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火车上的王福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火车上的王福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作证

职别: 摄影记者

姓名: 王福春

从业时间: 30年

Q=《旅伴》

A=王福春

Q:最近一次乘坐火车的经历是什么时候?哪一趟车?什么样的目的地和目的?

A:9月25日,平遥至太原,太原再回到北京,去平遥看国际摄影展。我曾连续十届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我曾说十届画句号。今年第十一届是去看展览、会朋友。

Q:对你来说最重要记忆最深的一次拍摄经历和内容是什么?

A:我在车上拍片的经历太多了,每次都让我感动。但也有遗憾。那就是在列车上生孩子的场面没有拍到,上世纪80年代我遇到过一次,当时意识不强,不让你拍也就不好意思。于是就错过了。如果有,这张片子将是我画册开篇第一张,人生旅途在车上,太有意义了。反过来讲,正是遗憾,才有不断努力的追求。

Q:一个好记者的标准你认为是什么?也就是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A:记者必须有思想。对事物、事件的敏感。思想包括文学的思想、哲学的思辨、美学的美感。还最好有丰富的阅历,只有这样才能拍出好的作品。

Q:你推崇或说喜欢的记者有哪些?为什么?

A:卢广、吴家林。他们拍的作品,是很多摄影记者都拍不到的,而且有思想,能用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对社会、环境和人的关注。

Q:如果没有做记者,以你自己的性格和兴趣来看,能否想象自己会在做怎样的职业和事情?

A:在我的人生中有三次当摄影记者的机会,但都错过了机会,而成为了一名纪实摄影师。好在我是一名自由摄影师,为不同媒体提供图片,也算是一名编外摄影记者了。拍火车上的中国人专题,一拍就是30多年,见证了铁路飞速发展和巨变,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当你踏上动车组列车,会看到笔记本电脑满车厢,打手机、上网聊天的、听音乐的还有看电影的、炒股的乘客。从人们的笑容里、服装上、还有到车上的硬件设施,都和时代在同步。

Q:最信赖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A:作为我这样4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火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大多数人难以磨灭的回忆。

作为东北人的民谣歌手周云蓬曾说,(故乡)时常会有火车经过,那种力量和速度,以及它要去的远方,令一个孩子兴奋恐惧。同样在黑土地长大的摄影师王福春,有着类似的环境记忆:热炕、糊满报纸的老土墙,围着泥火盆抽着大烟袋的老太,还有穿着厚厚的大棉袄、二棉裤,头戴狗皮帽子,脚穿乌拉鞋的老头。相同的是在工业城市长大,从骨子里对火车的热爱。不同的是,王福春把他热爱的每个瞬间都用相机定格了下来。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王福春也拍东北人,拍地铁,但30年念念不忘始终钟情的坚持,是对火车的拍摄。在王福春的眼里,铁路就像一个小社会,像旅客自己的家,上车的什么人都有.有亲情、爱情,也有偷盗和不法的交易行为。所以拍摄这个特殊的空间,实际上就是在记录一个社会的缩影,是在记录一个流动的群体,一个变迁的时代。他是一个真正沿着铁道线寻路中国的人。

1977年,王福春在哈尔滨铁路局当宣传干事,工作之需便借用了一台海鸥相机,用他的话说就是“靠海鸥起飞了”。那时的拍摄胶卷也不好,冲洗的质量也不行,拍摄的也都是新闻片、留念照,但现在看看作品,那凝固下来的历史跃然在眼前,胶片上的粗糙的颗粒显得格外厚重,而这种记录与表现,便成了王福春纪实作品的特色。

1983年,王福春带着当一名火车司机的梦想,考入了哈尔滨铁路司机学校,并被分配到了铁道车辆专业。没当上火车司机,是他一生中的遗憾,却也因此令他对蒸汽机车更加热爱起来。蒸汽机车成为他铁路系列摄影里耗费精力最大的一个专题。“我的镜头一直没有离开过它,冒着零下40℃的严寒爬高山、卧冰雪,乘直升机高空俯拍,坐汽车追赶着拍,探出飞驰的车身同步拍。”

2005年12月9日,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集通线铁路大板机务段,宣布最后一批超期服役的蒸汽机车退役。从此,在中国运行了130多年的蒸汽机车全部退出历史舞台。这标志着中国铁路蒸汽机车时代的结束。王福春也一直坚持把蒸汽机车拍出了人们生活的视线。

之后出于爱好,他登上了绿皮车,开始了走南闯北的拍摄经历,从影30多年的王福春对拍摄技巧驾轻就熟,但摄影技巧其实不只是使用相机的技巧,而是社会经验和阅历的累积。长期进行铁路题材拍摄的他,在车上经常要东张西望寻找素材,到后来,他甚至可以辨认出火车站里哪个是小偷,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手。有时候,小偷会以为他是江湖同行,相视一笑,莫逆于心。这让王福春哭笑不得,后来竟幽默地以“火车上的小偷”自居,只不过他偷的,是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摄影瞬间。

王福春现在定居在北京,每次从北京回老家哈尔滨,一天的时间他基本上不怎么能在座位上坐住,他会像乘务员一样,在车里来回溜达。上午三趟下午三趟,他说:“不能再多了,那样就要被乘务员盯梢了。”

30多年来,王福春北上漠河,南下广州,西奔格尔木,东至上海……乘坐列车上千次,行程十几万公里,拍摄近几万张底片,数码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他几乎是和中国铁路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今天,当他踏进动车组的豪华车厢,看着满车厢的人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炒股,他把人们新的一番精神面貌、时尚装备又装进了他的相机,把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次默默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