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术报刊无“靠山”命运堪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术报刊无“靠山”命运堪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华新闻报是由中国记协主办的一份面向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学术报纸,创办于1993年。在推进新闻业务交流和新闻学术研究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新闻工作者“娘家的报纸”。

中华新闻报作为一家进入市场的中央级报纸,定位于服务于新闻工作者和传媒业,接受市场检验和考验,最终因经营不善(并非报纸业务运作不行,其具有较强的业务指导性),宣告停刊。作为一名媒体人,笔者对于它的消亡深感遗憾,同时,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结局和选择,因为市场无情,缺乏生存基础,生不如死。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华新闻报的消亡,又相对有些不公平。假如它是党报或者身后有过硬靠山的行业报,命运将如何?

其实,中华新闻报的读者比较单一,读者群主要是全国各地的新闻工作者和一些新闻学院的师生,几乎都是公费订阅。由于没有掌握很多行政资源,其号召力和约束力不强,笔者认为不存在订阅摊派现象,加上专业性和学术性较强,难以吸引众多的广告。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些行业报,“后台”的一些行政或经济资源可供利用,随之而来的是发行优势、经营优势,只要配合好,或者以某种名义开展一个行业评比,何愁“经营不善”?为何同为行业报纸,境遇竟有天壤之别?这就是绕不开的“中国特色”?像石油、通信、保险等垄断或半垄断企业,他们的行业报刊虽然质量差,或者自身经营不善,因为身后有“大山”,有经费保障,虽有风雨来袭却不倒。

再说,各级党报,包括地市、县级党报,发行基本上靠党委政府撑腰,多为行政摊派,一般生存无忧。

中华新闻报是新闻业务和学术类报纸,读者面狭窄,发行是瓶颈,广告经营更是一道难以冲破和逾越的坎,没有经营收入,无赖以支撑前行的“靠山”,生存自然艰难,最终难以为继,只好选择放弃,停止生存。

这就是中国报刊市场的现状,一份报刊生存得好不好,就看是否有“靠山”,办报办刊质量优劣似乎并不重要,关键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同时,中华新闻报停刊也昭示了学术报刊的凄凉和悲哀。一般来说,学术报刊经营境况不佳,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和上级部门的扶持,生存就要打上问号。一些新闻出版单位创办了专业或学术报刊,因为有报业集团或出版单位的财力支持,才能生存发展,否则,困难重重。因此,不少学术报刊,现多选择向作者收取数量不等的“版面费”、“审稿费”,只要交钱,水平低劣的“学术论文”也能“登大雅之堂”。虽然这样做,背离了版权法规,但在“要生存”的前提下,只好任其而为。长此下去,国内的学术期刊只能鱼目混杂,每况愈下,令人堪忧

中华新闻报倒下了,演绎的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进步法则,但也留给人们一些反思:如果都给予像中华新闻报一样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全都置于市场和读者的检验之下,倒闭和消亡的绝不仅仅是中华新闻报一家报刊,这样将真正为国家和纳税人减负,减少大量物质和人力的消耗与浪费,那将是中国报刊业科学发展的最大进步。同时,对于具有一定质量和水准的学术报刊,是否应给予相应的保护措施,让它们活得更好一些?

(作者单位:黄冈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