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极度缺失。语文教师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创设问题情境、传授提问方法等方面做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方法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的作用可以说毋庸置疑。

可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极度缺失。回顾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是在什么时候把充满好奇与问题的学生变得没有问题的?缺乏问题意识无疑是阻碍创新的重要性格根源,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语文教师能做的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提出问题做好示范。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必须具备很好的问题意识。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第一位的。而许多教师没有自己的问题,是人云亦云或者“书云亦云”地提问。有不少老师提的问题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书本上借来的,“备课资料”上怎么说就怎么问。有相当数量的老师把教参奉为圭臬,所提的问题基本由此而来,答案也由此提供,自己只是充当“提出问题”和“明确答案”这个环节的“中间人”的角色。久而久之,许多老师就失去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无法形成自己的看法。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得有一桶水。教师如果没有质疑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岂不成了无稽之谈?所以,我认为,培养问题意识,教师要先行一步。

2.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为提出问题打好基础。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试想,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掌握实词、虚词的一般用法,不了解句式变化、词类活用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不了解一些古代文学、文化知识,那么在学习中不要说提出问题,就连基本任务的学习都无法进行。可见问题意识的产生必须以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为前提。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好课内知识,并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

3.创设语文学习的问题情境,为提出问题营造氛围。

创设语文学习的问题情境,要注意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应放弃权威式的教育,努力营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气氛,使学生敢于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课文的各种感受、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宜过早评价,也不要忙于给出完整的答案,要耐心等待,最好引导学生解答。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给他们敢于提问的“胆”。教师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要硬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而应创造条件千方百计让学生能够大胆怀疑,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求民主的教学作风,教师要安排学生质疑问难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不解,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语文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因此,教师应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虚心地聆听;当学生提问成功时,热情地赞扬;当学生提问受挫时,亲切地鼓励。和蔼可亲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微笑,适度的幽默会使学生意识到教学的平等性,乐于和老师交流,敢于、勇于提出问题,消除畏难情绪,树立信心。

4.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为提出问题指出路径。

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指导学生善问――问到重点处、关键上。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不能切中新旧知识关联点、问题同质异形等毛病,有时甚至还会提出与学习内容毫无关联的问题,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因此,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能提出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提高“问”的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切入点。比如,对课文重点、难点处提问,对矛盾处提问,对不懂的语句提出疑问;从发散的角度或求异的角度对课文中已成定论的看法提出疑问。

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敢问了,也会问了,一旦动起来,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这时候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教师的职责不是将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而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脚手架”,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去达到目标。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支架。对一些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

新课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口。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的创新之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