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政治地理学科知识在历史课堂中的整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政治地理学科知识在历史课堂中的整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有限,如果历史课堂涉及地理知识就很难构建很好的知识体系,再加上政治因素,学生就更难理解和掌握。特别是九年级上册第12课《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题,历史、地理、政治这三门学科的知识在这一堂历史课中贯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难点。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完成对这一课题的学习成为老师思考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经验总结,我在整合教学资源、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做了探索与尝试。

一、历史课与政治课的相互补充

历史和政治同属社会科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和人们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历史更注重客观的史料和论从史出,而政治则是把这些史料通过整合、加工,抽象为一种理论。

历史与政治的关系反映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也是如此。虽然历史与政治是两门不同的课程,但实际上,历史不可能没有政治的影子,政治也贯穿于历史的每个角落,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中,很好地体现了政治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一哲学原理。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当时西欧的黄金却严重匮乏。自从《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寻金热”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内因。奥斯曼帝国造成的商业危机和当时具备的客观条件,则是新航路开辟的外因。总之,新航路的开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在新航路开辟前,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也能到达东方,但这一认识需要实践证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圆学说。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因此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西欧逐渐兴旺发达起来,这是矛盾的一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政治控制、经济掠夺,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这是矛盾的另一面。由此可见,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二、历史课与地理课的密切关系

历史有很强的时空观。掌握历史有两个方面:一是纵的方面,即要记住历史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这样才能掌握历史的进程;一是横的方面,即要知道在同一时间之内在不同空间都有哪些事件,这样才能看到历史的全局。

谈到历史的不同空间,就与地理产生了不可割裂的联系。历史课中的地点问题比时间问题复杂。人类活动在地球上,人类的活动是和他们所在地方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地理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清楚有关的地理条件,就谈不上对历史事件的真正理解。地理条件并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却是重要因素。所谓地理条件,包括位置、地形、气候、物产、交通、居民点等,这些在地理课上都可以学到;但就历史课来说,还须注意历史地理条件,即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看地理条件。

在探索新航路方面,具有雄厚航海实力的意大利城市应当唱起主角,为什么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封建国家捷足先登,走在海上探险的最前列?在学生初步回答的基础上,我再归纳要点如下:①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有利。随着欧洲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意大利与尼德兰之间,商业交往日趋频繁,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贸易地位和航海地位得到了加强,意大利热那亚的许多水手纷纷迁居西班牙和葡萄牙,从而使之掌握更先进的航海技术。②这两国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已准备好向扩张殖民地和缔造殖民帝国这一步骤前进。特别是被称为“航海家”的葡萄牙国王——恩里,在推进葡萄牙航海事业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近代地理发现的鼻祖。③两国均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从8世纪初起,这两国就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下,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在长期的民族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因此,当他们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天主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综上所述,将地理条件和人类历史文明的变化联系起来学习,是非常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历史现象的。但通过一系列的地理历史的讲述,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认识: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三、文科综合整合中的注意事项

历史课与政治、地理课虽然联系密切,不可分割,但是历史课毕竟不是政治课、地理课。历史课重点讲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了解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其中会包括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会涵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造就了不同历史、不同文明的地理条件,但这不是“历史课”的目的。历史作为一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基本史实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学一定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使是为了丰富和深化教学而联系政治、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或方法,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内容,而且这种联系要以历史为基础,不可喧宾夺主。

初中历史学习是为了高中文综知识作储备,高中文综作为一门综合科目已出现若干年,而文综考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为了和今后的高考相适应,中考也逐渐走向文综的知识的考察,虽然我们身处新课改的背景下,但我国中考高考的考查目的与方向应该不会变。因此,我们可以在初中阶段就将史地政三科的整合工作提上日程,对学生的能力有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夯实其综合把握问题的学习基础,到今后高考备考时学生即已经养成了综合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复习起来也就驾轻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