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咽喉瘘预防与治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咽喉瘘预防与治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咽喉手术引流改进。方法对我科2008年5月――2013年5月咽喉手术126例引流管进行改进,吻合口区黏膜外放置引流,术后中低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等方法。结果咽瘘发病率小于1%(1/126)。结论持续中压引流对咽瘘预防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咽喉瘘;引流;手术;防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2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51-02

咽瘘多指唾液贮积皮下或切口下组织,形成脓腔破溃至皮肤或切口外,使下咽或食管腔与皮肤相通成窦道,唾液或食物经此向皮肤外溢出。咽瘘是下咽和全喉切除术后最常出现的早期并发症,其发生率在32%-386%。影响因素有肿瘤分级、手术时间、和术前放疗;本文仅就围手术期引流改进,探讨咽瘘预防及治疗。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2013年我科行喉切除术126例,其中男120例,女16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07岁,其中全喉切除9例,水平半喉切除57例,垂直半喉18例,3/4喉切除30例,保留一侧勺状软骨4例,劈裂保留8例(功能性全颈或区域清

扫),部分及大部分喉切除117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咽瘘发生。

12手术方法黏膜减张缝合,必要时剪除部分软骨,以软骨膜修补咽喉腔,黏膜外加强缝合一层,沿黏膜对合线防止硅胶输血管一根,剪椭圆形侧孔,带状肌重叠1-2cm缝合,术后接中压引流,三天拆除。

2结果

除一例患者行环咽缝合,刀口裂开外,所有患者,无咽瘘发生,术后患者颈部切口创缘干燥均无红肿渗出达一期愈合。

3讨论

31吻合口区带状肌下持续低压引流咽瘘影响因素有肿瘤分级、手术时间、和术前放疗;其他相关因素包括营养、手术技巧、术后吞咽等;排除术后黏膜裂开因素,所有咽瘘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皮瓣红肿,恶臭;遵循吻合口区积液(血)、感染、咽瘘三部曲。传统引流管放置于颈阔肌下或仅仅侧颈部,对于吻合口黏膜周围积液(血)引流不畅或无作用,为血液内细菌提供良好培养基,继而黏膜裂开,局部脓液积聚,局部皮肤红肿,恶臭,咽瘘形成;我科采用输血管防止与吻合口区带状肌或黏膜外,与吻合口相等长度剪侧孔4-6个,保证充分引流;侧孔为椭圆型,孔口边缘光滑,减少拔管时组织损伤,增加渗出;引流管径合适,避免引流管过粗,组织间血运减少,拔管后留有空腔影响吻合口区各层次间愈合;引流压力为20kpa,避免侧孔黏膜或过度吸引,影响血运,示引流多少每天间断解除负压2`4次,防止无侧孔区积液,时间2-3天,待无引流液拔除。

32咽瘘后持续中低压引流对咽瘘的治疗作用,传统负压引流接负压引流器,引流内口放置于粘膜下层,痰液一经引出,周围软组织易于被吸附,不但导致引流不畅,局部组织受负压吸引,导致渗出,肿胀,刀口张力加大,加重裂开危险,放置于咽腔者负压难以持久,本组患者改用中心负压持续中压吸引,引流管内扣放于粘膜内侧,保证持续有效吸引,对于不自主吞咽唾液有吸除作用,瘘道局部保持合适干湿度,促进楼管周围组织较早愈合,拔管后甲硝唑冲洗后加压包扎,瘘管愈合。

33负压环境对伤口愈合的作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能全方位去除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减少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作用,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刺激了组织新生。在持续负压引流作用下吸净创面的坏死组织和/渗液,保证创面的干燥,加速肿胀消退,保持创面新鲜。持续强负压吸引(>40kPa)可促使瘘口的周围软组织相互靠拢,在早期瘘口尚小时就可促使瘘口闭合。要完全排出伤口分泌物,又避免分泌物返流,至少需要93-133kPa的负压,而稳固创面的对合则需要更大的负压。本组咽瘘患者使用负压选择200kPa,经过两周处理,电子喉镜检查示瘘管愈合。

参考文献

[1]戴朴,杨仕明,张延平,等喉切除术后咽瘘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4):205

[2]蒋琪霞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060

[3]刘强,柴家科,杨红明,等选择性去细胞异种(猪)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对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27-2029

[4]王顺富,王学文,蔡成,等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1(4):420-421

[5]殷之平,黄焘,葛宇靖应用持续强负压吸引治疗喉癌术后早期咽瘘2例体会[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8,2(3):272

[6]朱燕英,何金爱运用湿性敷料配合封闭负压疗法治愈咽瘘患者一例护士进修杂志,20106,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