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济学视角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合理化途径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济学视角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合理化途径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根据传统的工程技术手段来控制公路施工成本,其效果并不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还应在经济学视角下来思考这一合理化途径。为此,借助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概念,则成为优化控制手段的出发点。通过分析发现,经济学方法应承担施工主体激励和施工客体辅助的功能,并在这两大功能的基础上展开成本控制的合理化途径构建。

【关键词】施工企业 公路项目 经济学视角 思考

受到公路施工所具有的团队作业模式影响,在成本控制上难以获取单个成员的努力程度。正因如此,往往会使成员在成本控制上出现偷懒现象。另外,在缺乏对个体努力程度的绩效评价机制时,也就增强了这种偷懒现象的发生频率。可见,根据传统的工程技术手段来控制公路施工成本,其效果并不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那么如何优化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呢。笔者认为,还应在经济学视角下来思考这一合理化途径

在以上团队作业模式中之所以出现如此困境,实则在于大型工程的分工协作使然。作为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离不开更多的子项目,从而就呈现出技术的不可分性特征。而这一技术特征直接降低了成本控制边际分析的可能性,自然也就难以获知成员个体的努力程度。为此,借助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概念,则成为优化控制手段的出发点。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理解

根据信息经济学所给出的“信息不对称”的界定可知:当存在私人信息时,拥有私人信息的A相对于B而言处于信息强势地位,这种地位将激励A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将该一般原理现实转换到公路项目施工活动中,处于信息强势方的则体现为施工人员,而作为施工管理活动的人员则处于弱势地位。

(一)信息不对称的发生根源

信息经济学针对新古典经济学所建立的“完全信息”假设进行了修正,通过修正认为,人因存在有限理性特征而导致了难以获得对方所有的信息元素。不难看出,公路项目施工不仅存在着团队作业模式,也因施工项目内由存在着子项目,这就导致了监管人员在有限理性驱使下无法获得施工中的全部信息。而施工中的全部信息又蕴涵在了具体实施施工活动的成员手中。正是如此,这一状况就激励了成员个体具有实施机会主义的动力,并成员之间在利益共同体的包裹下具有合谋的意愿。

(二)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影响

特别是对于财政拨款的公路施工项目,这种在成本控制上的监管不力将严重降低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得,施工项目首先面临着物资采购,然后分别处于施工和竣工后的资金回收阶段。因施工阶段(W)出现了成本控制监管缺位,必将由于降低施工物资的成材率而出现追加项目预算的可能。而作为具有强正外部性的公路项目,其资金的回收又将是个长期过程。可见,信息不对称在施工阶段的表现,将产生扩散效应而影响到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

(三)信息不对称的治理机制

那么如何对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治理呢。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该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从而也只能借助一定手段减少它的影响,而无法完全根除。根据这一逻辑发现,施工团队成员之所以偷懒是因为成本控制监管缺位,而成本监管缺位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技术的不可分性。从而,根据技术的相对完整性(子项目)将成本控制监管的权力下放到子项目负责人身上,并给予他和成员合理的绩效管理,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将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

二、理解基础上的功能定位

众所周知,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效果关键还在于工程领域的手段实施,而在经济学视角下的合理化途径应处于辅助地位。这种辅助地位实则在于从优化生产关系的方式出发,通过提升团队成员的成本控制意愿来实现最终的控制效果。由此,这里还应考察经济学视角下途径的功能定位。

(一)施工主体激励功能

上文在治理机制环节提到,应减少监督层次来应对信息不对称现象。然而,这种监督仍是一种外部约束手段,若不配合使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则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施工企业管理层将子项目施工中的成员绩效管理授权于负责人,这样负责人不仅能借助自身的专业知识来合理指导施工工艺,又能在层级减少的情况下强化对成员个体的成本控制考核。不可否认,这种形式也将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还应通过某种方式建立起成员个体的成本控制意愿,而这种意愿的建立一定要与他们的个人利益相关切。

(二)施工客体辅助功能

施工客体自然是指公路项目,而在此基础上的成本控制在于增加施工物资的成材率。而成材率的提高首先须在工程技术的支撑下来完成。那么作为经济学手段如何为此提供辅助功能呢。笔者认为,工程领域的努力往往基于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实则就为企业带来了包括会计成本和资金机会成本在内的增大效应。因此,经济学视角下成本控制将建立在严格的“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之上。这自然承担了施工客体的辅助功能。

三、功能定位下的合理化途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功能定位下,其合理化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成本控制

按照成本计划制定的相应工序(前期准备、土石方、基础、框架、装修等)的工资含量比率,选择信誉好、有实力的施工作业班组,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每个完成的工序都严格把关,做好记录,报经营预算人员核对劳务工资,每月统计工资总额是否超计划,如果是,应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偏差,如出现窝工、停工现象要及时做合理安排,做好索赔资料收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合理安排大型机械进退场时间及机械设备之间的配合使用,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以提高其利用率及完好率。

(二)监管缺位背景下的成本控制

声誉约束机制在目前公路施工中的作用还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就在于一线施工人员存在着很强的流动性。他们可能面对惩戒压力而选择离职,且能很容易在其他企业获得新的职位。由此,实施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1)将施工技术关联性强的人员组成任务组,在组内提升声誉约束的效力;(2)在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行业范围内的通报形式。从而,加大成员违规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