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善于选材成佳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善于选材成佳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常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又说,三分技法七分选材,这些话道出了选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时,也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在顺利地审题、立意之后,选材问题却迟迟解决不好,一会儿想用这个材料,一会儿想用那个材料,甚至有个别学生觉得根本就没材料可写。再看交上来的文章,选材平平、陈词滥调、言之无物、毫不引人的文章并不少见。由此看来,加强选材能力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选材的目的是为表达主题,突出主题,因此,围绕中心选材是选材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可用五个字来概括:真、情、实、新、小。

一、真

即真实,就是要选择自己身边的人、事、景、物来写,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来写。作家冰心说:“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事,写出来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动;没有生活中真正感人的情景,写出来的东西就不能打动人心。”常有一些学生,只要一写老师,就是带病上课、补课;一写学生,就是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刻苦学习;一写同学友谊,就是“和――不和――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他们的笔下是那样的雷同、乏味。究其原因,就是文中的材料多数是编造的,缺少一个“真”字。因此,我们写文章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材料。

二、情

写作时,涌入你脑际中的与中心有关的真实材料可能不只一两个,应当从中选出最令你动情、感受最深切的材料来写。因为最令你动情的材料写起来才有话可说,甚至是滔滔不绝;才最有可能写得生动、鲜明,从而达到感染他人、突出主题的目的。《一颗诚挚的心》刻画了一个真诚助人却不愿张扬的中学生的形象。作品中三次写到“我流泪:前两次是因为订不上报而流下的伤心泪――先是后妈不准订报,“我”悄悄流泪;然后是第二天上学,全班只“我”一人没订报,“我”第二次流泪;最后是同学张丽悄悄地为“我”订一份报,“我”流下“激动的泪”。三次流泪,有悲有喜,触动心灵,当然有深切的感受。作者将这样的材料写入文中,当然有话可说,也自然能打动人心、突出主题了。

三、实

指选材要充实、具体,不空洞。只有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材料才最有说服力,才最能打动人心。相反,所写材料都是概括的、笼统的,读者读后肯定会感到空洞乏味,对文中的情景、人物等的印象也不会深刻。下面请看遵化市赵侠同学的《小诊所》:我们石各庄小学有一个小小诊所――作业病症诊所。它是由我们六(1)班小同学创办的。每到活动时间,“小诊所”里便热闹非凡。这不,今天班长又抱着一大摞作文和作业本走进了“小诊所”。他发给每人一本,大家就认真地诊起病来。过了一段时间,班长对大家说:“我这里汇集了一些患有疑难病症的“病人”,请大家共同诊治吧!”于是,第一位“患者”――“这是一朵最美丽最好看的”被送上了“手术台”。只见平时活泼好动的张利清了清嗓子,油腔滑调地说“它患有‘肥胖症’,病因是贪食――罗列词语。处方――去掉‘最美丽’、‘最好看’中的一个,以达减肥目的”。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当第二位患者“参加会议的人数超过了250人”出现在“病床”上时,我不以为然,心想:这句子有什么毛病,我平时一直这样写呀!再看周围其他“小医生”,或抓耳挠腮,或窃窃私语。不一会儿,只听周伍慢条斯理地说:“此句可改为‘参加会议的人超过了250人’”。话音刚落,“机灵鬼”王晓“嗖”地站起:“其病与前病相同,只是‘人数’与‘人’意思重复,易被忽略罢了”。班长高兴地说:“好,这叫对症下药。”同学们都点了点头……

小小诊所就是这样,每次活动都充满着紧张、繁忙而欢乐的气氛。

本文写同学们举办“病句小诊所”活动,可写的事一定很多,但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从众多事例中选取一个具体活动场面,使得文章具体、生动、富有校园生活情趣,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新

指选材要新颖,选择新近发生的新鲜材料,别人不大写过的材料。具体地讲,就是选择新人、新事、新感受来写。只有选择新颖的材料,才能避免走人云亦云的老路子,才能提高文章的品位,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考场半命题作文《忘不了――》,一位考生写《忘不了那只壶》。文章写爷爷买回一把铝壶,刚到家里却又提壶出了门。一会儿回来后,手中提的还是那只壶。只见爷爷脸色阴沉,把壶锁进柜里,行动反常。第二天一早他又去找卖壶人,别人以为是去吵架,找到了卖壶人后,在对话中才知道爷爷买的壶里有250元钱。原来爷爷是来还钱的。全文以“壶”为线索,歌颂爷爷高尚的品德和美好心灵。由于选材新颖(手法也很巧妙),文章自始至终都能抓住读者的心。

选材新颖还包含赋予旧材料以新意。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不同,人们有时会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或观点有新的见解。如欧阳修作的《秋声赋》感伤至及;峻青作《秋色赋》,选材与之几乎相同,却激情荡漾。

五、小

指选材要注意选取身边的小事。常言道:“小事不小”。有些事看来“小”,平淡无奇,其实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启示,可以从中挖掘出深刻的主题。能否发现小事的深刻蕴涵,“发人之所未发”、“道人之所未道”,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一个有心人,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的能力如何。有一篇题目叫做《窗》的作品,写了一位住在集体宿舍中的学生,因为经受不住夏季的闷热,打碎了宿舍中紧挨着自己床位的窗玻璃;寒冬到来时,他经受不住寒冷,又自己买来两块玻璃安装上。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引人注目、引起轰动的大事,在许多人那里可能如过眼烟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而,作者就在主人公那一“打”一“安”的行动中,通过同宿舍同学的反应――“谁也没有说什么,但谁都知道那玻璃起初是无奈打破的,后来又是无奈买玻璃安好的……,”提炼出了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人行为的美与丑,在他人的心目中自有一杆秤,而不在于别人口头上评价与否以及如何评价,进而告诉人们,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应努力为这个集体创造一种和谐的美,而不是破坏这种美。作者所选材料虽小,主题却是深刻的。

选材要小,除了可以“小中见大”之外,更因为日常生活中小事居多,令人瞩目的大事很少。如果硬要选择大材料来写,那最终会觉得没什么可写。因此,选材立足于“小”,就会觉得写作的天空无限宽广,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有价值的好材料。

总之,无论是教师指导学生选材,还是学生自己在写作时选择材料,都是从“真”、“情”、“实”、“新”、“小”这五个字做起。这样,才能选出生动感人、真实具体、有利于突出主题的好材料,才能写出出色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