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黄河大合唱》看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特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黄河大合唱》看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也是近代合唱音乐中取得很高艺术成就、享誉中外的里程碑式的杰作,对后来的大合唱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冼星海;音乐创作;《黄河大合唱》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141-01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出生于澳门,在小学、中学学习期间开始学习音乐。他的音乐创作道路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背景与他的创作息息相关。

一、冼星海音乐创作的三个阶段

(一)巴黎求学期间(1930-1935)

在巴黎期间,先后随保罗・奥别多菲尔、保罗・杜卡学习小提琴、作曲。此间,他受当时西欧的印象派音乐影响较大,创作了如《牧歌》、《游子吟》等艺术歌曲,人声与器乐三重奏《风》、弦乐四重奏《萨拉班德》等器乐作品。

(二)回国期间(1935-1940)

1935年回国后,先后在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和新华影视公司从事音乐创作和电影配乐工作,如《茫茫的西伯利亚》、《救国军歌》、《夜半歌声》、《拉犁歌》等。1938年4月,他与共同主持以武汉为中心的救亡歌咏运动。此间,他创作了《游击军》、《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不同形式的抗战歌曲。1938年冬,冼星海前往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就职,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批作品,如歌剧《军民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九一合唱》等大型作品。

(三)苏联期间(1940-1945)

1940年5月,冼星海为大型纪录片《八路军与百姓》进行后期配音,到达莫斯科。期间,他完成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修订和《民族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交响诗《阿曼该尔达》,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

二、合唱曲《黄河大合唱》简介

光未然词,完成于1939年3月31日。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全曲包括序曲在内九个乐章,以朗诵及乐队为背景加以贯穿。依次为《序曲》(管弦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

三、从《黄河大合唱》看冼星海的创作特色

(一)《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特色

1.内容题材上:《黄河大合唱》写于1939年初,作品内容直接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如:《河边对口曲》叙述了流浪群众的悲惨境遇;《黄河怨》表现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音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抗战时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抗战必胜的决心和愿望。

2.音乐特征上:

(1)曲式结构上:冼星海特别重视复调音乐的写作。如《河边对口曲》中,作者根据两条不同的旋律,对此反复,形成一个对比复调;《保卫黄河》中,冼星海运用卡农模仿手法,声部间在纵横方面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声部进行。

(2)旋律上:作品主要以五声音阶为主,音调接近于陕北、山西的民族风格。如《河边对口曲》吸收了山西民歌音调,并借用了锣鼓伴奏;《保卫黄河》歌唱开始,音乐以小六度大跳,这是陕北、山西民歌中一种典型的音调语汇。

(3)形式的多样性上:《黄河大合唱》属于大型合唱套曲,八个乐章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演奏方式,包括齐唱、轮唱、独唱、对唱等,这是同时期合唱作品中少见的。同时,每个乐章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背景串联起来的,但是每个章节又可以单独拿来演奏。

(二)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特点

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十分重视塑造工人、农民和革命群众的典型形象。如《生产大合唱》、《拉犁歌》等。注重吸收民间音乐素材,其音乐创作有意识地将民歌或民间曲调融入音乐中,并对欧洲的作曲技法加以借鉴,进行民族化的处理,使音乐既富于民族精神,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 冼星海全集卷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 黄叶绿.黄河大合唱纵横谈[M].北京:新华出版

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