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享受美好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享受美好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养成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体现,渗透于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个领域中,所以实施养成教育是十分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学生从“不会”到“自理”到“自律”,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享受美好生活。

关键词:养成教育;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83-02

早在古代,我国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意思是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阶段,这个阶段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大,也正是我们努力培养教育,使其受到养成教育而形成种种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实践证明,在这个阶段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将受益终身。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业成就的保证之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未来公民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现在的教育。因此,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未来小公民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市场经济意识已经渗入人们的心灵深处,政治意识、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崛起冲击着学校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提高学生的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训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习惯。纵观校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形式的发展,我们认为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学校全面育人目标与家庭教育的畸形目标存在反差。孟德斯鸠曾经说:“一个人一生要受三种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眼下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在物质需求上舍得大量投资,另一方面,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少关心。很多家长是因为某学校学习成绩高,才把孩子送去读书,很少有人看重学校的德育工作搞得好,而去选择。我校处在城郊结合处,大多数家长是农民、工人、下岗职工、个体户。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在校状况,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向学校,交给老师。这就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了代沟。另外,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家长过多的包办孩子的一切,减少了孩子未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能力所必须进行的学习、实践及体验的机会,孩子无法感受到由实践而获得的进步,无法体验满足与乐趣,当然也无法从由于失败和挫折中换来的经验教训,其结果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提高。

因此,我校提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享受美好生活的理念。同时开展了系列的活动。

一、打造“人文”校园,陶冶道德情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体现出童真童趣,让学生在校园里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学生受教育的场所,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学生礼仪常规”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各班班主任深入研究本班的实际,开辟班级文化阵地,注重营造扎实的班风、学风,讲究创新,组织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创建和谐、快乐的校园。

真正发挥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队活动中活泼成长。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发挥少先队员的小主人精神,建设好督导岗、读书角、卫生角等阵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成长舞台。继续加强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少先队社区教育为突破口,开展评选“校园之星”、“专题性国旗下讲话”等有学校鲜明个性的教育活动。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落实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在学生行为规范上下苦功,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开展多种专题活动,真正改变学生行为习惯。继续深入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每学期评选先进班集体,对评上的班级,进行表彰。组织周星、月星、学期星的评选活动。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会做人做起。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月活动,每年四月为校园读书节、五月为校园艺术节、十月为校园健身节、十一月为校园科技节……努力打造和谐文明的校园,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大力宣传典型

“育人先育己”,教师作为养成教育的实施者,首先要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言行举止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中树立典型,会使学生感到更直接、更熟悉,更加真切可信,学生才更容易去效仿。因此,通过板报、橱窗和红领巾广播站大力宣传典型人和典型事,让学生有学习的目标。

三、有意练习,培养良好习惯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的练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必有反复,这决定了这一过程的曲折与复杂性。因此要常抓不懈,反复抓,抓反复,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才能达到训练的目标。做好监督指导工作。每周由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值周学生重点抓,班主任、任课教师配合抓,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的工作局面。日积月累,坚持下去,以达到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单向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的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四、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育要延伸到家庭。教师要了解学生家庭的不同文化背景,指导家长的教育,开办家长学校,利用课余时间,搞好各种培训。经常与家长沟通,召开家长座谈会,将一些教育方法介绍给家长,以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五、重视评价,深化养成教育

加强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不仅可以优化养成教育的方法体系,更能促进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表彰的做法。

养成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体现,渗透于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中,所以实施养成教育是十分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学生从“不会”到“自理”到“自律”,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