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用技术课,作为新课改在课程形态上的一次突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可谓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受益者?教师也将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和挑战。下面我将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谈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景,拉近课堂与生活实际

生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来源。技术本身跟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觉得在授课的时候,课本中的浅显易懂的内容可以略讲,转而有意加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故事,把教学内容做适当的拓展和加深。同时注意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比如我在讲《技术与设计2》(结构与稳定性)时,我一开始并没有把什么是结构的稳定性的概念给出,而是做了一个小的演示实验:“乒乓球走钢丝”。一开始,乒乓球肯定不能放稳在细线上,然后在乒乓球的下方挂一个较重的物体,乒乓球就可以立稳在细线上了。这样一来,使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再解释:“任何物体都有维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但为什么一开始乒乓球不能立稳在细线上,原因是当时乒乓球的自平衡能力不能有效抵抗外界的干扰作用;乒乓球下面吊了一个物体后,这个系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系统的自平衡能力也发生了变化,当系统的自平衡能力能有效抵抗住外界的干扰作用时,乒乓球就可以在线上保持稳定了。”从而引出结构体的稳定性概念,再和学生一起讨论影响结构体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设计课堂教学,不仅使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实际,拉近了学习主体与教学内容的亲近感,让学生觉得这门学科学了有用,而且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二、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是教师们的共识,因而教师们总是想法设法的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积累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对教师今后成功的展开教学活动和有效性教学是很有帮助的。那么如何培养和积累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呢,我也做了一些尝试。

1、利用好学生身边的一些事例和最新的科技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是充满好奇心,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阶段,在课堂当中穿插一些学生有所了解的或新近的科技事件,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技术的价值》这节课中,笔者利用多媒体穿插了都江堰如何分水引水,防洪排沙的视频,学生积极性剧增,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技术的价值;在《发现问题》这一节中穿插入“色障者交通信号灯” 发明的例子,在阐述发明者是如何设计这个灯之前让学生自己思考该如何设计,结果有的学生的设计与发明者的思路几乎一样,有的设计虽然不一样但也很合理,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认识到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接下来对发现问题的方法的学习自然就很投入了;在《设计的一般原则》中讲到技术规范原则时,就去年7月1日实施的电热水器新标准――防电墙技术进行讲解:从原来的标准的基础上每年出现的事故情况统计和原因分析到新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介绍,从而得出技术规范是随着设计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相关的概念和规律。

2、以制作和设计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设计思路的开拓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是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一星期两节课的时间是比较欠缺的,因此指导学生课堂外的学习活动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课堂上讲解技术的两面性的时候,课本上提到一粒纽扣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的水,学生看了都很惊讶,笔者就顺势引导:电池的危害远不止污染水这么简单,它的危害还很多,它到底是怎样污染环境的,请同学们把这个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项目。学生对课堂上电池污染的问题比较感兴趣,这样就比较自然地将任务布置下去,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课外,结合县里的比赛,以班级为单位,限定时间和材料,仅同学间可以讨论商量,不予任何指导,进行纸桥设计和制作比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根据自己的思路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纸桥。在比赛的基础上选拔了两个选手,参加县里面的“未来工程师”设计与技能竞赛都得了一等奖。可见以任务为驱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合作者和指导者。当教师把探究的火把点燃之后,就应该随时关注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实际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养成。这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逐步转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新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知识的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授技术2中结构受力分析里拱结构的特点时,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拱结构易承载的特点,我自己准备了长短不一,宽度相同的硬纸板,每两人一组,做两个实验:

①每组同学(同位)准备两摞同等高度的书(就地取材),先体会一下拱结构和梁的承受力的差异情况。取两张纸板中较短的一条,先平放在两摞书上,这时的纸板成为梁,取一个发码在成为梁的纸板上,测试该“梁”的承受力;然后把重物拿下,同一条纸板置于两摞书中间,形成拱结构,同样测试该“拱结构”的承受力。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拱结构的承载力比梁的要大。

②这个实验测试的是相同宽度的拱结构,长度不同,承受力也不同。把另一条硬纸板形成拱结构加重物,测试其承受力,从而得出结论。

该环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结论由单向的由老师传授变为双向互动,既调节了课堂沉闷的气氛,又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拱结构的特点及优点,并能举一反三。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探索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也是一个长期的话题。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应用,才能不断提高。时刻注重“学生”这一关键群体,时刻以他们的发展为己任,才能使我们的有效性研究真正“有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的目的,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