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结合专业特点 进行语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结合专业特点 进行语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高中学生不但要有技术、有职业技能,还要在和专业有关的主要文化课上达到相当于高中的文化水平。如果文化水平太低,即使技术再好,也只能适应当前和近期的要求,从长远的观点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革新,今后恐怕就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学便成了这些专业的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必须为专业服务,要“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是我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遵循的宗旨。

这几年我担任的是幼师和服装这两个专业的语文课教学任务。在教学当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同学们才乐于接受,而且也有助于他们专业技能的提高。下面我就这两个专业的特点,谈一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一、幼师专业

我们都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众多教学中幼儿教育是本中之本、重中之重。幼师专业包括声乐、舞蹈、视唱等,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更能适应新时代的幼儿教育,我在进行语文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步:

第一步:训练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语言必须规范化。

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有的教师讲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听后感到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有的教师讲课则使学生听后不得要领,昏昏欲睡,这主要是教法、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合乎逻辑,语句完整、简洁,没有语病和口头禅,能说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发音准确、清晰,避免“重义轻言”的倾向。

第二步:教会学生语言要优美、动听。

我在教学中为了突出这一点,选择了诗歌这项教学内容。大家都知道,音乐与诗歌有天然的联系,而朗诵是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诗歌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韵律,不论是自由诗还是格律诗,都有自身的音乐美。

为了让学生能够朗读好,首先学生一定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诗歌的这一特点反复吟诵,使学生进入到艺术的氛围中。加强对诗歌这一形式美的感受。

为了突出音乐与诗歌的联系,我在范读时常常请同学们配乐,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自然流畅、娓娓动听的声音,使学生借助声觉形象进入诗的意境。为诗歌的音乐美所陶醉,情意盎然的配乐朗读,或使人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或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再指导学生配乐朗诵,然后录制,反复播放,使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趣之以读”。这样既增加了对诗歌的理解 ,又促进学生学会用音乐表现诗情,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

语文教学中《沁园春·长沙》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和《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苍山如海,残阳如雪”,都描写了南国秋色;《天山景物记》从雪峰、溪流到森林、野花歌颂了祖国美丽富饶的大自然。这些歌颂祖国美好山河的课文,都有助于学生排除污秽,陶冶心灵净化感情,增强对高尚与低劣的识别能力,加之配乐朗诵更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三步:听音乐作文。

组织学生听描绘性器乐作品,可以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意境,联想到某种情景和画面。如让学生听《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乐曲,学生们便能想象出一幅充满着对家乡,对祖国爱恋之情,对劳动,对创造的自豪之情和憧憬未来幸福生活的欢乐之情的动人画面。这样音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语言表达出了学生的心意,两者的结合,达到了相互促进的目的。唱歌要对歌词有深刻的理解,跳舞要对舞蹈的语言有准确的领会,才能唱出心声,跳出真情。

在教学中不仅要对他们进行文化课的教学,配合专业特点,同时也适时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他们的爱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以后从事幼儿教育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我对幼师专业便从以上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语文教学。

二、服装专业

服装专业虽然也有与幼师专业相同的地方,比如语言表达等,但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有时也被叫做眼光、趣味或品位,实际上就是指人们对某种风格或类型的对象,更偏爱一些,更易于欣赏接受。服饰审美与其他领域的审美不可分。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学习,是提高学生们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对自然、社会、人生、艺术以及科技的美的感受、鉴别、评价和创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便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文章的一词一名、一景一物,来分析渗透的作者的气质、个性、理想、情趣,以此来认识作者内心意图。把文章当成一个人的外衣,紧紧和服装联系在一起。例如《荷塘月色》,此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亲切感人,就在于作者无丝毫的掩饰:“情动而形,理发而文现”,对内心世界作了尽情的展示,写得真气照人,“虽然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全新的个性,格调清新高起,“自我”鲜明生动。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朱自清,为他的高尚情操和伟大气节折服。而文中那幽静的小路,在荷塘畔,那片片荷叶、荷花、荷香、荷波,都在淡淡的月光下,显出宁静而优美的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了清新、淡雅、健康的自然,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在讲析课文时,我侧重和服饰有联系的每一个环节,因为服饰能表现一个人的修养、性格、文化层次、气质等。服饰作为一种文化,构筑着一种形态的美,服装作为社会文化心理的立体反映,又营造着一种通过意境和韵味表现的状态美。深深扎根于时代文化形态中的时装,决定了着装人的修养风度,服装穿着适度能为其个人增色添彩。我认为每件衣服都具有自身的语言,唯有你理解了它,呼应了它的性格,穿上它才会是最美的。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对漂亮出众的安娜服饰的描绘把安娜衬托得愈发白晳动人,如天鹅般高贵,倾倒众人。可见一套搭配成功的服饰,会让你获得意外的成功,而这成功的服饰搭配,必须得有一定的文学审美功底。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分析王熙凤这个人物,我重点讲她的衣着,彩绣辉煌;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撒花洋绉裙。透过王熙凤这豪华、艳丽的服饰,看出她是一个非常专横,说一不二的人,在家庭中有显赫的地位,是这个封建大家族中掌握实权的贵妇人形象。这样使学生拓宽了视野,了解了在清朝上层妇女的服饰特点的同时。也通过课文的分析,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文章的要领,也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认识什么样的服装,代表着什么阶层。服装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一个人的穿着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修养。既提高了语文的鉴赏能力,也使学生提高了对服装的审美能力,这不是一举两得吗?这些是我在针对服装专业进行语文教学时的一点体会。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因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实用性。即教学内容力求切合职业学校的实际,加强实用能力的教学,锻炼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就业的需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是我这几年来,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遵循的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在这个领域中坚持不懈的进行探索和开拓,使学生文化课确实能和他们的专业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使他们不仅学到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时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全能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