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60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60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病给予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全部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最后根据患者的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覆骀、前牙覆盖、牙槽骨高度等情况进行了解其临床价值。结果我院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经过口腔正畸治疗后,移位的前牙恢复到了规正的位置,且患者的全部牙齿排列有序,嘴巴开闭明显,牙齿的松动度减少,牙齿美观又大方。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覆牙合和前牙覆盖都与诊治前有明显好转,患者均全部健康出院。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手术经过修正部分牙齿,解决了牙周疾病的问题,受到许多患者的支持与拥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周病;临床观察

诱发牙周疾病的原因为牙周组织吸收和破坏,导致牙周支持组织损坏牙龈,最后导致前牙唇向散开、移位、出现缝隙。从而产生牙齿掉落,这使患者的咀嚼功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且破坏了患者牙齿的美观程度,牙齿咬合不佳,该疾病增加患者的牙周组织损伤[1]。现针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的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其年龄区间在31-56岁,平均年龄为45.5±3.6岁。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44例。根据临床检查,患者的牙槽嵴顶向根尖方向水平吸收,全部患者前牙都属于I-Ⅱ°的松动,且产生伸长、移位、牙间隙增宽、倾斜、伴随深覆牙合、深覆盖与前牙突出等临床症状。临床表现有牙间隙、牙龈收缩、口臭、咀嚼力降低、牙齿稀少和牙齿为扇形变化。

1.2治疗方法针对我院60例牙周病患者实施口腔正畸的治疗方法,如下:①医务人员需告知患者每天用餐过后需清洁口腔,早晚需细心刷牙。②实施根面平整术与牙周洁治术治疗,且同时进行。针对龋齿需诊治牙周―牙髓组织疾病和消除损害的修复体,处理导致病变的组织,适合使用药物,扼制牙周炎症的继续病变,情况危急时需做牙周手术。③牙周患者的常规治疗为两个月到四个月,于牙周疾病治疗后临床见效后,给予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④60例患者都实施直丝弓矫正术进一步治疗,粘连托槽慢慢的接近切方,磨牙粘颊面管,不实施带环方式。⑤针对患者的尖牙向后持续结扎,采用钛镍圆丝初步排列整齐,实施澳丝摇椅弓挤平整牙弓后,加大支抗,滑动法轻力为五十克到一百克内收前牙。⑥检查患者的牙周支持组织的多少与临床反应,进而修正正畸力的大小,定期每三个月实施一次全景片拍摄,检测牙槽骨的重建情况。⑦全部患者实施正畸治疗持续六个月到十个月。诊治时段,定期每三个月给予一次牙周洁治术,矫正治疗完结后,使用改良式Hawley保持器,告知患者定期复查且随访。

1.3检查指标检查60例患者的临床各项情况,包括出血指数、覆骀、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并及时进行记录存档。

1.4临床效果标准临床治疗后的有效标准为经过口腔正畸后,患者的牙齿恢复常规功能和位置,咬合无不良反应。牙周炎症消失,牙槽骨吸引得到有效抑制,亦或者具有一定的增生情况。实施修正处理后,牙齿无松动。随访发现三年内牙齿无松动掉落,且恢复前牙功能与整齐美观。倘若修复材料褪色可进行更换。

根据上述资料的对比发现,患者的牙周疾病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牙齿美观整齐,咬牙无明显创伤,牙周缝隙和松动情况有着明显的好转,实验研究证明,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度、覆、牙槽骨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故口腔正畸值得临床推广。

3结论

牙周疾病属于细菌感染疾病,主要患病因素为牙龈缩小、前牙唇向张开、牙槽骨诱发等均导致牙周组织的病变造成牙齿松动和移位,大部分的患者因牙周疾病影响嘴部形象,内心会产生恐惧感,从而不愿意与人交谈。根据我院的临床研究结果表示,治疗牙周疾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正畸治疗涵盖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夹板稳定,于炎症恢复良好之上,方可实施正畸和修复治疗[3]。

总结概括,患者给予口腔正畸治疗不仅能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且改善提高患者牙齿的美观情况,临床效果长期稳定,临床价值得到证明。

参考文献

[1]王爱平.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3):389-390.

[2]姚如升,王贞丽,李国平.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4):101-102.

[3]马世春.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75例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2011,13(4):64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