者计算机相关企业,以各种形式和方法,展开互动式实践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首先要感性构建某种岗位工作的教学情境,设计好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及直观多元的教学方法,配合有效的教学媒体,把行业专家请进课堂,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达到全面互动的目的。教师只需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度,不能让学生学习的太散漫,课堂将不再是以往传统教学的教师“一言堂”局面。再者,为了让学生的学习能够适应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可以采用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比如与相关企业联合办学,开设行业课程,聘请企业有能力的技师去学校上课,或者让学生去企业接受培训。学校要与企业双方共同设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让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让学生走进企业,走上岗位,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现教学相长,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

2.3 课程设置合理化

职业岗位需求是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决定性因素,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需求。中职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自,那么如何设置课程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型能人才应该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内容。现阶段中职课程总体分为以下几大模块。

(1)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学校的每个专业必须开设的统一的课程,包括语、数、外、德育、美术、历史、地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专业教学服务的课程,如计算机基础知识、汉字输入技术和技巧、办公软件应用、Internet使用常识等。这类课程的开设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

(3)专业技能课。

主要开设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多媒体技术、简单的计算机语言、工具类软件等。

(4)模块课程。

这类课程是为专业目标服务,为实践教学服务。根据不同行业对计算机课程的具体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结构,将课程整合成不同的模块。用个性化的模块化课程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需要,模块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一个或多个专业软件,以便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多一项专业技能。如CAD建筑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CorelDRAW平面设计、3DMAX室内装潢设计、Flas制作、网页设计等。由于学生在初入学时对计算机专业不是很了解,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偏向于哪个专业方向,但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兴趣爱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技能水平选择自己喜爱又擅长的专业方向。教务处在排课时可以安排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合班上大课,模块化的专业方向课程则根据学生的需要分成小班上课,这样既节省了小专业教学造成的教学资源浪费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满足了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博大精深,涉及各行各业,在考核上不强求学生门门优秀,只要针对某个特定岗位或者特定行业精通一种专业技术,将来都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5)选修课。

我们的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就业方向更灵活的设置。比如选修课我们也可以设置一些艺术设计方面的课程在其中,这样的课程安排作为计算机广告设计方向学生的模块课程的补充内容,学生能更深入的学好某一项技能,为将来的顶岗实习服务。

2.4 教材设计

根据学科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教学实际,特别是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我们可以打破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组织方式,编写个性化的校本教材或者教案,比如编写技能模块化的校本教材和教案或者编写体现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教材和教案。我们教材的编写要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充分体现多学科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力求最大化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教材改革中我们坚持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从最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概念出发,结合工作任务,运用一个完整的项目引入行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要领。将一个任务细分为若干个小任务,将小任务用学科的局部知识逐层分解和细化处理,力求使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或者教案中的项目力求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实现专业化的调整和更新。

3 评价模式更新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考核方式量化、单一,对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主要以上机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对于教师教学的考核评价,往往把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情况和教案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依据。这样落后的教学评价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素质、教学能力的评价,最终可能会影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所以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考核应侧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检验,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作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企业专家评的考核模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应重点关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装备、是否实现了原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等方面。通过考核评价,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4 结语

要想实现计算机课程改革真正的长远发展,不光需要课程改革上述的几点,优美的教育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宽敞的教学场所、先进的培训基地、精良的电脑配置、充足的教学经费以及真诚的校企联办都是迫切需要的。通过课程改革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电脑技术应用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也是每一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齐瑞霞.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课程改革的构想[J].科技信息,2011(14):190.

[2] 陈庆伟.浅析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