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判断处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判断处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今后很长时间内混凝土结构仍将是基本建设的主要结构形式,裂缝是混凝土材料自身潜在的,混凝土是中脆性材料,一旦拉应变达到极限应变,即混凝土断开,产生裂缝,再者由于混凝土受温差影响引起变形,开裂是很难避免的。本文在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其防范措施和修补措施,为进一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处理准则

中图分类号: TU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目前大规模基本建设的主要结构形式是混凝土结构,根据我国的国情,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混凝土结构仍将是基本建设的主要结构形式。

我国规范的修订受制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导致我国设计存在安全储备不足,材料强度偏低、肥梁、胖柱、深基、厚墙的现象较为普遍。因为混凝土材料的收缩、离析、内应力、及混凝土内的缺陷状态均能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现在图纸的审查程序越来越严格,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设计不妥引起的裂缝很少,除此之外,裂缝是混凝土材料自身潜在的,混凝土是中脆性材料,一旦拉应变达到极限应变,即混凝土断开,产生裂缝,再者由于混凝土受温差影响引起变形,开裂是很难避免的。

要分析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首先要知道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几个原因:

设计不妥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材料问题引起的裂缝。

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

使用维护不当引起的裂缝

长久使用以后的耐久性裂缝

偶然作用以后的残余裂缝

还有一些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受力裂缝有受弯的受拉、压、剪、扭等裂缝,在设计中要根据构件的受力状态配置相应的受力钢筋,控制并减小裂缝的产生。实际工程中很多裂缝是由温度、湿度、不均匀沉降、施工等引起的,

(a)屋顶长板的温度收缩裂缝 (b)两向收缩引起的角部斜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的形态(b)大体积混凝土表层龟裂

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也能产生裂缝

楼板模板刚度不足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控制材料质量,例如水泥和添加剂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等等。

建筑平面要规则,合理设置抗震缝。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是,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在未设梁的板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设计中对于易出现裂缝的部位采取构造措施。

(1)对于大跨度板采取增加板厚和配筋率,增加抗裂钢筋,对于过长的单向板,设计时应进行抗裂验算,合理确定加密分布筋的配置且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细且密的配筋方案。

(2)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现浇板及大于4.2米的板应配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

(3)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规格不应少于7Φ10,长度应大于班跨的1/3,且不得小于1.2m.

(4)管线应尽量布置在梁内,若梁内管线过多应适当加大梁截面,当楼板内需要埋置管线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且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要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线管在铺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跟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布置,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当两根以上管并行是,沿管方向应增加Φ4@150宽500mm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有双层钢筋。

(5)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30,若大于C30时,应采取抗裂措施。

(6)剪力墙结构住宅长度超过45m且五变形缝时,宜在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应设置双层钢筋,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个月。

(7)对建筑物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4,施工由专业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施工,在施工缝的处理、混凝土的养护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过程严格遵守施工程序。

裂缝处理准则

对于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首先要对混凝土裂缝有准确的判断和认识。一般采用刻度放大镜测量一下裂缝的宽度,或者采用裂缝宽度检验卡来对比出裂缝的宽度,然后在裂缝两端和中间部分粘上石膏饼对裂缝的发展进行控制观察,等待一个周左右的时间再观察石膏饼,若石膏开裂则表明该裂缝还在发展,则引起重视。应进一步核查裂缝是否属于结构缝,由设计不足引起的。若石膏没有开裂则说明变形已经完成,属于温度等构造裂缝,若对使用功能、承载安全和耐久性基本不造成影响,则按照轻微裂缝在结构表面涂刷抹灰等方法处理即可。若由于裂缝存在渗水、漏雨等影响使用功能的,需要采取压力灌浆、抽吸灌浆等处理方式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如果裂缝影响到了安全,结构或者构件存在安全隐患的,则需要对相关的结构或者构件由专业加固公司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设计安全要求。

工程中经常出现的结构长度超过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对于超长结构裂缝的控制一般采取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对不同地区的环境温度、材料、施工条件、建筑物不同的使用性质、平面布置、立面体型等,应有不同的处理措施。例如对于高层基础底板较厚(厚度超过1m的为大体积)不宜采取高等级的混凝土,水泥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品种,宜预留后浇带,宜采用分层浇筑、阶梯式推进,每层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上层浇筑,新旧混凝土接茬时间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但应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结语

在实际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不出现裂缝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要避免可见裂缝也是很难做到的,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甚至还会腐蚀钢筋,降低建筑物的耐久性,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承载力和安全性。比较现实的态度是:一方面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尽可能的防止可见裂缝的出现,一方面要对已出的裂缝进行系统的检测、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和算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2)

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原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