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诗《咏鹅》的文本解析与讲读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诗《咏鹅》的文本解析与讲读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咏鹅》生动地描写了白鹅戏水浮游时自由自在的神态、动态、声韵和色彩,反映了作者骆宾王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根据该诗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观察法、谈话法和情境教学法来进行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小学生观察事物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咏鹅》;文本解析讲读教学

《咏鹅》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到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骆宾王(约640-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文学家。唐高宗永徽年间官至侍御史。武则天时,骆宾王因上书而获罪,被贬为临海县丞,仕途不得志遂弃官而去。曾随同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作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指斥武则天之罪状,传诵一时。后因兵败,下落不明,被杀、出家为僧之说都有。他是初唐杰出的诗人,著有《骆宾王文集》。《咏鹅》一诗传说是骆宾王七岁时随口吟成的。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白鹅戏水浮游时自由自在的神态、动态、声韵和色彩,反映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题目《咏鹅》是歌唱、赞美鹅的意思,“咏”,歌唱、赞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鹅弯着脖子向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曲”,弯着;“项”,脖子。用“曲项”二字写出了鹅“向天歌”时的神态。一个“歌”字写出了鹅的声韵美。鹅那清脆的叫声,在作者听来就好像是在唱一首嘹亮而动听的歌。一个“歌”字让作者喜爱白鹅的心情跃然纸上。“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用“白毛”二字写出了鹅的颜色。“白毛”,洁白的羽毛。“浮”,漂。“浮绿水”,写出了鹅游泳时自由自在的样子。用“拨”字写出了鹅游泳时的动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鹅的身上是洁白的羽毛,它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一双通红的脚掌正在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全诗仅十八个字,便把一副活泼、清新的白鹅游泳图展现在读者面前。一只只普普通通的大白鹅,在诗人的妙笔下却显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鹅的声音响亮而悦耳,鹅的色彩鲜明而丰富,既生动又形象,令人如身临其境,仿佛见其形听其声,叹赏不已。

《咏鹅》这首诗是刚入学儿童学到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的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根据诗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笔者认为教学时可采用三步教学法来讲读。第一步,采用观察法。就是把课文中的插图放大成彩色挂图,指导学生观察,按照诗句内容的顺序去观察。首先,指导学生观察鹅的头、颈部位;其次,观察鹅的羽毛和红掌部位;再次,观察绿水。第二步,采用谈话法,就是让学生回答问题。

1.这幅图上画了什么?

2.这幅图上共有几种颜色?都是什么颜色?

3.白鹅的全身有几种颜色?(从头到掌按顺序说)

4.水是什么颜色?

5.鹅叫唤时是什么样子?

6.鹅游泳时的动作怎样?

对于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回答这些问题十分容易,因为几乎家家都养鹅,但对于从小就生长在城市的孩子来说恐怕就比较难了,因为有的孩子虽然在动物园里见过白鹅,但未必见过白鹅游泳时的场景。进行教学时,有条件的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投影片和光盘等,让学生观察后再回答。第三步,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模仿问题5和6,增强课堂气氛,从而达到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明白了以上问题后,教师可用儿童语言把诗的内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遍,最后泛读、领读这首诗,进而让学生从诗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和感染。

附“板书设计”以供参考:

(一)咏鹅

歌唱赞美曲项向天 (神态)歌 (声韵)白毛、红掌 (色彩)拨 (动态)

(二)咏鹅

歌唱赞美神态美 (曲项向天)声韵美 (歌)色彩美 (白毛、红掌)动态美 (拨清波)

基金项目:本文为嘉应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文专业课程改革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对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晶,(1975-),吉林德惠人,中山大学博士,嘉应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研究。主持教育部和省级科研课题数项,已近30篇。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