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谨防人畜共患疾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谨防人畜共患疾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畜共患疾病,是指畜禽等各种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染的疾病,简单地说,就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也包括人类传染给动物的疾病。近年来,犬、猫、鸟等宠物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各种野味也被摆上了餐桌,在人们大饱眼福和口福的同时,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的问题日益突出。有些动物所患的疾病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重,据卫生部最近公布的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位居死亡人数和死亡率榜首的竟是狂犬病。不少资料显示,横行一时的非典也有可能来源于动物。在全球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无论是对鸡、鸭等禽类的安全生产,还是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都造成很大的危害,禽流感已引起了全球性恐慌。那么就和读者一道对如何认识人畜共患疾病、如何防治、人与宠物如何相处等问题进行了解和探论。

一、人畜共患疾病威胁人类健康

众所周知,历史上曾有多次人畜共患疾病大流行,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如1400年前,罗马帝国因鼠疫大流行造成人口死亡过半,从此一蹶不振。中世纪鼠疫多次在欧洲流行,人的死亡率达40~60%,造成社会的极大恐慌和动乱。

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不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有的甚至造成社会灾难,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和国际声誉。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已知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中,至少200多种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实际上人畜共患疾病也许不止这个数,因为目前还有不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还不完全清楚,如有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等,就有可能是人畜共患疾病。我国作为养殖大国,人畜共患疾病时有发生。长期存在的动物炭疽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动物。2005年我国首次出现了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养猫的数量大增,使人感染弓形虫病越来越多,有的地区高达80以上;美国人饲养的冈比亚大鼠,已造成了猴痘病毒的传播;国际上又发现艾博拉病、疯牛病、莱姆病,对我国形成新的威胁。我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邻近国家系人畜共患疾病高发地区,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现代社会人与动物之间距离的不断缩小,使动物疾病向人间扩展的可能性增加。人畜共患疾病不仅给养殖业及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威胁人类健康,打乱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人畜共患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

人畜共患疾病之所以越来越严重,一是因为地球上人口增多,人类无限制地开发自然,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往往把动物中的病原带到人群中。如对森林、湖泊、湿地等的过度开发,把出血热带到了人间。二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条件改善,为了满足精神需求,人们纷纷饲养狗、猫、鸟等宠物并密切接触,增加了感染机率。如狂犬病、禽流感等。三是经济生活的不断扩大,加上交通发达,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多种动物及其毛皮、肉类交易增加,如西方国家近些年来出现的因为食用感染脘病毒牛肉而感染疯牛病的势头此起彼伏,疯牛病成为欧洲养牛业的灭顶之灾,使欧洲人谈牛色变。四是随着生物学的进步,各种致病生物的耐药性增加,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更容易造成流行。因此,人们在饲养宠物和食用野生动物的同时,必须防止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确保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二、如何科学认识人畜共患疾病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把人畜共患疾病分成五大类。

1.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这类疾病一般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有些病毒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严重,可造成死亡。如口蹄疫、狂犬病、禽流感等。例如狂犬病毒可感染人,犬科、猫科等温血动物最易感。其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发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这些动物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本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一旦被狂犬咬伤,极易引起发病),动物亦可通过皮肤或粘膜损伤处接触发病或带毒动物的唾液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6个月,短的为10天,长的可达一年以上。临床特征为狂躁不安,意识紊乱,狂犬病毒往往侵袭神经组织,导致神志紊乱,窒息而亡,死亡率可达100%。如猴痘病毒,主要寄生在猴子身上,但其它宠物也可携带,一旦感染人类,可发生热性传染病,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特殊的丘疹,迅速发展为水泡和脓疱,类似天花。病毒性人畜共患疾病的种类繁多,较难诊治,预防越来越比较困难,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难题。

2.由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是较病毒形态大,较细菌小的一种致病性微生物,抗菌药物可以杀灭。如鹦鹉热又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致的人畜共患疾病,家中饲养鹦鹉等鸟类应十分注意,人感染鹦鹉热衣原体会出现发热和肺炎。

3.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其病原细菌可以利用外界营养进行繁殖,能够用一般显微镜观察到,抗菌药物可以控制病情的发生、发展。如炭疽、布鲁氏菌病、破伤风、结核病等。例如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可侵害多种动物,据报道,约50种哺乳动物、25种禽类可患病。主要有三个型:即牛型、人型和禽型结核杆菌。人类或动物可以通过痰液和唾液排除大量结核杆菌,被这些液体污染的空气尘埃就成为传播结核的媒介。结核病不仅可以由人类之间相互传播,也可由饮用带菌乳、食用带菌的肉、内脏而致病,或接触病畜及病畜产品,经皮肤伤口感染,而且还能由猫、犬、禽类等传染给人类。如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其中草食动物最易感。城镇皮毛加工点往往是本病的隐患之地。发病出现七窍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脾脏显著肿大等症状。人感染炭疽往往通过接触病畜、解剖和处理尸体或接触染有炭疽病原体的畜产品,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感染。人患炭疽常引起皮肤、肺脏和肠道的急性感染。

4.由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真菌是一种比细菌更进化了的微生物,能用抗真菌药物控制,但人与宠物一旦感染这类疾病,根治较为困难,如皮肤真菌病(癣)、曲霉菌、放线菌、隐球菌病等。

5.由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这是一类较为复杂、种类繁多的人与动物共患疾病,主要包括原虫、线虫、吸虫、绦虫及昆虫等。由于其病原不同,其形体、传播途径、寄生对象、发病症状均有所不同,一般可被杀虫药物杀灭,如弓形虫、血吸虫、旋毛虫、绦虫等。

三、怎样防治人畜共患疾病

防止人畜共患疾病,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普及科学知识,加强法制管理

搞好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不但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应尽的义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人畜共患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单、电子显示屏等形式,结合科教进社区、科技“三下乡”和“3.15”等活动,向广大群众广泛开展人畜共患疾病防控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科学防范知识的科普宣传和科普讲座,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防范和控制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

2.及时为易感人群和易感动物接种疫苗,主动保护

如对狂犬病高危人群定时使用二倍体疫苗,对幼犬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及时进行初免,以后所有的犬每年用弱毒疫苗加强免疫一次。动物疫苗和人类疫苗有所不同,动物接种疫苗必须由农牧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犬类免疫工作,切勿乱用。使用免疫血清及康复者血清是应对紧急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已受传染病威胁、处于潜伏期的发病者,可以进行被动免疫接种。

3.消毒、杀虫、除四害

针对不同病原,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药物,注意避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4.注意检疫、隔离

当动物患某种人畜共患疾病时,能通过饲养、屠宰、加工、运输以及烹调和食用等环节,使人感染同类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必须加强从动物的饲养、屠宰、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的全程监控,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卫生监督与检疫及无害化处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消毒、早诊断、早治疗,严防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相互接触,对于无治疗意义的动物立刻捕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确保消费者健康和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

5.与宠物“亲密有间”

宠物由于与人接触密切,且流动性强,一旦染疫,特别是人畜共患疾病,必定会直接危及人体健康,甚至造成人畜共患疾病的暴发和流行。平常和动物接触要有分寸,不少动物体内潜藏有各种病毒和有害细菌,可以通过和人体的密切接触,如亲吻、扶摸、共寝等传播给人,许多动物携带病毒并不发病,而一旦传染给人,就可能发病。

6.杜绝滥食野味

不少从深山老林中捕捉的野生动物,身体中很有可能潜藏不知名的病毒,一旦误食,可能导致新传染病流行。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畜共处的环境中,一定要树立“地球主人翁”思想,发扬“地球主人翁”精神,保护野生动物,造福子孙后代,处理好人和动物的关系,即:

一是素取与保护的关系。生物链中,人是受益的索取者,吃的肉、喝的奶、用的毛皮、骨骼等,都是从动物那里索取的,如果任意乱捕、乱吃、不加保护,必然破坏生态,最终将自食恶果。

二是亲与防的关系。应尊重人们爱犬、爱猫、爱鸟等爱好,如狗的善良、灵性、义气、勇敢等,就为有些人所喜欢。但人们在接触动物时,一定要防止它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喜欢饲养宠物的人群,应保持高度警惕,要定期做好免疫接种,除注意卫生,勤洗手,及时消毒外,清除粪便时最好带口罩和手套,防止疾病从分泌物、排泻物、食物,甚至咬抓伤等途径传染给人。同时,对大多数人群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也尤为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少接触动物和鸟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等。

三是感情与科学的关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经济条件好了,饲养宠物已成为年轻人追求时尚和老年人情感寄托的趋势。为满足精神生活,玩动物、养鸟、亲近动物无可厚非,但不要顾此失彼,损坏动物自由,不讲科学。人们应尊重科学,爱护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保持一个文明、环保、清洁、卫生、和谐的地球家园。如城市饲养犬类,应严格执行当地政府制定的有关养犬规定,规范养犬行为,避免出现违规放养犬只、携爱犬逛街、进公园、广场、商店、农贸市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随意无序遛犬、踩踏草坪、群犬嬉闹、屎尿不清除、污染环境、犬吠扰民、邻里纠纷、犬惊吓伤人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好城市的犬类管理和免疫工作,维护城市市容市貌的整洁和社会和谐,以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