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iClass数字课堂,让教学“触手可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iClass数字课堂,让教学“触手可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教育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如何利用好资源,充分发挥其优势,是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文章以触摸显示屏走进中小学课堂为缩影,结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三维目标,讨论了基于iClass概念的新型教学应用,以及该模式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帮助和提升,从而以点带面,提出如何深度挖掘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思路。

关键词:iClass;师生互动;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8-0040-04

一、iClass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苹果公司智能手机为代表的i系列智能平台,将个人生活与网络城市联结起来,其细腻的触摸应用方式,以及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交互手段,赢得了全球用户的青睐。类似的诸如android系统等,在软件应用方面,更是充分考虑到了个人用户最直接的感受,推出了基于重力感应,触摸应用等为基础的学习应用和游戏软件,而今在各种各样的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智能概念的手机和电脑,触摸式电脑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首选,信息技术从E时代逐步走向i时代,itouch, ipad,iphone,icloud,这些词语和概念是时代的缩影。触摸屏的诞生让各种新兴的多媒体手段得到施展,也逐步渗透到我们熟悉的电化教学中,影响着我们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电化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尤其近几年,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更是做了大量的投入,大屏幕触摸液晶显示器、64位的计算机平台等已经走进了中小学教室,现代教育技术的“i-Class”数字课堂时代已经到来。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如何更加充分地应用i时代的平台,在学生和知识、技能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成为各科教师所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在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如果不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挖掘已有的软硬资源潜力,随着技术的革新淘汰,势必造成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投入的巨大浪费。孩子们的手指指向的地方,就是他们好奇心向往的地方,当孩子们用他们的手指触摸眼前事物的时候,那就是他们探求世界的开始。那么,构建灵活多变的iclass概念课堂,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才能最大效率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以iClass理念构建新课程三维目标

现阶段,大部分课堂教学的课件,仍然采用幻灯片、CAI等传统的手段。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靠幻灯片板书以及教师讲授两部分构成的课堂,势必有一定的局限,也使得教室内的新触摸显示器与一般的显示器没有区别,不能发挥其独有的优势。怎样提高教学效益,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1.互联网公共资源及公共软件的利用,是iClass课堂的基础

对于知识技能的获取,iClass的“触手可及”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例如:在学习地理或者历史的课程中,我们可以应用软件Google-earth精确定位著名建筑物或者山川河流的经度纬度,同时实时地展现一幅景观的全貌。学生只需要用手指拨动屏幕上的地球仪,便可游览地球村,在学习中涉及著名建筑等需要解释的,可以在公共资源中找到相应的3D模型和位置(见图1、图2);学生能方便地了解本土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地质地貌,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Google-earh更能充当现实地球仪的角色,帮助大家学习赤道、南极、北极等基础知识,甚至带领孩子们走进我们难以到达的地域,探究美丽的大自然,了解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海洋陆地的面积,等等。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如果在课堂上对于某些问题产生了争论,或者疑问,而课本上没有解答的时候,需要孩子们放开手来,自己探索,可以让孩子们在电子书籍的宝库中,现场翻阅,探究答案。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阅读训练,会遇到很多生僻的英文单词,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打开网上的英汉词典等工具,让学生寻找词语的解释、同义词、相关的用法,并且找到标准的读音,通过音频传送出最准确的发声(见图3)。当课堂里需要探究历史人物或者时代背景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现场搜索历史人物的图片,资料和生平情况,对历史有一个更为详细的了解。现在的百度百科等引擎工具,为很多词语作了精确的解释,在课堂里运用它们,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词语的含义。

互联网是巨大的资源库,是课堂教学的一扇窗,当学生用手点击屏幕的时候,便推开了这扇窗。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和软件,不仅能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更将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自主探究,主动学习。

2.课件交互手段的多样化是iClass课堂的精髓

针对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尤其在操作性比较强的如音乐、书法、体育、美术等课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实践,iClass能提供有力的仿真环境。例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工作需要到实验室完成,而某些试剂如浓硫酸等,在调配过程中,如果有偏差,容易造成事故。我们制作的课件可以将各种情况考虑进去,包括如爆炸音效,试剂飞溅等,让学生在课堂里触摸显示器自己调配各种试剂,感受化学反应,既避免了事故,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在特色教学书法课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书法软件来教学,苹果公司一款名为“毛笔书法国画禅笔”的软件,是一款在iPhone和iPad上练习毛笔书法、绘画的好软件,支持笔划自动粗细调节,让学生能够以畅快淋漓的笔触享受挥毫泼墨的乐趣,如果移植到课堂中,教师只要用触摸的方式,便能真实生动地向学生演示运笔的过程。在足球教学中,教练需要将各种技术动作如马赛回旋,盘带等准确的展现,并且要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比赛中这些动作是如何运用的。在日本的小学,有教练就将一款足球实况的游戏软件搬上显示荧幕,通过多个方位角度地旋转,以及前进、后退、重放动作细节,让学生能细致地观察到身体的每一部分细微的变化。体育老教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教学过程中的动作会出现一些变形,无法最大限度地展现标准动作,依靠多媒体仿真模型对动作进行剖析,能清晰地将各种动作展示给学生。这一切,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对手中的课件做二次开发,提升其交互性能。在学生的手指与知识之间,建立沟通,形成互动,加上形象生动的画面,让每个孩子都觉得仿佛置身其中,亲切真实。

3.校园文化的熏陶来自iClass课堂的有力支撑

传统的课堂,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来自视觉和听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主要来自外界的感染和渲染,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机会非常少。大多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对于电化教育的运用比较有限。《小学德育纲要》指出,思想品德课“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课程教学中对于引导的方式大多采用榜样法、示范法,而学生思想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平时我们的班会,班级活动都是影响学生思想,培养学生情感、责任感、荣誉感的园地。iClass可以利用类似苹果系列的日历、日志提醒等,作为班级日志管理的手段,每天为全班学生设定特殊的日期提醒,诸如特殊的节日:父亲节、母亲节、学生的生日,为班级的某个集体活动设定目标和提醒,让学生们在思想中形成良好的意识。以奖状、红旗作为桌面背景,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只要任何任课老师每天打开电化教育设备,那么这个班级最近的精神风貌就体现在屏幕上,让学生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还在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以此丰富学生的视觉内容,例如美术作品、书法作品、音乐作品都可以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体现,优秀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绝对不是仅仅依靠技术本身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优秀的美术创作作品,优美的音乐背景旋律,让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科学世界,都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田地里生根发芽。良好的信息环境的熏陶,使得其他学科的科任教师更有兴趣使用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也培养信息技术老师自身的素养,去更多地学习其他的专业素养知识,拓宽自己教学的视野;而对于孩子们,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体现。

三、iClass带来的教育变革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那么深度挖掘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以iClass为引导模式改善教育教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互动方式的变革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网络资源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实现了变革和跨越。今天我们引入iClass的概念即是互动的理念变革的重要一步,是师生授受关系和方式的改革,它以触摸的方式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除视听感受外的第三种接触;将学生的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图4所示。

2.学生主动的探究与任务的驱动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教学的特点,也是其他学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信息技术的应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5所示。

(1)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该阶段信息技术主要用于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功能,高效计算功能以及仿真功能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辅助的对象是教师,强调的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2)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为主向辅助学习为主转变,学生更多的利用计算机收集资料、安排学习研究计划、实验探究仿真以及自评测验。在这个阶段,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3)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信息技术的概念被深化,计算机的传统观念被逐步取代,多媒体资源、互联网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延伸。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重,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具备“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互联网与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学生在课堂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在iClass的课堂中,经常有不同的任务需要学生动手解决。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更多的软件资源以及网络资源,让iClass增加无穷的魅力,尤其在很多综合及操作类学科中,直观的印象和友好的界面使得学生眼前一亮,不再拘泥于教材里的文字,而是释放自己的能力去主动探求,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学科教授方式,需要我们结合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来判断。如表1所示,即是新型教学资源与某些学科的适应关系。

3.信息道德建设与班级生活联系的纽带

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一个互动的信息平台将是学科资源和班级实际生活联系的纽带,它可以充当一面窗口,让班级和外界世界沟通,也可以如同一张电子的黑板报,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渴望,教师可以在这里建立民主的课堂,生动地教授孩子们如何共同面对外面的世界。当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可以通过它展示各种报刊新闻,引导孩子们阅读有益的信息;当学校组织校外活动之际,班主任能够通过它展示活动的流程、路线,强调各项安全事项。这是学生面对未来信息时代的预演,是适应信息化生活的第一步,什么样的信息值得学生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应该有所甄别,有了班级和信息的纽带,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触摸”信息社会的同时,信息道德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深度挖掘是与时俱进的课题,是各个学科教师都必须深入探究和思考的问题。iClass 概念的提出是深度挖掘现代教育技术潜力工作的一个缩影,学校的现代教育资源是多方面的,诸如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系统、资源系统、管理系统等等,发展也是随着技术的革命日新月异的,例如,当前“云”概念才刚刚提出,许多教育单位和科研院校已经开始建设“教育云”,包括“云计算辅助教学”(Cloud Computing Assisted Instructions,CCAI)和云计算辅助教育(Clouds Computing Based Education,CCBE)等一系列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在实验和试运行中,在国家对教育信息化投入逐步增加的今天,充分了解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和系统为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作支撑,才能让每一份投入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Richard W.Riley,e-Learning:putting a World-Class Edu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Dec.2000?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DB/OL]. emic.moe.省略,2005.5.

[3].GoogleEarth(免费版)在《地图的要素》教学中的运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