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时期黄河基层工程管理工作的实践与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时期黄河基层工程管理工作的实践与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水管体制改革后,黄河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水管单位主体地位不稳固、基层人员思想意识缺位、管理运行经费不足、维修养护单位能力不够、规章制度不建全、用人机制上不理顺等问题,制约了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保证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巩固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在新的管理体制下水管单位的责任,保证黄河工程防洪安全和效能发挥,分析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建立起适合黄河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管单位管理运行机制,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分析水管体制改革后黄河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切入点,就这些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得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1. 前言

(1)自2000年黄委开展了水管体制改革的有关工作,于2000年4月一2002年9月选取了原阳河务局柳园、封丘河务局陈桥、济阳河务局曲堤河务段进行了早期的“管养分离”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验,2002年9月国务院《实施意见》实施后,黄委按照《实施意见》精神,结合黄河实际,积极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截止到2006年6月15日,黄委所属76个水管单位改革工作全面完成。自此,黄河水管体制变革完成,自明清以来延续了数百年的黄河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2)黄河水管体制改革后,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引入了合同管理、行政监督、监理等新的管理机制,工程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管、养一家,分离成管养两家,管养双方实行合同管理,并委托监理公司对维修养护监督,以便于发挥维修养护资金的效益,提高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水平。

(3)水管改革几年来,我们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基层水管单位激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部分年久失修、残缺不全的项目进行了整修,工程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尽管如此,也突显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4)下面着重讨论一下目前工程管理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笔者建议。

2. 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不稳,权责不一,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1)水管体制改革是希望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但是由于黄河工程管理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在水管体制改革后,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依然存在问题,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还不稳固,权责不一。

(2)一方面是黄河上级管理部门在工程管理上尚未从划桨人变成掌舵手,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干涉较多,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建立。另一方面水管体制改革之后,引黄闸归供水分局管理,水管单位不再管理引黄闸,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较改革前有所削弱。同时由于引黄闸和堤防、险工等工程是连续的,而管理单位是不同的,因此在工程管理的衔接上不如改革前顺畅。

3. 黄河养护单位与市场经济原则不相符,缺乏竞争意识

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未实行投标制度,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任务由各单位相应维修养护公司承担,黄河维修养护企业间没有竞争,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黄河维修养护公司这种缺乏企业意识、竞争意识管理手段落后的维修养护企业将不能承担日益沉重的黄河工程维修养护任务,也将严重影响黄河水管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目的。

4. 水管单位运行经费不足,制约工程管理长效发展

水管体制改革后,尽管工程管理经费得到很大提高,但按照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往年的开支水平,水管单位经费缺口仍然较大,具体表现为在职人员管理经费不足、离退休人员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以及原单位挂账问题,。但是,改革后管理单位重点工作室工程管理和水行政职能,创收能力降低,创收范围缩小,弥补事业经费不足的难度增大,水管单位只能背着沉重的包袱超负荷运转。这些问题导致黄河水利工程社会公益性效益得不到足额补偿,制约着工程管理的发展。

5. 用人机制不灵活,基层水管单位人才结构不合理

5.1根据2002年机构改革要求,黄河管理单位部分人员由事业编制改为公务员编制,在管理上对公务员实行身份和岗位双重管理,形成了长期来的人才流动“单行道”,使得非公务员身份人员无法到公务员岗位,,对选拔干部和技术人才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制约了干部、人才的流动管理。

5.2受水管体制改革程序影响,黄河维修养护企业人员上岗是在水管单位及供水单位之后,维修养护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上都不合理,但由于上级对养护企业的编制进行了规定,明确要求不得突破,养护企业急需的人才不能从社会上聘任,维修养护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5.3针对以上几个问题,通过几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和思考,笔者在此浅略谈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1)首先,确保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建立职责明确,权限清晰的管理体制。各省、市局工管部门为工程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责应从“划桨”转变为“掌舵”,主要职责是负责工程管理主要业务指导、工作监督和协调;为领导决策和基层单位工程管理工作服务。水管单位是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是本单位工程管理及维修养护的“项目法人”,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的规定,对所辖工程的管理和养护负全责,主要职责包括:对水利工程进行资产、安全、运行管理及调度管理,负责管理标准、办法、制度的制定,与维修养护方签定内部维修养护合同,监督检查合同的执行,组织工程管理的定期及年度检查等。维修养护公司是维修养护任务的承担单位,对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维修养护任务负权责。

(2)其次,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现代企业养护管理制度。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现代维修养护公司,构建有效的法人管理接哦故,做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对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招投标制度,加强维修养护企业间竞争。在用人方面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允许养护公司自主招聘亟需的企业管理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在分配方面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指定和完善全面的额绩效考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积极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3)再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黄河水管资金缺口问题。在国家财力有限,尚且不能给纯公益性黄河工程管理单位全额拨款的情况下,水管单位除了承担防洪、排涝等基本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综合经营活动能力来弥补经营缺口,只有强力推进综合经营事业,才能为治黄工作的发展提供满足事业运行发展的财力要求。因此,在新形势、新体制情况下,水管单位必须积极探新的经营方式方法,一是要依托现有收入项目,充分发挥自身水土资源优势,要做好淤背区土地规划、开发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水管单位人才优势,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持、劳务支持。三是要向政策要效益,只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认可,就要积极探索出一条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路子。

(4)最后,建立灵活用人机制和内部分配机制,满足水管单位和养护公司的发展要求。为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积极营造使各方面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同时要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要积极推行聘用制度,解决传统人事管理体制下水管单位用人单一化、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的情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流动。在水管单位方面,为促进工程管理继续的人才调动管理,允许非公务员身份人员担任领导职务,可以采取对于公务员实行身份管理,不实行岗位管理的办法;在维修养护方面,优先解决养护公司亟需的人才,尽快完善养护公司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确保黄河工程管理长效发展。

[文章编号]1006-7619(2013)10-17-894

[作者简介] 王玉华(1964.7.27-),女,工作单位:历城黄河河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