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西部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吸纳和农村内部转移;加快西部工业化进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企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途径对策

关键词:西部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80-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困难重重,压力很大。落后的西部农村不仅严重制约着西部城市的发展,也不利于东部城市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西部地区作为劳务输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来说问题更加严重,再次审视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意义重大。

一、西部农村劳动力及转移基本情况

由于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和巨大的人口基数,截至2005年底,西部12省自治区共有农村人口35 976万,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8.17%,乡村劳动力总数约为16 018.3万人。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三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七个月休闲”的状态,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潜在的剩余劳动力还会增加。根据统计,2003年末,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5.2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低3个百分点。

从就地转移情况来看,表现在:(1)农业内部吸纳能力不够。由于西部农村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市场意识薄弱,农村缺乏带头人等,农村劳动力过多地停留在种植业上,林牧副渔业对劳动力的吸收不够。(2)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大大降低了对劳动力的吸收。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加工程度低,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相脱节。许多产量高、品质好的农林副产品由于没有加工能力或加工链过短,产品附加值低,销路不畅。造成了农业比较利益低,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从而也影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3)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受制于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的短缺和保守观念的制约,规模小、产值低、经营粗放,发展缓慢,导致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缺乏载体,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相比就地转移的成效存在较大差异。

从异地转移的情况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对劳动力的拉力和集聚作用与东部相比,差距非常显著。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政府适当放宽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为劳动力的流动创造了制度环境。西部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经济水平高的东南沿海地区流动。农业部2002年度对西部12省116个村庄5 805个农户25 617口人的外出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为:其中农村劳动力16 416人,到乡外打工3 261人,占19.87%,比2000年的18.1%增长了1.8个百分点。外出比重高于东部3.6个百分点,低于中部2.5个百分点。外出劳动力在乡外、县内就业的比重较大,约占35.3%,高于中部的24.2%和全国平均的33%。县外、省内就业比重占29.2%,高于中部的22%。2004年,在举家外出务工劳动力中,东部地区占30.2%,中部地区占42.4%,西部地区占27.4%。受知识技能的限制,西部外出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重体力的简单劳动上,其中建筑行业最多,高达25%,运输行业7.3%,而在一些对劳动者相对有技能要求的领域,就业情况为:工业占22%,餐饮、服务业占18.6%,商贸业占6.7%,家政、护理业占1.6%,等等。就业层次低,成本高,风险大,收入少。

二、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启示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选择了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模式,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英国。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止于19世纪中叶,经历了长达4个世纪的时间,是世界上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开始最早、流动规模最大、农村人口比例下降最快的国家。工业革命是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由于纺织工业的革命以及世界市场的开辟,兴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农民成为脱离土地的自由人,工业化的推进,使城市的二、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原来的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让位给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美国。美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大概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美国是一个人少地多,劳动力比较短缺的国家,劳动力转移有其特殊性。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机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解决了人地矛盾,分离出来的劳动力也被快速的工业化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遵循着边产生边转移的自发过程,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城市化和非农化基本同步的道路。在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的发展是其坚强的后盾,交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迁移成本,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日本。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资源缺乏的岛国。针对此特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日本政府进行了有效干预,走出了一条“跳跃式转移”(即劳动力一开始就较多地流向第三产业部门)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道路。其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立法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同时,建立各类工业区,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教育培训为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供了人力资本保证。

韩国。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主要采取了集中转移,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涌向大城市,靠吸收国外贷款来增加就业机会。但忽视了农业发展,靠进口粮食来支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城乡发展失衡。中小城市和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工业发达的大城市,造成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大城市病”。

国际经验表明: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是以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和保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以及教育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论是就地转移也好,还是异地转移也好,最根本的是向二、三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三、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与对策

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于西部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走以产业带动就业的稳步转移道路。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吸纳和农村内部转移。

西部农业长期以来,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粗放经营。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政府放宽人口流动政策后,西部农民也加入到大规模的民工潮中,大部分农村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吸纳不够。所以在工业化过程中要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必须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围绕农业发展加工工业,进而带动农村第三产业。

首先,通过开展集约经营消化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开发型农业,拓展农业内部种植经营项目和大力发展林、牧、渔业,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

其次,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根据世界银行对15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显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兼顾了避免大城市恶性膨胀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形式的流动成本低,符合西部实际。西部工业化滞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弱,一个突出表现是:西部地区的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据测算,目前农产品加工系数,东部地区高达1.58,而西部地区仅为0.41。西部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09%,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8%。东部分别为45.34%和70.32%。如果西部资源的深加工系数能达到全国水平,则西部经济的增加值将会成倍增长,从而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结合西部资源特点,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与农业有关的乡镇企业,延伸农业的产业链,促进农业延伸到第二、三产业,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和自我发展能力,拓宽就业门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

(二)加快西部的工业化进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针对西部地区情况,应该走以产业带动就业的稳步转移道路。

1.面向国内外大市场,发展比较优势产业

目前,西部对外开放度低,整体上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据有关专家测算2002年,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仅为8.51%,而东部为69.88%,全国平均为50.14%。1982―2002年西部的对外贸易总量仅占全国的3%~4%,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和有色金属、稀土、钾等矿产资源以及生物资源在全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为发展西部的水电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大市场,选择有现实和潜在竞争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吸引外资,增加出口,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机会。

2.扶持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岗位

中小企业规模小,投资少,就业体系灵活,吸收劳动力成本低,并且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80%的就业机会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日本中小企业在20世纪70年展迅速,其中,第二、三产业新创造的就业岗位中93%属于中小企业。目前,日本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其总就业人口的73%。所以,要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鼓励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再次创业。

3.从东部引进合适产业,提高就业水平

根据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论”,一些地区受外部因素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就会出现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从而引起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利润率等产生“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先进地区发展更快,当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和相对市场狭小等原因,使发达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就会向落后地区扩散,从而缩小不平衡的发展状况。以迈达尔等为代表的“梯度推移理论”也认为,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发展的条件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业梯度与经济梯度,处于高梯度的产业会自发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低梯度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应结合地区比较优势引进适用产业,重点引进“联系效应”大的产业,避免产业的重复建设以减少“冲击效应”,提高地区的就业水平。

4.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经超过了60%,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行业。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秀美,少数民族比较多,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来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面向国内外市场,开发旅游产品,把旅游业做强做大,引导农民充分就业。

(三)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企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

城镇化发展过程是非农产业聚集带动非农人口聚集从而推动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规模扩张,使城镇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的过程。小城镇有地缘亲近感和相对融洽的人际关系,进入方便,转移成本低,依靠小城镇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来吸纳,是最有效的、最便捷的途径。所以,应当把小城镇作为西部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聚集基地来发展,培育非农产业并进而推动其不断壮大和在地域上聚集,鼓励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向县城或农村小城镇聚集,形成企业集群,扩大就业容量,从而不断提高非农产业人口比重,提高城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黎明,何智虎.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8.

[2] 张兴华.从国外经验看中国劳动力转移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4,(81):44-51.

[3] 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4,(5):69-75.

[4]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Z].2005.

[5] 成学真,王超.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的效应分析[J].开发研究,2005,(4):24.

[6] 杨小荔,罗贤栋,等.美国和日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对我国的启示[J].企业经济,2004,(9):96-98

The Path and Counterplan of Transferring Labor in West Countryside

ZHANG Ya-li

(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 Ling 712100, China)

Abstract: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rural surplus labor's transfer,in order to raising the problem that how to transfer the western rural labor we must begin with the actual circumstance of western area;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western rural,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social economy can develop continually arouse an employment by industry development;pushing forward urbanization,suggest the approach and countermeasure driving population to assemble with enterprise.

Key words: western rural labor;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