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与《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有许多相似共融之处。

关键词:感恩;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80-02

感恩,顾名思义指人们对所得恩情表示感谢,即人们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给予自己带来的帮助、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产生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感和一种行为。感恩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素养。它并非是生而有之,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育的点拨与引导。作为承担着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培养重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都体现了与感恩教育协同一致的特点。

目标一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品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实施感恩行为,形成感恩习惯,从而对他人、社会、自然的帮助或馈赠给予感激和回报的教育活动。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信誉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感恩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德商为目标,其实质是一种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从现代德育目的论来看,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教学生学会感恩是“基础”课教师的一种责任,也是德育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内容共通。感恩包含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忠心报国、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感谢领导的知遇之恩,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感谢祖国的呵护之恩,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这些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基础”课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的创造、道德品质的锤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培养中都有所体现。

人生最先接受的是父母之恩,父母是每个人的生命之源,因此,感恩应从感恩自己的父母做起。现代前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每年用这样一幅标语迎接新生:“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孩子,不明白祖国、人民这些抽象概念。爱自己的妈妈,是孩子容易明白也容易做到的事,做到了爱自己的妈妈,才能为以后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打好基础。“孝亲之人,求学必勤,临阵必勇,居官必廉” (《论语·有子》)。一个知道父母养育之恩的人,他必定是一个孝顺的人。

感恩师长的教育之恩,感恩他人、祖国和社会的关爱之恩。“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是社会的,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其满足的方式和程度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对大学生而言,能上大学,能有今天的成长和发展,固然跟我们每个人自身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更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他人、祖国、社会的关心、教育、帮助和支持。

谈及人生价值时,显而易见的是,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生的社会价值来衡量的,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都离不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当个体还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时,我们索取和享用的是别人创造的价值,所以当我们有能力创造价值时,我们创造出更多价值给社会上那些还没有能力创造价值的人享用,个体正是以这种方式来回报社会和他人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得以生生不息地繁衍延续下去。

感恩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从自然界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但无论人怎样进化,都改变不了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赖于自然界,人永远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事实。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换句话也就是说,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本身。

由上可以看出,“基础”课程中第二章爱国主义专题中涉及的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第三章人生价值中涉及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体现和实现,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第四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涉及的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社会主义荣誉观的践行;第五六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中涉及到的助人为乐、保护环境、奉献社会、敬老爱幼等诸多内容,不仅为大学生阐释了感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其内容本身就蕴含了感恩父母、师长、他人、祖国、社会的恩情在内,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方法共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培养,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而感恩教育,也要从知、情、行三个层面来展开。即在认知层面上教会学生识恩、知恩;在情感层面上培育学生报恩的情感体验和冲动;在实践层面上引导学生将感恩体现在行动上,落脚点是感恩之行。

首先,知恩。在大学生中,普遍在认识上对感恩存在的一个误区,很多同学认为,与学校教育联系紧密的感恩教育,多少是一种形式和强迫,因此从心里对感恩教育就存在一种偏见和抵触。因此,本人认为,感恩教育的第一步重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入手,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感恩不仅具有强有力的社会功能,对他人社会有重要的正面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个体价值和功能,对个体未来的亲人、职业,生活生产能力、为人父母的技巧、公民素质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对艺术、商业和文学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因此要从感恩的个体价值的角度让大学生知晓:感恩,不仅有助于呵护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善待自我、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而且还有助于个体人际资本的累积,有助于呵护家庭的幸福,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基础”课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刻挖掘和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感恩真实事例相结合,通过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 知恩图报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底线。这样,在满足大学生求学需求的同时,把感恩教育注入到每位学生的心田之中,让他们从内心接受感恩教育并使感恩之心成为其个人素质的有效组成部分。让大学生认识到,树立感恩意识,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

其次,报恩。情感教育并不能够仅仅通过说教来实现,其核心是自我感受,它需要活生生的例证,需要耳濡目染乃至身临其境,过多的说教往往容易引起反感和抵触。因此,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多地创设情景角色,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受。只有让大学生体会到关心照顾别人的辛苦,他们才自然会对曾经关心、照顾过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互动的时间,让教师和学生对调角色,让学生课前备课、走上讲台讲一节课、课后要求批改学生作业,让他们亲身体验教师的辛苦与劳累。通过像同舟共济、瞎子引路等一些游戏,创设一些情形,让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在为危难中他人的帮助的重要性,体会到被人完全信任的喜悦之情。学生们只有通过体会父母、老师及周围人的关心、爱护,内心才会有心怀报恩的触动。

最后,施恩。感恩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使人识恩、知恩,去回报对自己有恩情的人,其落脚点在于报恩。体现为知恩于心,报恩于行。一般说来,很多大学生在回望自己的成长与所取得的成绩时都归因于自我的努力和家庭的付出。因此,大学生都知道首先施恩于自己的父母及亲人。然而,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对陌生人,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及所属的国家,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冷漠和不屑,这样大学生施恩的对象仅仅只是局限于跟自己亲近的个人,难以升华为施恩于社会和国家。其实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也有许许多多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默默的支持。只有把施恩行为从对父母的亲情扩张到对朋友的友情再上升为对国家、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把这种感恩教育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通过这种推己及人的施恩行为使同学们认清自己肩上的重任,懂得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懂得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前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品德培养的过程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体悟、思考,才能实现提高其修养的目的。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也应遵循这个规律。要充分利用“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平台,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晓鲁.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

[2] 王萍.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1,(10).

[3] 苏园园,赵平.大学生学会感恩的价值和方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 郭屹.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5).

[5] 齐冬莲.论感恩教育[J].邵阳学院学报,2007,(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