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护理干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淋巴瘤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化疗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化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淋巴瘤;化疗;应激反应;护理干预
人体在受到外界或者内部刺激后,会产生应激性的认知评价,这一心理及生理反应过程被称之为应激反应[1]。一般情况下,应激反应是人体对环境刺激进行适应的效果,能够促进人体健康和功能发挥。化疗是淋巴瘤患者治疗主要的方式,能够实现稳定病情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化疗对患者的刺激较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会导致患者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不适,难以承受。为了保证淋巴瘤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治疗,需要对由化疗引起的应激反应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本文对5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化疗治疗,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岁。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25例患者采取针对性应激反应护理,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应激反应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的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压、心率的测量和记录。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指导,化疗前由护理人员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和化疗护理,在化疗前一晚进行心理焦虑值测量,记录干预后焦虑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对患者反应加强观察,对其心理变化进行掌握和及时消除,将治疗的进度和利好消息告知患者,鼓励患者坚持完成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化疗前一晚进行焦虑值测量,记录为护理干预后焦虑值。由同一仪器和同一操作人员进行血压和心率的测量,并做好记录[2]。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进程表示,计算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
3讨论
3.1环境因素的针对性护理医院病房或化疗室陌生的环境、特殊的气味、较严肃的气氛等环境因素都容易导致患者情绪的变化,导致在陌生环境下产生不完全感,对化疗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产生疑问,导致出现心理抑郁或烦躁等应激反应[3]。因此,需要加强环境护理,保证病房空气流通,温度、湿度和光线适中,通过合理的装饰等美化环境,增加温馨氛围,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迎接并对化疗室内设备、人员等进行介绍,对治疗的主要步骤、药物的使用、所需的时间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信任[4]。
3.2并发症护理恶心、呕吐是淋巴瘤化疗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在化疗前对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导患者进行饮食安排和放松训练等。一般情况下,化疗2-8h内出现恶心呕吐的概率最高,因此应该严格控制患者化疗当天的饮食,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营养和高热量易消化的事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化疗前1h内禁止饮水[5]。若化疗中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对呕吐物进行清理,进行口腔清洁,通过聊天、听音乐和深呼吸等方法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提高对恶心呕吐的应对能力,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化疗性静脉炎也是常见的淋巴瘤化疗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在化疗前对患者血管进行准确合理的选择,避免选用下肢静脉;对多疗程化疗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指导患者化疗中减少移动,熟练掌握用药方法,控制输液速度和加强静脉用药者观察,预防化疗想静脉炎[6]。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痛苦,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顺利完成化疗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海青.冠心病患者住院应激反应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4(11):89-90.
[2]周吉成,何杰.淋巴瘤治疗现状[J].广西医学,2010,27(10):l508-1509.
[3]郭达.住院患者手术前应激反应的观察和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0,26(6):40-41.
[4]张令香.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作用[J].家庭护士,2011,5(9):42-43.
[5]周甘雨.温馨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9,28(9):1463-1464.
[6]陈月青.护理干预对自血病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1(1):2786-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