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在回顾我国投资学发展演

>>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证券投资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投资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理论课设置的思考与实践 生态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考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械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半导体物理”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计算机应用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思考 基于高校转型背景下“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业药剂学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 应用型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 《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 浅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 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陈尊厚 胡继成")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在回顾我国投资学发展演化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地方财经院校投资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优化投资学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支撑;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投资学;教学改革;创新;职业素养 一、我国投资学教育的发展演化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建国初期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和“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高等院校投资学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演化历程高度契合,呈现出典型的四个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1949―1978年的徘徊阶段[1]。投资学理论框架和教育实践基本沿袭传统计划经济视角下对国家主体经济活动的分析,研究方法和教学内容借鉴前苏联的相关体系。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高等院校根据当时基本建设和信用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开始探索符合国情的投资学知识体系,并围绕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基本建设财务与拨款、基本建设预算和相关会计核算知识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阶段,1979―1989年的过渡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增强,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大量基建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建设经济学专业正式设立,基本建设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为当时的热点。基本建设经济学已经开始涉及大量投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其发展的基础仍是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并包含了建筑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一般来说,此阶段被认为是向独立的投资学体系发展过渡的重要时期。

第三阶段,1990―2004年的发展阶段。投资经济专业逐步取代了基本建设经济专业,投资经济学研究对象涵盖了除国家主体以外的更多类型个体,投资方式、投资流程和投资评价更加细化,但其重点仍是宏观层面关注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规模、结构、效率的静态分析,微观层面侧重于大规模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整体设计、组织流程和效益评价。伴随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股票、债券等金融投资引发高度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金融投资开始逐步被引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之中。虽然投资学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金融产品定价、交易机制和相关政策法律存在明显不足,西方投资学理论的适用性存在一定争议。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的完善成熟阶段,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尤其是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资本市场公平原则得到更好的维护。同时,商品期货、股指期货、信用交易、股票期权、ETF基金、QFII基金、融资融券、私募股权基金、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金融产品的陆续推出,丰富了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和交易机制,也给不同主体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与此同时,以国际发达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主的投资学教学内容得到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和大规模分析计算能力的介入,加快了投资学教学的发展演进。

目前,国内研究型重点大学投资学教学内容以金融领域的资本市场价格博弈为核心,以不同类型金融产品的资产定价、投资组合、投资策略和投资业绩评价等内容为主体,其理论基础和实证检验偏向于欧美发达资本市场的投资实践。地方财经类本科学校根据自己的历史沿革、学科积累、专业资源等分别建立起以金融投资为主或以实物投资为主或二者兼而有之的课程架构。对于地方财经类高校的投资学教学而言,在课程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过于强调金融投资的理论阐述与数学证明,往往忽视其理论与方法的实际运用和检验,而且对金融产品结构与金融投资交易机制冗长说明,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空间。

总体而言,我国的投资学知识体系沿革表现为“基本建设财务与信用―基本建设经济学―投资经济学―投资学”发展脉络,虽然还存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方面的争议,但以金融投资为核心,同时从价值创造和财富效应角度来分析和研究相关问题已成为基本共识。 二、高等院校投资学课程教学相对滞后的原因

1. 金融创新快速发展,投资学知识相对固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投资学教学均以经典投资学理论讲授为主,同时在经典理论基础上做一定的更新和延伸,但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明显滞后于投资实践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动态性和复合性特征,由此决定了相应高校的专业不再面向学科而是面向职业[2]2013年6月,全国第一届投资学专业年会在中央财经大学正式举办,参会学者提出,投资学科的发展和投资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当前投资环境的变化,要结合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需求,同时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相辅相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大力加强课内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广泛联系。

从建立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投资学理论角度来看,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改革在不断深化,在此大背景下金融产品创新具有较多的中国特色,仅以2014年来看,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科技金融等概念迅速融入经济发展当中,余额宝、沪港通、股权众筹等创新产品和投资方式影响深远,而国内高校的投资学教学内容对金融产品创新和发展情况涉及较少,知识相对固化,尤其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财经院校而言,更应该侧重投资实践应用环节,以金融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把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等内容积极融入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2.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投资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延续性不足

部分高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存在部分教学内容在一些课程中的简单重复,例如金融市场、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公司金融等课程在教学组织上由多位老师分别承担,对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没有统一的科学规划,使得部分知识在多个课堂上重复讲授,而部分知识又没有覆盖到,造成投资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性缺失和延续性不足。不同课程的定位和衔接问题,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财经类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通病。教学管理单位和高校教师应对此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处理好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和具体内容的衔接问题,明确不同课程的先修后续的逻辑顺序,处理好不同课程的前后衔接与单一课程内容详略搭配等细节问题。

3. 实践教学设置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投资学的实践教学设置中的典型问题包括:大多数高校投资学教学都设有实践教学课时,但是实践教学占总课时的比例较小,相较于学生认识多元化投资产品、了解复杂交易方式和交易策略的教学时间明显不足;实践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模拟炒股为主,缺乏系统性投资实习、实证检验和实地调研等实践方式,或流于简单形式;投资学实践教学中多侧重于证券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对于复杂的投资组合建立、ETF套利、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等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策略与模型鲜有涉及,缺少围绕固定收益证券、外汇、理财产品、基金、金融衍生品等的综合设计类实验项目。

4. 投资学教学缺少新型分析工具、分析方法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应用突飞猛进地发展,互联网金融、移动终端支付在较短的时间迅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单一的金融学科也正向“金融+数据库+信息+技术”综合性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从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业急需大量既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又能拥有金融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创新应用人才,例如金融数据分析师、量化投资模型开发人才等。国内高校的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金融计算、数据分析、统计计量等交叉学科知识应用较少;利用新型分析工具和软件,例如Matlab、SAS、Stata、Lingo、VBA等,开展模拟投资决策、实施、调整、优化评价等内容还相对缺乏。此外,因教学资源配置不足,高校教师和学生对金融机构广泛使用的金融信息平台、金融数据终端、决策分析系统等相对陌生。

5. 教师实务技能不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急需提升

高等院校从事投资学教学的教师多是博士生、硕士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虽然在知识结构和学术研究上已有一定积累,但是没有金融领域从业经验和投资决策实施的实际训练,这已成为提升投资学教学能力的瓶颈。投资学本身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高校教师“纸上谈兵”或者仅依赖个人投资理财的经验,结合教材经典理论与简单的案例开展教学,很难把金融市场中投资活动的真实情境和机构投资过程完整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会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从高校教师自身科研水平提升的角度看,在具体投资问题的研究中也会遇到瓶颈。 三、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

1. 优化“投资学”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经过河北金融学院投资学相关课程授课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同时密切结合当前经济金融的发展态势,立足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教学目标,我们积极调整授课内容,力求从投资发展的视角把握投资,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投资学框架体系,体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具体而言,从价值创造的角度,以实物投资为主线,将金融投资纳入为实物投资服务的逻辑体系,从实物投资到金融投资,再到实物投资与金融投资的交叉与融合,来把握投资的发展脉络。在实物投资中探讨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与投资布局,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项目投资;在金融投资中介绍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金融衍生品等投资工具、证券市场及其运行、投资组合与均衡定价、行为金融与非线性分析等问题;在实物投资与金融投资交叉领域中介绍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购投资和国际投资[3]。这样的框架设计为后续的公司金融、投资项目评估、固定收益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与分析、风险投资、国际投资等课程提供了基础知识铺垫和逻辑脉络梳理。

2.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支撑

改革教学方法,提出投资学教学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基本要求。同时,通过“实训项目”和“拓展阅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投资学理论素养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授课教师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投资学课程的认识,不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而是更加注重与投资实践的高度契合。在讲授实物投资时,首先从理论上对实物投资的流程、实物投资的经济评价等方面进行讲解,使学生们对实物投资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其次邀请在实物投资领域的业内人士,结合具体实物投资案例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实物投资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判断能力。最后,结合教材的拓展阅读资料和实训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查阅相关数据、资料、案例,对我们重大实物投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形成一致意见,并将结论进行集中展示和汇报说明。

对于金融投资的内容,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金融计算习题和数据分析案例,对所讲授的理论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突出强调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授课过程中,高度重视科学的分析方法、工具和软件的应用。

3.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健全师资培养的长效机制。积极鼓励年轻教师通过金融机构挂职锻炼,高水平高校进修,海外知名研究机构和高校访学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逐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加强教学团队内部的交流沟通,定期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前沿问题等进行研讨;同时积极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和投资行业精英进行交流访问、授课、培训,吸收先进的教学内容和理念,把握投资领域研究与实践发展前沿;鼓励教学团队成员参加教育部精品课程师资培训、国外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和CFA、FRM、CIIA、CVA等职业资质认证,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4. 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在投资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将金融组织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内容引入授课内容和课后拓展阅读材料,拓展完善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中并积极展示其团队设计成果,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投资学外文经典教材和最新成果,并在课堂上就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金融机构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金融业风险与收益相伴的特质,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服务。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将金融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麦道夫欺诈案、万福生科欺诈上市、黄金佳集团案件等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们了解金融人才职业素质要求,认识到金融业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心态和职业素养,为其将来能认真履责、恪尽职守奠定良好的品行基础。

参考文献:

[1] 文明. 中国投资学理论的发展历程[J]. 投资研究,1999(2).

[2] 叶飞帆.高校怎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N]. 光明日报,2014-11-25.

[3] 陈尊厚.投资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