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专题突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专题突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考点概述

“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一直都是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热点,很值得同学们重视。对于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有时在考查中分得并不清楚,但对同学们总的要求是――能识别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并能鉴赏其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二、基础知识积累

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拟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衬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寓情于景:把自己要表达的情感不直接说出,而是寓于景物描写。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往往带有了人格化色彩。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佳节倍思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动静结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感悟高考题

例1: (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夜煮茶。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案】①反衬手法;②以鸦归巢反衬人却不能归家;③表达了作者在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例2:(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清]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案】①“带”采用了拟人手法。②赋予“老鹤”以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③使画面具有动感。

例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出关[清]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对比鲜明;②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典型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③蕴含了思乡的情感,自然地引出下句“出关争得不回头”。

例4:(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借景抒情;②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③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四、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具体解释这种手法是怎么运用的。

(3)运用此手法带来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鉴赏表达技巧绝不是仅仅列出一两个名词,最关键的还是要结合诗歌内容将创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分析出来。

那么如何才能将原诗句描述得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呢?就是要“身临其境”,将自己置于诗歌所描述的环境和历史大背景中,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去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力求用最有表现力、最到位的词语再现原诗的画面。语言组织要上层次,要有美感(多加形容词),要体现高三学生的水平。

五、趁热打铁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前两句诗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这又是什么表现手法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行[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借画中________________(特点)的梅花来表达作者的志向。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宋]刘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用了对比的技巧,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令人耳目一新,顿显奇意。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一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诗歌画面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以及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

3.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高洁、淡雅、朴素/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高洁。

4.借助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倒映出池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面的平静。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美。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