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渐行渐远的古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渐行渐远的古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建筑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结合作者自身的体会与感受,呼吁更多地的人关心、重视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以及那些离我们越来越远,即将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的古风遗存。

关键词:旅游业;传统建筑文化;古风

“古风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浓郁的岁月感、一种深厚的历史韵味、一种悠远的美、一种历尽沧桑而依然存在的文化精神。于此,我们不仅可以触及到远去的历史,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由来。它具有我们中国人精神文化上传承的价值。”这段隽永的文字出自我国著名作家、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冯骥才为自己主持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系列丛书《古风》的序中。一语道出了那些散发迷人气质的古建筑、古村落、古镇为什么会让如此多的人怀着满心的期待不远万里甚至漂洋过海地去找寻它的原因了。当所有人都盛赞历史的辉煌并哀叹后工业时代的建筑缺乏个性时,当所有人都惊叹我们的祖先设计构思奇特、手艺巧夺天工时,当巨大的感动充盈在每个中国人心间时,我们悲哀地发现: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崛起,那些曾经溢彩流光年代久远的建筑、那些承载世代中国人寻梦情结的古建筑、古镇原始村落和似乎正在被蚕食,正以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得多的速度悄然远离我们的视线。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可以说是当前世界第一大朝阳产业。我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加上开放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旅游业的发展和推进提供和创造了良好条件,很多省市都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并在市场经济的搏杀中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圆桌会议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国内旅游达到19.02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达到5088万人次,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中国的旅游业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以下,结合本人闲暇去各地旅游参观的见闻,谈谈旅游业的发展对传统建筑文化所造成的冲击、对古风独具的传统建筑、村落带来的困惑,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绝世珍宝。

2002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中规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必须报国务院备案,它们应受到保护、修缮和保养等。从每隔一段时间我国就会推出一批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举措来看,政府以及大众对文物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关注程度也不断增大,许多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源泉、古今传承载体的古代文化瑰宝都得到了较好的庇佑和保护。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在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浪潮里,在个性张扬的全新价值观取向中,那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更迭和变乱的古建筑,古镇、古村落是否还能够保留住曾经的原汁原味呢?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都市人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喧嚣不羁的城市和日益淡化的人际关系,每个人心底深处都渴求一个宁静安详、遗世独立的精神家园,能让漂泊已久、疲惫不堪的心灵找到一份极为短暂的慰籍。于是,那些与世无争的“香格里拉”便是大家最好的选择,加上手头有一些盈余,让这个梦想变为现实易如反掌。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们所向往的那个地方所蕴涵的种种风骨,也没有多少人会认真思考他们的过往给当地留下来的到底是什么?当看到国庆、五一“黄金周”北京八达岭长城上人满为患时,当看到天安门与端门间的院落中大块条石铺地被众多的私家汽车压得支离破碎时,当看到宁静的江南水乡周庄充满的诗意的小桥上载不动过多负荷时,当看到长卷如画的宏村变得喧闹嘈杂时,我想在古老的生态极其脆弱的今天,等待着传统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也许是逐渐消亡的厄运。现在,许多旅游爱好者已经不满足去那些大家都耳熟能详并且轻松可以到达的地方了,许多人开始背着简单的行囊风尘仆仆地甚至艰辛异常地前往一个在地图上可能都难以找到的弹丸之地。这一切却只为求得一种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感受,仅此而已。

短短的几十年,因为我们一己的喜好,因为大家的频频光顾,蓦然间我发现此前我们一直心心念念的、醉心不已的东西开始慢慢的滑落甚至荡然无存了。曾经因历史的原因而备受冷落、尘封已久的古建筑文物一旦被人发现,便不可一世地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当仁不让地成为热闹的旅游资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仅为当地政府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收入,而且打破了世代居住在边远山区的人们单纯惯有的思维方式,也打破了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祖辈留下的那些不值钱的“破烂”竟然能为他们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并可据此解决全家的温饱、孩子学费、老人的医疗时,他们释然了,原来老一辈人永远不敢奢望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现代化”似乎并不遥远。于是,他们开始兴奋、狂热乃至发生了一些质的改变。曾几何时,淳朴的村民不再潜心务农,开始向世俗转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似乎只是一瞬间,“全民皆商”竟然成真,而且村民个个都是与游人套价还价的高手。不由得让人不感叹:淳朴不在、古风难续。在这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平遥古城和凤凰古镇。平遥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它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准备好好欣赏赫赫有名的平遥古城墙、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时,我愕然地发现平遥古城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甚至绝大多数小巷中几乎家家都在摆摊售卖当地各种各样的物品,门前、台阶、窗台等任何一个可以容纳、摆放物品的空间都不放过。满街都是摩肩接踵的游客,在你拉我扯中、唇来舌去间、讨价还价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交易。凤凰古镇的情况稍好一些,虽没有如此的夸张。大抵也是家家开餐厅和旅店,尤其是沱江沿岸的吊脚楼更令游客青眼有加。一度空灵悠远、优雅婀娜的湘西小镇在不经意间掀开了她神秘的面纱,从此转换了面貌。凭心而论,平遥和凤凰在旅游的热点区域中,已经算是规划保护比较完好的典范了。试想一下,在那些疏于管理的地区又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我们看到许多地方的村民们毫不犹豫地拆掉了我们欣赏并为之动容的经典,取而代之的是争先恐后地盖起了一栋栋崭新的砖瓦小楼。多少人扼腕、多少人痛惜、多少人甚至极力阻止,结果都无济于事。作为建筑设计工作者和古建爱好者,我们在哀叹古村落衰败、旧建筑消亡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忘记作为游客的我们,其实并没有权利干涉和评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作为家庭生活的一员,我们稍作思考就理解他们的苦衷。那些在我们看来如同珍宝和活化石的老建筑,在他们也许只是沉甸甸的艰难和累赘。且不说维护的费用和体力、精力,就古老的建筑格局和生活方式而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电、火、煤气等现代家居生活所必备的设施,电视、冰箱、空调等最简单的家电设备在以木结构为主的老建筑里尽然显得如此彷徨,丝毫无用武之地。因此,他们向往外面世界的五彩生活以及貌似先进的生活方式,而这种向往却是因了我们的到来才引起的。犹如平静的湖面泛起阵阵涟漪直至轩然大波,南来北往的游客如过眼云烟一样来去自如,他们留给当地人的不仅仅是盖新房、娶媳妇的钱,也不仅仅是污浊的空气和数不清的垃圾,更多的是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人心不古、急功近利。让古老遗风的后人很难坚守住祖辈留给他们的那份家业,耐不住寂寞和清贫。当我走在黄山屯溪用赭色的大块石条铺成的老街上时,这种感觉油然而生。屯溪老街是一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是国内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老街建筑古朴典雅、店铺林立。依旧保留了中国古代商家“前店后坊”或“前铺后户”的经营格局和特色,集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现在老街店铺经营着古董、文房四宝的各类物品,令它有一种书香味飘逸、文化气息入怀的无法言表的雅趣。但是,我注意到很多的店铺经营的都是外省人,他们租下一处做起了文化买卖,他们中鲜有人了解所租店铺的历史和精华,而本地人多数早已外出江浙和广东一带打工去了,真是可悲。也许只要我们细心盘点,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屡见不鲜,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更有甚者是当地政府只顾收钱而不出力维护和修缮的。几年前我去太原晋祠时,就感受到了这种怠慢。俗话说:“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晋祠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走入其内,引入眼帘的是满布灰尘的雕塑、建筑构件,看上去有些破旧仿似久未打理的大殿,一切都让人觉得与昂贵的门票并不相符。我们不必责备当地的政府部门,只能说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意了很多的东西,如:金钱、名誉、地位等,唯独不在意的是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和古老的家园。

以上是长久以来压在我心头一直想诉说的话语。一方面,我们渴望深入了解多元化的建筑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呼唤古老的文明能赋予我们新的活力。也许是我悲观吧,我总在想在现代社会如此浮躁、肤浅、骚动的灵魂下如何能包容泱泱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利欲熏心、功利性极强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真正捍卫我们曾经的辉煌?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又能有多少双眼睛会时刻关注着我们古风妙韵的前世今生呢?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的希望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能流芳百世;那些古建筑、古村落、古镇、古城能再度耀眼如昔。

参考文献

[1]中国古镇游编辑部.中国古镇游[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李允.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冯骥才.老祠堂[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