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输入\输出理论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输入\输出理论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研究者与一线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旨在重点分析口语习得过程中输入输出的动态关系,并依据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探讨了输入、输出理论对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输入、输出理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应用

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沿用以阅读为中心、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模式,“哑巴英语”更是成为我国英语教学中的痼疾。笔者从输入、输出的理论产生与发展出发,结合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实际,进一步探讨输入、输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一、语言学习中的输入、输出理论

(一)输入、输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关于输入、输出理论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1983年,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S.D.Krashen,1983)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认为我们是通过理解稍稍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能力水平的语言输入而习得的,当照顾者和习得者交谈以便他们理解信息时,语言输入自动包含着“i+1”这一习得者准备习得的语法结构。他试图回答“我们是如何习得语言的?”这个问题,但是他又认为:可理解输入是二语习得的首要条件,而输出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过分强调语言学习中的信息输入,忽视和排斥信息输出。

对此,Michael H.Long提出了“互动假说”(Interactive Hypothesis),认为单纯的语言输入对语言学习是不够的。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语言,即输出语言,语言必须通过“交互”才能习得。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修正”。但是,M.Swain(1995)通过对加拿大法语浸入法(immersion)学习计划的长期研究发现:只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而没有准确性的输出是不能保证学习者成功习得二语的,由此,她提出了“输出假说”(The Output Hypothesis),指出输出可以增加语言表达的流利度,提高学习者对语言点的敏感,帮助学习者验证其关于语言的假设,有助于学习者反思,控制并内化语言。

从“输入假说”到“互动假说”再到“输出假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研究者对语言学习的认识和研究在不断地深入,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已被注意的语言输入都能被学习者理解,也不是所有已被理解的语言输入都被学习者大脑吸收。语言学习只有被学习者吸收的语言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成为已有知识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输入和输出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之后,才能促进语言习得。

(二)输入与输出的辩证关系

认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脑如同一个“信息处理器”,作为一个有限定容量的信息处理系统,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一方面接受输入信息,另一方面输出信息。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前提,输出是语言学习的结果,也是衡量语言学习水平的标准。

从现代信息论的角度分析,英语口语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双向的语言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会话者需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进行口语信息的输入、筛选、分类和总结,再将有关口语信息进行二次归纳和整理后输出,完成意义构思、语言选择、口头表达等一系列活动。输入、输出在有意义的交际环境中巧妙组合,口语学习才真正能够取得成效。

毫无疑问,对输入、输出理论的深入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理论研究者能更加清晰准确地定位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师认识、关注英语口语教学中对输入、输出的意识,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输入、输出理论来指导日常教学,有效提高口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口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摈弃传统的重输入、轻输出的方法,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输入和输出的比例,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二、语言学习中的输入、输出理论的应用

输入和输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没有语言的输入,语言的输出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语言的输出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口语教学中,应用输入、输出理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口语教学的环境和内容的选择

输入和输出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非自然环境中进行,如课堂外语学习环境。对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来说,口语教学主要在课堂环境中进行。课堂讲授能促进口语学习,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不过,课堂讲授与母语包围环境下的语言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具有不连续性、间断性、虚拟性。因此,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真实的原版语言材料,如广告、诗歌、原版影片等,增加学生的信息输入量,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话语情境中练习口语,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

(二)口语教学的难度和数量的控制

关于输入材料的难度和数量,克拉申提出了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的标准:“可理解性”。他将语言输入归结为公式“i+1”。“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i+1”代表略高于学习者目前语言水平的输入,即下一步要学习的新知识,因为略高于学习者当前水平的输入最易为学习者所“关注”,成为“受关注的输入(noticed input)”。显然,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是所有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特征,量愈大,学习效果愈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提供给学习者的话题要既能引起学生共鸣又能赋予他们挑战性。此外,口语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控制好口语语料和练习的长度和难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开启学生用英语表述思想的心理源泉,发挥他们口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口语教学的模式和频数的协调

输入的模式包括通过视觉接收的文字、图片及通过听觉接收的声音。认知心理学认为,“多重感官同时感知比单一感知或单用听觉的或视觉的学习效果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有利于保持”,也就是说,综合运用听觉和视觉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记忆水平。所以,口语教学应当超越传统的听说捆绑的单一范式,合理介入视觉输入,使听音输入和文字阅读输入并重或交替进行,充分利用包括广播、电视及能提供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电影,以及虚拟现实的多媒体与网络这些不同输入模式的互补效应,综合提高学生口语的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输入模式和频数对口语教学的效果有着显著影响,复述的流利性、复杂性、准确性有显著提高。因此,在平时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空间,综合应用听觉和视觉输入模式,让输入和输出频次发挥最佳作用点。换句话说,即要不断地探索输入的最佳模式和最佳频数,帮助学习者加强对语言分布特点的分析、认识语言输入输出的规律,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练习机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三、结语

影响口语发展的因素各种各样,并不仅仅局限于输入和输出,但是,输入、输出理论无疑对当前的英语口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最终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输入和输出语用能力和交际策略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研究输入、输出的内容及其与其他各项因素的关系,促使学生提高口语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找到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Krashen,S.and Terrell,T.D.The Natural Approach[M].Oxford:Pergmon Press,1983.

[2]Krashen,S.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 Ltd,1989.

[3]Spada,N.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ype of contact and type of instruction:Some effects on the proficiency oflearner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86,Vol.8.

[4]周丹丹.输入与输出的频率效应研究[J].现代外语,2006,(2).

[5]周卫京.语言输入模式对口语产出的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