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彩结尾 让语文课堂意犹未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彩结尾 让语文课堂意犹未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人谈行文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十余年的讲台生涯让我领悟了其间的韵味。引人入胜的导入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成功课堂的良好开端。而结尾就如压轴大戏,或立足基础,或直入中心,或升华情感,或拓展延伸,或启智创新,能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之妙用。结尾设计独具匠心是巩固语文课堂教学强有力的保障。笔者就平时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结尾,激荡主旋律——听

美妙的旋律容易拨动人的心灵之弦,呼唤内心潜在的渴望、情愫。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功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令其凝神谛听,并思维交织碰撞时催生出对文本知识、文本情感的领悟、融合与升华。这便达到了“外施造化中心得源”的境界。

文中寓音乐之美。诗歌《长江之歌》,本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词。教学结束之际,气势磅礴的《长江之歌》主题曲再次在教室响起时,学生们神情专注,目光凝视于长江流动的多媒体画面,情不自禁地和着音乐吟唱起来。大家沉浸其中,无须更多的语言去描述,去总结,此时“声教”远胜于“言教”。

总之,根据文本内容,在课堂收尾处恰到好处地采用音乐渲染,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使学生沉浸在课文描述的情感氛围中,让文本的中心在优美的旋律中深化,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结尾,激发探究欲——读

语文课堂是学生汲取文化精髓的主阵地。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得益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吕叔湘先生也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教材是个例子,教学语文,教师该本着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理念引领学生在阅读的广阔天地里纵情驰骋。其实充满激情的课尾设计不失为引领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拓展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利于增长知识,丰富积累,开阔视野,从而不断地丰盈学生的思想人格。

儿童作家杨红缨《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男女生都喜欢的课文。文中寥寥数语,概括介绍了鲁滨逊的遭遇。对好奇心强的孩子们来说,远远不够。结语处,我深情描述:“同学们,我们被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衣食无忧,自由自在,一帆风顺。可你知道,鲁滨逊独自身处险境,却次次绝处逢生。他,自制竹筏,在荒岛四周探险。险要的地势,独特的经历,他用智慧抗争,演绎了多彩的人生。你们想一睹鲁滨逊精彩纷呈的流浪人生吗?那就从英国迪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寻找答案吧!两周后我们交流。”此时,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纷纷表示要去品读此书。

结尾成了思维的纽带。学生的思绪已不止于课堂了,活跃的思维火花已化为向外探究的欲望。这热情会令学生徜徉新知的花园,新奇而向往,享受而愉悦。

三、结尾,抒发真情意——写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本着语文为生活服务的理念,语文教师要懂得选择最佳的时机,在学生情感升腾处激发写作欲望,必将收获到情真意切之效。

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至尾,学生们深情吟诵这脍炙人口的古诗,沉醉于大诗人王维的思乡念亲的情感氛围里。教者适时点拨:“‘忆’字,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此刻,你会忆起谁?用这样的句式来说:当____时,我会想起____,我想对他(她)说:____”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提到了搬家的邻居,转学的伙伴,远在外地工作的父母,老家的外公外婆……大家饱含深情,思念之意溢于言表。我因势利导、趁热打铁:“同学们,思念是彼此间一种心灵的默契,让我们提笔给远方的他(她)写一封信,回忆你们在一起的难忘时光,倾诉你的思念之情吧!”作业反馈,学生把思念亲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读迁移到写,由文本迈向生活,一举两得。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能提高写作水平。

四、结尾,发展创新力——创

根植于语言文字理解的多维性,运用的可变性,内涵外延的丰富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拥有了施展的沃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教者创造性的引导能使学生的创新潜力在这片沃土中得到挖掘与发展。

我校陈老师执教的词《清平乐·村居》,通过看、读、品、写、听、背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扎实有效。结尾处,陈老师情不自禁地吟起:“……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幸福的翁媪。 大儿豆地里锄草,能干勤劳。二儿院子里编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卧剥莲蓬,调皮可爱。多么幸福的一家老小!”美丽的词句,充分展示了教师语言表达的基本功。这样有创意的改编,拉近了学生与词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写词的难度。学生耳目一新,荡起学生蠢蠢欲动创词的涟漪。作品展示时学生自行创作的词美不胜收。

一堂课,如果没有精彩的结尾,便不能称其为一堂好课。故结课技能和导课技能一样,是衡量教师教学技能高低的重要标志。语文教学要把握住每个关键。而结尾的妙处在于恰到好处地巩固课堂知识,升华课堂效应,真正做到结尾掷地有声。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