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叶乃知秋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叶乃知秋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现场

Scratch《滑杆接球》一课是“为儿童发展”主题课的内容之一,强调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执教教师在两次试教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显著的问题:如果应用传统的讲授法,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作品呈现方式单一;如果应用探究式策略来组织教学,学生确实积极思考起来了,但是一节课的知识点只学习了一半,作品达成率不足三成。因而,教师面临着这样的难题――面对这两种教学策略,到底该如何取舍?

问题分析

在信息技术教学公开课、展示课、赛课活动中,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既想寻求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热情效果,又在其较低性价比的作品达成率面前愁眉不展。剖析矛盾焦点,可以发现这是两种教学模式的冲突: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与活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之间的选择问题。我们剖开问题本身的矛盾点,可以站在教学内容的高度,将认知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分类处理,择其善者而用之。例如,利用局部探究的模式,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寻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于局部探究模式的界定

局部探究是指提供可供学生利用的支架,有效展开核心探究环节。局部探究模式属于有效的探究式课堂中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鼓励高阶探究,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指向核心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提倡局部探究,通过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实施局部特征的探究活动。在局部探究教学模式中,探究的对象应根据学习内容设定,局部探究的形式应根据学情设定,教师关注如何提高探究的效率,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信息技术学科中局部探究模式的应用方式

从内容设定的角度而言,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局部探究活动适合教学内容相对复杂的认知知识、单位时间内知识点较多的课时、学习者自我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章节、通过完全探究式教学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内容等。以上内容,为了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生硬及“被探究”的形式主义,可以选择通过局部探究的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

从设计形式的角度而言,局部探究活动可采取知识点局部探究、认知过程局部探究、作品呈现方式局部探究、半开放式作品拓展、脚手架式作业辅助等形式进行。

从参与者的角度而言,局部探究包括教师协助下的局部探究和学生自主进行的局部探究。

从探究的结果呈现形式而言,局部探究落实为锦上添花的作品拓展、修整W习资料的反思型再生作品、触发深层探究的作品桥等多种形式。

运用局部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的方式

下面,笔者以信息技术课程中常见的三项教学内容为例,从设计形式的角度对局部探究的途径进行研究。

1.问题串,串启探究问题链

PBL(问题导向式设计方式)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许多教师将其作为探究学习模式的实施载体,运用问题触发学生的探究活动。问题的推进对探究活动的导向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问题的选择对探究活动的推进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有效地保障探究活动,可选用问题串来启动探究的问题链,让探究过程细化为一个个局部探究的过程,从而最终达到深度探究的目的。

(1)原设计

开源式硬件《月球探秘》一课中,知识点主要包括认识红外传感器和运用“如果”语句。教师设计了月球探秘者的情境,让宇航员在月球上探秘,遇到障碍物,就将改变路线,再继续前进。教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到了月球上将会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做?学生先被月球探秘这个主题吸引了,但是随后的两个问题,学生无法回答,整体设计在起步阶段就不得不中断探究活动。

(2)问题核心

“月球探秘”的主题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生先期的心理预期是活跃的、期待的。但是造成探究活动中断的原因在于问题的设置过于开放,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也不知道向哪个方向思考。

(3)改进型设计

师:(播放登月者的微视频)大家猜猜,宇航员是干什么的啊?(学生找到登月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做个宇航员,我们一起来探秘吧!(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如果我们从太空舱出来,来到了月球,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的情况呢?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生1:遇到碎石迅速地让开。

生2:遇到宇航服漏气打开备用衣回到太空舱。

生3:遇到不明生物袭击做好防备设置。

……

讨论出可能出现的情况,自然地引出“遇到”各种状况的主题,继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引发下一轮问题探究。

教学评析:在改进型的设计中,教师将问题的推进细化为每一个具体的、微观的、可表述的问题串,通过其内在的因果联系,让问题最终串起来,形成问题链,再通过问题链承载探究过程,实现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局部探究来推进学习过程的目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既轻松又充满乐趣,让学生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参与度,引发探究思维。

2.预设环,环接探究情境缘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问题是推动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在例行的探究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有些问题的难度过大、过于开放,导致学生无法探究或者难以回答,引起了伪探究。有效的局部探究可以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进行,以小切口入手,带着学生层层深入,最终引起问题链的有效解决。

(1)原设计

在上文中的Scratch单元《滑杆接球》一课“探究型”设计方式中,教师先让学生探究滑杆的工作原理,它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原意图是学生探究完成后,继续探究程序是如何编写的,再接着尝试,用哪个语句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第一个探究问题就遇到了障碍,无法进行后续的探究。学习过程从起始状态就陷被动的境地。

(2)问题核心

仔细分析Scratch单元《滑杆接球》一课的教学难点,发现矛盾焦点在于有关“如果否则”语句和变量参数设置的知识点过于复杂,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较多的知识内容,因此他们对于程序的探究停在了初始状态,无法深入下去,最终影响了后期探究活动的进行。

(3)改进型设计

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初期知识点的掌握存在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期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借此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保障W生具有基础知识,再进行一定的局部探究活动,局部探究模式下的《滑杆接球》教学设计如下。

预设情境一:抓娃娃机情境介入回忆机爪如何工作的迁移到滑杆接球探究机器爪的运动方式教师讲解娃娃和机械爪之间的相对关系与程序。

预设情境二:运动投篮机情境介入回忆篮筐和球是如何工作的迁移到滑杆接球探究篮球的运动方式教师讲解滑杆的运动程序。

教学评析:诸如此类认知过程较为复杂的程序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属于高认知难度。常见于程序编写模块和数据处理分析模块。它们常以综合课、主题单元课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先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为了保障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需要将教学设计的内容进行必要的预设,并根据学情设置多种符合生活经验的情境,引发能让学生产生探究的过程。

3.变式架――架起局部探究的高效能

在日常的教学中,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如能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围绕某个问题,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进行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可以使学生更清楚了解到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相关知识的本质。在信息技术学科设计中,常见的形式为变式架,即通过反思型作品的呈现或改变来达到局部探究的目的。

(1)原设计

《As-block声控机器人》一课中,要求在一课时内完成机器人检测声音,并随声控的声音行走,最终实现边走边唱的程序。该课中,笔者采用了“任务一:先介绍“声音传感器”,再学习其设置方式,接着设置声控灯;任务二:让学生搭建机器人行走的程序;任务三:完成边走边唱的动作”。试教中,在任务二环节就已经下课,任务三没有时间完成,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探究过程。

(2)问题核心

As-block平台对开源式机器人的支持性较好,之所以出现任务无法完成、探究过程缺失的情况,问题核心在于教学中机械重复性的过程较多,占用了一定的教学时间;另外,学生对程序的探究活动几乎没有,导致学生最终的作品形式单一,没有拓展的空间。

(3)改进型设计

基于局部探究模式的设计方式,应该注重对相似教学环境的迁移,促发学习过程的高性价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局部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创作具有自我特征的个性化作品,局部探究模式的教学设计《声控机器人》思路图如下图。

教学评析:在本课的教学中,声控灯和声控行走是有一定关联的。通过相似活动的迁移,让学生在整体模块上了解两者之间在结构上的差异;通过课件的分解,让学生找到探究的依据;通过一定的支持,给学生充分的创作机会,自我尝试进行声控机器人行走的操作。这样的局部探究属于变式类的探究,通过适宜的改变,有效地进行合理的探究活动。

局部探究模式的理性思考

局部探究模式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局部探究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有一定的使用要求:首先,局部探究范围的大小要控制合理,根据探究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根据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其次,局部探究的内容需斟酌,如编程部分适宜细而精的局部探究等;最后,局部探究的目的性需要指向明确、问题细致、开口较小、与生活经验相关,实现的目标具体且可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