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好了,鸟儿少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几年来,年年植树绿化,国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少城市获得了“森林城市”、“花园城市”的美誉;更多的“新农村”,装点得如花园一般。可是,不知你发现没有,无论城市或乡村,甚至田野、山林、湖沼,鸟儿却越来越少了。我居住的小区,三年前麻雀成群,如今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踪影。今年春秋两季,我两次乘火车,行程数千公里。一路上,极少看到飞禽,偶尔在水边看到过几十只白鹭。到了云南,在丽江拉市海上空看到过一只盘旋的鹰,在洱海水面看见过几对野鸳鸯。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南方常见的白鹭与灰鹭,经常在雨后飞到城市公园的草坪觅食——它们在寻找蚯蚓充饥。鹭鸟是水禽,一直在水田、溪涧、沼泽等浅水区捕捉鱼虾泥鳅为生,如今无奈的连蚯蚓也吃。
这是怎么了?
我终于在一个美国人写于半个世纪以前的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这本书,就是《寂静的春天》,是一个名叫雷切尔·卡森(1912——1964)的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成果,1962年先在《纽约客》杂志连载,并于当年结集出版。1992年,在这本书出版30年后,仍然被美国读者认为是“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书”、“大概比任何出版物或事件更有效地启动了从六十年代兴起的新的环境运动”,是“一本让国家发生改变的书”。
《寂静的春天》引起美国乃至全世界数百万人的注意,是因为她在书中以大量事实提请读者思考:随意滥用杀虫剂对人类健康和人类生存的世界的威胁。卡森在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在物种自然关联的自然环境里,仅仅以昆虫或其它害虫为目标的化学杀虫剂会迅速被其它生物体吸收并转入食物链。她发现,底特律市在榆树上喷洒杀虫剂之后,便出现了体内含滴滴涕的死亡知更鸟。这些知更鸟以蚯蚓为食,而这些蚯蚓摄取了那些含有杀虫剂的落叶。卡森写道:“只要十一条大蚯蚓体内所含的滴滴涕剂量就能杀死一只知更鸟。而对于一只十多分钟之内就能吃掉十条至十二条蚯蚓的鸟来说,十一条蚯蚓只是它们一天摄入的一小份食物。”
卡森还举例说,美国中部曾经有一个小镇,那里的各种生物与四周的一切和谐相处。“后来,一种作祟的怪东西悄悄在这里蔓延,一切都开始改变……一种奇怪的寂静降临……在任何地方见到的为数很少的鸟儿都奄奄一息;它们剧烈地抖动,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音的春天。曾经有百鸟黎明大合唱相伴的热闹清晨,如今无声无息;田野、树林和沼泽也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由于卡森这本《寂静的春天》引起的争论(有识之士认同,化学公司反对),翌年,即1963年5月,肯尼迪总统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了一份43页的报告,呼吁设置杀虫剂的使用限度。肯尼迪总统下令实施科学顾问委员会的建议,要求农业部中止某些农药的喷洒计划。1972年,美国几乎完全禁止了滴滴涕的使用。
了解了《寂静的春天》的主题之后,我终于明白,“生态好了,鸟儿少了”现象,乃无限制地滥用农药(杀虫剂)引起。
目前,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约五百余种,这些农药的广泛使用,不仅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对人体健康(通过人的食物链)造成危害。
无疑,人的食物链中,动物是重要的一环。动物饮用被农药污染过的水,吃残留农药的食物,昆虫、鱼虾、蛙类、鸟类和哺乳类小动物,无一幸免。以蜜蜂为例,为了除虫,人们向油菜上喷洒三唑磷,蜜蜂吸了沾染农药的花粉也就中毒,以致死亡;幸存的蜜蜂体内也有有机磷农药残留,就会污染蜂蜜。猫和猫头鹰吃了被毒死的老鼠而死去。河鱼体内有农药残留,也威胁到食鱼的鸟兽,如鱼鹰、鹭鸟、水獭等的生存。农药已经成为动物无形的克星,并开始危害人类自身。
农药杀了害虫,也直接和间接杀了害虫的天敌鸟类,鸟儿少了;捉虫的鸟儿少了,人类就更加依赖农药。据国外媒体消息,近四十年全球农药用量增加了四十倍,有的害虫反而愈来愈多,抗药能力愈来愈强,害虫造成农作物的损失反而增加3.7倍,形成了一个怪圈。我国亦然。就以蝗虫灾害来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飞机灭蝗”曾作为新事物来报导。殊不知,飞机上的杀虫剂一路洒下去,杀死的岂止蝗虫!墨西哥西部有个蝴蝶保护区,那里黑脉金斑蝴蝶成千上万,是蝴蝶的天堂。由于保护区内的树木虫害成灾,林场工人不得不大面积喷洒杀虫剂灭虫。结果是虫子死了,一千一百多万只蝴蝶也死了,成了蝴蝶的坟墓。2000年,新疆频发蝗虫灾害。经浙江农科所牵线,浙江养鸭大户杨大元所养的3万只鸭子,作为灭蝗“战士”,分批空运至新疆灭蝗。一只鸭子一次能吃下一百多只蝗虫,100万亩草原上地毯般覆盖着的蝗虫,不几天就被鸭子全部吃光,开创了一个生物灭蝗的成功先例。
要取消化学杀虫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否则,社会就倒退了。但有计划地控制使用杀虫剂的剂量与范围,保护鸟类,不断探索生物治虫的新路子,是可以做到的。
(责编:耿国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