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与创新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体系日趋完善。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系统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原则以及我国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相关的方法与创新策略,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引 言: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与文明发展的标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潜能正在迸发。因此,统筹区域、提高城镇化质量,实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迫不及待的任务,应做到科学规划,规范建设,依法开展。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合理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并使其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三是倡导生态文明的理念,尊重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强化生态保护,实现城市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集约高效转变。
2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原则
城镇体系的规划要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协调发展,而不是把各个城市的发展道路和产业特征简单叠加或相互竞争排斥,使其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
2.1体现以人为本,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在发展过程中,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融合起来,而不是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城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让人的生活更美好。
2.2坚持“绿色低碳”,构建生态文明
营造环境优美的人文环境,努力提升中小城市软实力。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否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设施一体化,重点解决工业企业污染、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形成资源节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2.3完善城镇的功能,加强基础建设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的城市。基础建设是实现城乡空间互动的基础支撑和关键要素,坚持城市设施建设与农村设施建设并重、生产设施建设与生活设施建设并重,强化城乡空间联系,提高城乡公用服务设施的共享度,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2.4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发展服务行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3 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由于更多的焦点关注到提高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上,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3.1 城乡矛盾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逐步拉大的。农村地区在收入水平、设施水平和福利保障等许多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管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大量进城农民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二元矛盾并未得到改善。
3.2 资源与环境问题
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承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降低了环保门槛,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土地利用不够集约,大量土地闲置,土地资源浪费。此外,中国的城市扩张还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压力。目前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而能源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发展。
4 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技术路径
4.1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测算的重要依据。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和城镇化策略的制定,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建设,走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科学地制定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关系,近期规划目标作为实施目标,远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目标要有弹性。
4.2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城镇化的研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而应从宏观层面,从区域规划角度入手,统筹区域内的城镇结构体系。要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建立合理的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引导、调控和保障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城镇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4.3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支撑的城镇规模和容量。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城市发展规模的预测不能仅仅考虑人口规模的无限增长,而应首先立足对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分析。将城镇化发展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综合考虑区域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确定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及其布局,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
4.4统筹协调的城乡关系
对城乡产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公共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障等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条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增加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与农地产权剥离,为农民进城及失地农民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
4.5健康强大的城市产业结构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推动,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动力推动。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4.6公平公正的城市服务设施
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社会公平。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公平公正的配置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公共资源,合理引导城市人口的集聚和疏散。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提供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妥善处理居住与就业的关系。同时,通过改善住房、绿地、公共空间、社区服务等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生活的品质和质量。
5 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市规划的创新探索
5.1 由城市规划走向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由城市规划转到城乡整体规划阶段,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名字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规划编制理论、方法、内容、技术和规划管理方式的转变,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都将进行深入的变革。城市规划应该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城乡应该协调发展。规划法的管理范围不再局限于城市市区,法律上确立了城市与乡村的规划关系。一方面是解决城市与乡村在法律适用上的“两张皮”,制止城郊结合部建设活动的无序和混乱;另一方面,是统筹安排区域内城镇体系的合理结构与布局,明确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的中心城镇和地区,以合理的开发时序来获得城乡协调发展和较好的空间开发效益。
5.2 从注重物质形态规划走向政策型规划
城市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其新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指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把对城市物质性空间的规划逐步减小到土地控制层面,加强对城市发展的规划政策关注,对于非物质性空间更强调城市规划与其他社会经济政策共同形成政策框架和行动。
5.3 城市规划调控的范围从局限于传统的城市规划区内转向城市群或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充分考虑城市在区域空间的布局,体现科学发展观以及城乡一体化的精神,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加大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加快构建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5.4 由无序蔓延走向紧凑型规划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期,同时也是矛盾尖锐期,面临种种挑战,例如:土地和水资源的稀缺,侯鸟式农民工规模巨大,流向分布失调等等。西方城市发展一种是以欧盟为代表的紧凑型模式,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置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松散型模式,人口密度低,但消耗的能源要比紧凑型模式多很多。因此,中国必须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走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6 结束语
总之,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它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和城镇化的内在规律。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市规划创新必须依据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征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变革。其次,必须从理论上分清“市场失效”、“政府失效”,有的放矢地进行变革。再次,要注意到城镇化是一种集群现象,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充分发挥集群的作用,深刻理解城镇是一种复杂的自组织主体,要发挥城镇自组织的引导作用。最后,还应该注意到城市规划变革要从逐项体制的改良入手,积少成多,稳步扩展,才能确保对城镇化持续、有效的调控,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丕荣.世界城市化发展与我国城镇化建设[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03).
[2] 张雷.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环境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朱铁臻.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J].北京规划建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