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握精彩的教学之度享受和谐的资源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握精彩的教学之度享受和谐的资源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的今天,是我们正行进在新课程改革路上的今天。面对扑面而来的“生成”、“简约”、“合作”、“探究”……是照单全收,还是有所选择?改革中的我们思考着:究竟该保留些什么?摒弃些什么?这就要求我们能把握好教学的尺度,方能享受真正的教育之美。

一、把握简约与深刻的度,享受知识本元之美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们的数学课堂越来越“丰满”,生活化情景的导入,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声光电俱全的多媒体应用。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学的很开心,老师教的却很累,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怎样化繁为简,去伪存真,还知识一个本来面目?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给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减肥”:

1.深刻解读教材,简化教学目标。一堂数学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达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必须在课前深刻解读教材,理解掌握大纲要求,深入分析教材前后的联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分解、转化为每一节课的目标。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制定清晰、简洁可行的教学目标。如六年级的《倒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制定如下:①理解倒数的意义。②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③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推理、概括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简洁定位为有关倒数的意义、方法、能力三大目标。本来简单的知识,教师不应使其复杂化。即使复杂的知识,我们也应在解读教材后使其深入浅出。目标制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上凝聚师生的合力达到教学最优化。

2.重视方法选择,简化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方法的选择起决定性的作用。用对方法,事半功倍。反之,则费时费力,收效甚微。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切不可为了图热闹,一味追赶时髦,套用多种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加重教学的负担。如三年级下册的《平均数》,教材先出示4名男生和5名女生的套圈成绩统计图,以讨论“谁套的准一些”为问题,展开平均数的教学。有些教师为了体现生活化数学的思想,课始安排学生上来玩套圈游戏,把书中学生的名字换做了教室内学生的名字,课堂是热闹的,课始随机产生的数据却难以调控了。相反,有些教师虽然仅仅采用了开门见山式的讲授方法,直接呈现问题,但却能紧扣教材的重点,在关键处舍得花时间,围绕“怎样公平地比出谁套的准一些?”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学生先是说比较最大数,可是发现套中个数最多的是女生,最少的也是女生,不能比;继而又想比较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但发现男女生人数不一样,比较也不公平;还有学生提议去掉一个女生套的个数,或让某个男生再套一次,可是选派何种水平的男女生出赛却引发了争议,因为数据的改动背离了比赛的实际。最后在思维肯定与否定的碰撞之间,寻找到了算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较公平。能有这样深刻的思维,正是由于教师选对了方法,简化了教学的形式,关注了知识的本元,才让我们的课堂卓显实效。

二、把握合作与独立的度,享受儿童天性之美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出: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以为只要是精彩的数学课都得有小组合作学习,否则就只能是一堂平平淡淡的数学课。一段时间内这样的认识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泛滥。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

1.合作学习方式的选择缘于需求。我们的数学课堂不是一个人的课堂,受40分钟时间的限制,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发挥群体优势,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尽可能多的有效学习。如四年级的《倍数和因数》一课,利用12个小正方形纸片摆不同的长方形,完全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在较短时间内呈现多种摆法。因此,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因缘于教材中对合作的需要。但不是任何教材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如四年级的《角的度量》一课,尝试让学生量出一个给定角的度数,若采用合作学习,则掌握测量技巧的学生独掌大权,不会的在看热闹的过程中并未学会测量。这个环节还是建议让学生独立尝试,在试误的过程中,学生自我摸索,内化知识,逐步掌握技能。教育中讲究因材施教,教学中也应讲究因课择法。

2.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尊重个性独立。个性通俗的讲就是指人的内心世界,每个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因其独一无二而美丽。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有的时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适宜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开展的热热闹闹,可是学习的效果并不太好。交流时学生的思维很浅,对问题的本质认识不深,回答中学生人云亦云,观点雷同。原因就是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没有尊重学生个性的独立。应该让每个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我的深入思考,这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财富。也只有保留了个性,才能在合作时全面地考虑问题,提炼出知识的共性。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合作学习才有价值。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学会创造性的看待问题,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学会付出与吸纳,真正显现建立在个性独立基础之上的合作学习的功能。把握好二者的度,我们发现无论是个性独立还是共性合作,都是儿童天性的表现,都散发了一种自然的美。

三、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度,享受教学资源之美

“预设”、“生成”这两个新课改的词汇曾一度成为教师们的“宠儿”。预设体现在一个“预”字上,多在课前。生成则指在课中及课后。那是不是追求课堂生命的活力就不能两者兼顾了呢?我想只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课堂一定能充满活力。

1.精心预设,精彩生成。教师的预设工作包括教案设计、教具选择、学情分析等多种课前准备工作。其中尤其以教案设计为主。合理精心的预设不仅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鲜活教学资源的生成。在预设教案也就是备课时,我比较欣赏于漪老师的“三备法”。在这个网络化的信息时代,上网搜寻一篇教案绝对不是什么难事。但作为我们青年教师,绝对不能迷失在网络世界里,把这样的技能变成我们教师生存的本能。要保持自己的独特见解,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世界因差异而美丽。建议大家备课时,在头脑里还没有对别人的东西先入为主时,突显清晰的自我思路,备出自己对教材的独特见解,这就是于漪老师说的第一次备课:自己独立深入钻研,不参考任何资料;第二次备课,参照相关资料,广罗名师和同行的经验,看看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想一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想到的智慧;第三次备课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或删、或添,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课前预设愈周到,应对课堂生成愈灵活。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同志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第一步就是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范围,排除干扰性的非重点学习内容,这何尝不是学生自学之前的一步自我预设。魏书生同志应邀外出讲学的时间很长,而他带的学生升学成绩依然不输给其他班,这正是对延续到课后的精彩生成最好的证明。可见精彩成功的课堂离不开精心的预设。

2.预设生成,相辅相成。提出“价值数学”教学主张的著名教育学者张义宝曾经说过:“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过程。”套用他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是一个过程,课堂的价值就在于过程。教学的过程是师生重要的生命历程。每一节课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历程。对于这样的过程是不能完全预设得了的。尽力预设之后,我们就该关注生成,利用、引导生成为教学服务。面对生成的资源,教师应该从无序到有序理顺生成资源的条理,从片面到全面完善生成资源的广度,从基本到提升挖掘生成资源的深度。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例题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红球和黄球,这两种颜色球的个数相等,让学生分组在摸球活动中体验摸到红球的机会与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以此活动来完成“等可能”事件的教学。课前预计学生操作结果可能会黄色球偏多,可能会红色球偏多,也可能一样多。当时实际操作下来,结果出奇的凑巧,全班八个组,居然都是摸到的红球个数多。小学生不会领会到实验操作的随机性,尽管全班参与,但是8个“个案”不容易反映出可能性相等。学生只会看现象说结论,生成这样的课堂资源是我预料中最不愿见的现象,但必须呈现给学生充足的例证,才能帮助建立“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因此我补充了几组课前操作的黄球多的数据,告诉学生,只有多做几组实验,才能取得可靠的实验素材,才能真正透过巧合的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做很多次操作,但是可以借鉴参考他人的实验数据。如果没有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预设到这一步,没有适当补充的资源,仅从当堂生成的资源学生是无法完成对新知的建构的。

四、把握探究与记忆的度,享受能力成长之美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后者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帮助理解,内化知识。而前者似乎有死记硬背的嫌疑,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大受冷落。探究固然能提升学生的能力,但过度使用,忽略记忆模仿,学习能力不进反退。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到,合理把握探究与记忆的度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1.探究理解,加强记忆。小学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很多知识都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如在五年级《圆的认识》中,通过学生自己画圆这一探究性的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教材趁热打铁,直接告知学生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如果不对形成的概念加强记忆,学生很快会遗忘这一概念,对后继学习圆的直径,半径概念就不能准确定位。心理学中对知识保持做过研究: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没有通过复述,那么保持1分钟左右就消失了,而只有通过复述加强记忆的内容才能进入长期记忆。因此,在课堂上通过探究得到的概念,诵读几遍很有必要,能帮助我们建立概念,记忆知识。

2.先行记忆,后知后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之上。小学的教材体系又是安排知识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有些知识可以先行记忆,等学生达到一定的心智成熟程度再来探究理解,这就是后知后觉。如一年级《认识物体》一课中,教师只要尽可能多的呈现丰富多彩的立体图形,归类告知这叫长方体,这叫正方体,这叫圆柱体……至于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就没有必要进一步去探究了。学生只要先记忆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名称,探究理解是可以在后继学习中进行的。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苏联教育家雷先科娃的“超前预讲”的教学方式。她用这样的方法让班内每一个学生都顺利掌握了课本的难点。每节课她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预讲一下以后的知识,尽管大部分学生听不懂内容,不会做习题,但是她从不指责学生,三次五次,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了有了感性认识,产生了记忆。等到后来真正学这些知识的时候,教师的讲解、自己的探究让他们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走在新课改的路上,我们只有尊重知识本元,关注儿童天性,利用教学资源,促进能力成长,把握好教学中的几个关键度,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散发出科学的美、人文的美、天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