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状难写之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状难写之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写景多为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景物描写就具有了灵性,能够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心境。

写景抒情,应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即,要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写得使读者像亲眼见到一般,而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尽之情则表现在言词之外,由读者通过形象的描写自己去体味。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因情选物

写作时,笔下的自然景物应融入作者独特的情思,让“山水有情,草木知意”,而不是简单客观的描写。

如,《静静的顿河》 中的一段描写:“在旱风的蒙蒙雾气中,太阳升到断崖的上空来了。太阳的光芒照得葛利高里没戴帽子的头上密密的白发闪着银光,从苍白色的、因为一切不动而显得可怕的脸上滑过。他好像是从一场噩梦中醒了过来,抬起脑袋,看见自己头顶上是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太阳。” 客观而言,天空和太阳不可能是黑色的, 但在葛利高里的眼里, 它们和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黑色的,因为他的女友阿克西亚被打死了。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将主人公的情感强烈投射到自然景物中,使人印象深刻,又深受感染。

二、动静结合

景物描写如能做到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以形象的描写展示景物的精神风貌,则更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朱自清 《荷塘月色》 中的片段:“树缝里也淌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以蝉声和蛙声反衬环境的幽静,为作者抒发淡淡的哀愁做好了铺垫。

又如,李健吾在 《雨中登泰山》中对悬崖青松的描写:“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作者给静态景物赋予动态,用“扭”“展开”“望穿秋水”“上到高处”“斜身张望”等动态形容把松树的形态写得栩栩如生,松树的风骨也跃然纸上。

三、绘声绘色

绘声绘色,是指从颜色、形态、声音等各个方面或角度详细描摹景物,以细致真切的描画,展现景物立体丰满的形象。

如,朱自清在 《春》 中写春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用“火”“霞”“雪”形容花,不仅写出了花的颜色“红”“粉”“白”,“火”“霞”“雪”的比喻,也巧妙表现出花色的浓重与花的繁茂。后文,又用“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暗示花的芳香与繁茂。形、色、味的全面描写,展示出了一幅绝好的春花烂漫图景。

又如,《游千岛湖》 中的片段:“梅峰是‘群山之首’,它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如同一个巨人屹立在群山之中,显得更加雄伟、壮观。”用巨人比喻梅峰,使巍峨雄伟的梅峰恍如就在读者眼前。后文又写:“来到山腰,只见一座座山在雾中若隐若现。那云雾真是千姿百态:有的裹在山腰间,像一条白玉腰带;有的缠绕在山顶,像白绒帽子。”用“白玉腰带”“白绒帽子”,生动形容出了山间云雾缭绕、姿态各异的情景。

四、运用修辞

作家老舍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描写景物时,如能恰当运用比喻及拟人、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 能把景物写得更生动。

如,下面这个描写雨景的片段:“天空中铅块似的乌云,像开会似的聚拢在头顶,蓝莹莹的闪电像一条条皮鞭划过天空,震耳的响雷好像一队马车轱辘轱辘地跑过马路。阵阵凉风过后,雨点像熟透了的葡萄,劈劈啪啪地打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水花。远远望去,大地笼罩着一层清纱般的水雾。瞬间,大雨倾泻,织成层层雨帘。雨水在马路两旁汇成小溪,哗哗地流着,好像在歌唱。”在这段描写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把“乌云聚拢”形容为“开会”;把“闪电”比作“皮鞭划过天空”;形容雨点之大,用“熟透的葡萄”作比;用“唱歌”写出了“雨的声响”。多处比喻的巧妙运用,贴切形象,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又如,朱自清在 《荷塘月色》 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需通过嗅觉感知,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通感的巧妙运用,十分生动地描摹出了“清香”若有若无、清新淡雅、沁人心脾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