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校园戏剧视角看高校京剧文化推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校园戏剧视角看高校京剧文化推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有鉴于当前高校京剧推广活动观念相对封闭、视野相对狭窄的现状,本文从大戏剧、大教育、大文化三个层面具体论述了高校京剧推广活动和校园戏剧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认为应该以校园戏剧的视野重新审视京剧的校园文化推广,通过努力打破话剧和戏曲的隔阂对立、努力构建国民戏剧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对人文素质培养和民族文化建设的思想重视和经费投入,最终使高校京剧推广获得飞跃式发展。

关键词:京剧;戏曲;校园戏剧;文化推广

作为中华“国粹”和古典艺术与美学传承的“活化石”,京剧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无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对戏曲艺术的振兴,都具有非凡意义。为达此目标,除专业京剧院团和文化管理部门的努力外,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积极参与,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实际情况地看,目前京剧在高校的推广情况却并不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开展此项活动时的观念滞后和视野狭窄。长期以来,在专业戏曲院校之外的普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心目中,京剧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文化推广,仅仅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无关宏旨、可有可无陪衬或点缀。高校学生京剧社团或协会大多由一些有热情的师生戏迷、票友组成,其活动的开展,类似戏曲的“自乐班”或“票房”,流于自发性,至于业余性。简言之,京剧在高等院校的文化推广,明显外在于高校教育的教学体系之外。

作为中华戏曲的典范,京剧的唱、念、做、打有高度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这无疑对京剧进校园、京剧在高校的推广构成很大障碍。在高等院校,推广京剧不可能像话剧那样简单――只要有学生社团作为阵地,活动就可以自主开展。较之于表演相对简单、便捷的话剧而言,京剧的普及教育和文化推广,不仅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和实践耐心,而且需要更多的热情关注和理论思考。眼下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首先转换思维,把高校京剧推广视为校园戏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内置于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之内,从校园戏剧的新视野进行必要理论审视和实践探索。惟其如此,高校京剧推广活动才能获得飞跃性发展。

校园戏剧是随着话剧由西方传入中国而出现的。中国话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校园戏剧的产物。由此,在许多戏剧专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的眼中,校园戏剧几乎成了话剧的专利。就实践而言,纵观中国校园戏剧节各届参赛作品,戏曲作品可谓凤毛麟角。从理论层面说,就连校园戏剧的忠实践行者也认为,“话剧与戏曲形式上的不同特征,也决定了话剧比戏曲更能适应校园的土壤”。然而,从笔者2010年10月参加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的经历和体验看,高校校园并不缺少戏曲爱好者,也并非没有戏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只是目前高校京剧活动的开展,大多局限于票友“票戏”的传统路数,漠视了戏曲作为整体的校园戏剧的综合功能与价值。其结果,割裂了戏剧的娱乐审美和教育认知功能。重前者而轻后者,最终导致了戏曲在校园戏剧不受重视的局面。

在校园戏剧大视野的观照下,我们从大戏剧、大教育、大文化三个层面对高校京剧的文化推广活动做具体的分析,提出些许管见和建议。

在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目录中,戏剧与戏曲并列合成的“戏剧戏曲学”,是艺术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以此为基础,当前高等院校教学的学科建制和科研的项目管理都是将戏剧和戏曲视为两个平行并列结构。其潜台词,即认为戏曲是不同于西方话剧、舞剧、歌剧、音乐剧等戏剧样式的一种独特艺术。这种结构,表面上似乎强调了戏曲的独立地位,凸显了戏曲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它不仅强化了戏剧和戏曲之间的隔阂、对立,而且加重了戏曲研究和教育的故步自封。对此,学界不少专家也提出异议。南京大学董健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等人都认为,“戏曲’只是‘戏剧’的一个种类、一种样式,将其与‘戏剧’并称,不仅说明在分类上的混乱,而且意味着研究视野古今对立、中外分别的狭隘性”。为了突破这种狭隘的对立,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大戏剧”观念。他以“叙事性表演”为内核,力图把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甚至电视剧、广播剧等诸多艺术形式都统摄于戏剧的大旗之下。王廷信评价说:“‘大戏剧’概念所体现的包容,不仅是对多形态戏剧的包容、对戏剧新型形式的包容,更是对人的个性的包容、对艺术的自由精神的包容”。

其实,戏剧原本就是一个足够囊括多种“叙事性表演艺术”的大概念,然而周华斌教授之所以不厌其烦,还要在戏剧前再加一个“大”字,可能是出于“矫枉必须过正”的考虑。长期以来,戏剧(其实主要是以话剧小概念来僭越的戏剧大概念)和戏曲的对立不仅体现于高校教育的学科建制中,同时也渗透到专业研究的学术意识甚至潜意识里。例如,就是反对戏剧和戏曲并列平行结构的董健教授,在他编著的《戏剧艺术十五讲》一书中论及“校园戏剧”时,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也全部指向了话剧。浙江大学桂迎教授在她的《校园戏剧》一书中,开篇第一章就把戏曲排除在戏剧之外。她认为,“戏剧是以舞台的演出形式而存在,以演员的动作和对话为主要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在迄今举办的历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校园戏剧节中,参赛的剧目几乎全是话剧,戏曲全然与之绝缘。

虽然在实践中大学校园不乏京剧乃至各种戏曲的戏迷、票友和戏曲社团――全国高校京剧委员会及其举办的各种活动就是有力的证明。但由于活动组织、承办者观念的陈旧和视野的狭窄,大学校园里京剧社团往往和以话剧为主的校园戏剧之间不可通约:既缺乏应有的沟通、交流,也缺少相互的补充和支持。由此形成的狭隘格局,在无意识中又加深了戏剧和戏曲的二元对立,使二者严重割裂,难以形成有效互动和借鉴提高。这无疑对京剧在高校的文化推广和艺术普及构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在许多人心目中,校园戏剧(其实是话剧)是文化现代性的产物,着眼于未来,“在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校园戏曲则相反,其视线似乎是投向过去,主要意义在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相比较而言,校园话剧重点在于通过原创剧目表达年轻人的社会思考,而校园戏曲则在于通过学唱经典唱段来体味民族古典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狭隘视野和封闭戏剧观念导致的这种二元对立,使得高校京剧的推广之路越走越窄。历史地看,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中,既不乏话剧艺术追求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以及传统情韵和古典美学的实践,又不缺少戏曲艺术追求改革创新和现代性解放的努力。前一方面有《茶馆》《蔡文姬》《天下第一楼》等,后一方面则有辛亥初年陕西易俗社的“文化新秦腔”运动、当代新编京剧《曹操与杨修》《宰相刘罗锅》、新编川剧《巴山秀才》和《潘金莲》等。在戏曲革新和新编戏创作中,现代性思考和人性呼吁,鲜活地体现了戏曲在促进中国人在实现“人的现代化”方面巨大的文化潜能与艺术魅力。由此我们呼吁,京剧的文化推广一定要立足于开阔的“大戏剧”观念,把自身

纳入到校园戏剧的视野之内。不要把京剧的定位仅仅局限于继承传统和大众娱乐。而要进一步挖掘京剧和戏曲面向现代、关照现实和思考人性的潜力,同时加强京剧及戏曲和话剧的互动交流、借鉴补充。一方面,校园话剧可以大胆吸收戏曲的艺术元素、表现手段和美学特征,通过综艺性的开拓,不断丰富校园话剧的艺术形式和表现空间;另一方面,校园戏曲的推广活动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戏曲唱段的学唱,而应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把学生剧社研习传统经典和专业剧团来校表演新创剧目结合起来。近年来,北京京剧院先后推出了《马前泼水》《玉簪记》《浮生六记》《昭王渡》多部“小剧场京剧”。这种新颖的戏剧形式以大学生为目标观众,借鉴西方小剧场话剧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思维,在与戏曲艺术的融合、沟通中迸发出创意的火花,受到了大学生观众的广泛认同和热烈欢迎。

简言之,从“大戏剧”观念下的校园戏剧视野来观照高校京剧文化推广,我们不仅要重视纯艺术层面单向度、传承性的京剧学唱和演唱,还要重视京剧在文化精神层面和青年人之间的双向对话和思想激荡,鼓励专业剧团创意新剧目的编排创作和来校演出。通过现代精神和传统形式的巧妙融合,以类似“小剧场京剧”的新颖戏曲模式,来不断扩大京剧在大学校园里的戏迷群体。通过不断的培养,逐步在当代青年中构建一般戏迷、资深戏迷和高级票友――三级递进的金字塔结构。借助这一稳固结构,高校京剧学唱的质量、规模以及演唱水平的提高,一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从“大戏剧”观念来看,中国戏曲百花园也并非京剧一枝独秀。江南塞北,东部西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方戏曲丰富多彩,竞相争妍。因而全国高校也不必“一刀切”地全部学唱京剧。优美动听、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也可以进入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与条件,因地制宜,相机实施。如果条件允许,一所高校甚至也可以创建多个戏曲研习社,百花齐放地和话剧社等其他艺术社团互相滋养,共同繁荣。有鉴于此,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也可以成立全国或地域性的高校越剧、高校黄梅戏、高校豫剧、高校秦腔等委员会。地方戏的百花齐放、遍布校园带来戏曲整体的繁荣,对于高校京剧的推广不仅不会构成障碍,而只能“水涨船高”地推动它向更高水准迈进。

校园戏剧是戏剧艺术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由于戏剧艺术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情感体验性和集体协作性,因而戏剧融入教育,往往能比其他教育方式或手段产生更全面、更持久、更深入的效果。周光凡指出:“校园戏剧不仅培养参与者的审美鉴赏能力,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集体创造的艰辛,感悟团队精神的可贵。通过对作品的反复打磨到最终亮相,更会使参与者神奇感受到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简言之,校园戏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果说以各类知识灌输为主体的应试教育是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硬教育”的话,那么以文化艺术熏陶为主导的人文素质教育,则是一种凸显柔性和感性的“软教育”。“知识是外在于人的工具,只有当知识渗透到灵魂和人格,才能称之为素养”。在现代化追求和现代性体验主宰当代生活中,也许只有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才能让人摆脱工具理性和技术逻辑的束缚,回归人之所以为人的温暖、柔软的灵性与肉身。而且,在影像电子传媒控制人类传播、交往的当代大众传媒社会里,广大青年、青少年往往沉溺于虚拟直观的仿真图像和便捷互动的赛博空间不能自拔,极大地忽略、排斥着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切身交往。电影、电视、网络,虽可以和文化艺术结盟,但技术工具和媒介界面却严重阻碍了社会成员之间真实的人际互动和生活交往。相比之下,戏剧艺术真切、现实的实践交往以及回归人自身柔性和感性的“软教育”功能,在当代社会就显得弥足珍贵。

从“软教育”的角度看,校园戏剧的特别意义在于,它突破了应试教育的狭小天地,拓展为一种面向全人、融会贯通的“大教育”。在此背景中,高校京剧推广活动也必须努力突破过去狭隘的视野。首先,从国民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而言,高校京剧推广离不开中小学里京剧教育、普及活动的开展,反之亦然。遗憾的是,由于戏剧教育在当代中国国民艺术教育体系中的整体缺失,因而京剧在大学和中小学的推广、普及,在机制上就缺少了起码的平台。在笔者看来,眼下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尽快构建包括戏曲在内的、科学合理的国民戏剧教育体系,二是深入研究和阐发戏剧教育的“软教育”性质及其相应功能。具体地说,首先要以明确的教育法规的制约性,把戏剧课像音乐、美术课一样,也纳入到中小学的艺术课程体系和高校的艺术通识选修课目录里去。前两年教育部推行的“京剧进课堂”,虽然在具体实施办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总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标志着时代的进步。从软教育角度而言,戏剧教育不该像应试教育那样,以标准化的分数来一刀切地考核学生在戏剧方面知识多少和技能高低。中小学戏剧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戏剧编剧、导演、演员等专业艺术创作者。由此其考试完全可以取消分数制考核标准,突破课堂的狭小天地,以兴趣小组或戏剧社团为中心,在专业戏剧课老师的带领下,讲戏、说戏、排戏、看戏,让学生在戏剧排演中按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饰演角色和工作侧重,最终在游戏体验式的生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从小学到中学,戏剧艺术课程的开设,为学生了解戏剧、亲近戏剧、热爱戏剧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无疑为大学校园戏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就京剧而言,由于中小学戏剧教育的缺失,学生大多数被剥夺了听京剧、看京剧、学京剧的机会。由此,要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喜爱京剧、研习京剧、成立京剧学生社团,就只能是一种凭空的奢望。简言之,中小学京剧普及教学的缺失,使得高校京剧文化推广既缺乏“专业”依托,又缺乏“群众”基础。目前学生在戏曲方面产生兴趣爱好或拥有一定的才艺,几乎全部来自于他们的戏迷家长的影响和培养,一般都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

大学的京剧推广,离不开中小学戏剧课中京剧活动开展的支撑。反之,中小学戏剧课的全面开设和教学实施,也离不开大学戏剧教育的支持。在当前高校的艺术教育体系中,编剧、导演、演员等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都很健全。但在艺术师资培养方面,师范大学或相关专业艺术院校有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等专业。唯独戏剧教育专业,却至今还是一个空白。从中国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现实的长远发展看,“戏剧艺术教育”的专业亟待设立,专为中小学培养专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兼备的戏剧艺术师资队伍培养势在必行。当然这里一个大前提,就是教育部必须从国民戏剧教育体系构建的宏观背景中,贯通大、中、小学的戏剧艺术教学,首先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中增设以素养提升为宗旨的戏剧艺术课程,在中小学师资编制中增设戏剧课的教师岗位。在此“大教育”的视野中,京剧的艺术普及和文化推广就可以不仅在大学,而且在包括中、小学在内的整个国民艺术教育体系中全面铺开,实现飞跃式发展。

无论是戏曲还是教育,从根本上说,都是文化的具体表现。所谓文化,静态地看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动态地看则指不同民族的生存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系统。从关乎人类生存方式及其价值追求的大文化视野来观照校园戏剧和京剧在高校的文化推广,可以很好地避免浮躁、肤浅的功利主义倾向,从而在人本意义上实现活动价值的最大化。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汪曾祺在谈及京剧时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他称京剧是一种“没文化的文化”。这种观念,其实也是学界一个普遍的看法,即中国戏曲是一种偏重娱乐、没有深刻的思想的大众“俗”文化。这里,先避开戏曲身份的雅俗高低之争不论,权且承认它是一种大众的俗文化。但从作为人类生存状态、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的大视野来看,即便是俗文化,其意义也不可小觑,不容漠视。从笔者的切身经验来说,最早产生中小学应该开设戏剧课的想法,就是受电视上一则文化报道的感悟与启示。那是在外国留学生汉语大赛的才艺展示中,一位酷爱中国戏曲的留学生,扮上了孙悟空的行头、勾上了喜气的猴脸,伴着京剧的锣鼓点,把一根金箍棒舞得真如天女散花一般精彩绝伦、酣畅淋漓。当时我深受感动也深为震撼,不禁慨叹,如此充沛而光彩的生命状态,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校园里莘莘学子的常态呢?如此魅力无限的国粹精华,为什么不能直接纳入到现行艺术课程体系中去呢?

对于京剧在高校的文化推广,笔者更愿意将其视为一种文化传播,而非仅仅是艺术推广。换言之,京剧在高校,不同于在一般的单位、社区、农村、厂矿等地方仅仅作为一种戏迷、票友的自娱自乐,而应在娱乐之外,还兼有人才培养、素养提升和学术研究等多重功能。大学里的师生,不仅要学唱、演唱京剧,而且要分析、研究京剧,同时还要肩负发展、弘扬京剧的使命。大学的学术研究,可以以京剧文化、戏曲艺术的历史、现状及诸多问题为课题来申报项目,科研攻关。另外,大学也应和京剧艺术院团、文化管理部门等社会力量密切合作,合力促进京剧的创作、研究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大学的课堂和校园,应成为宣传、普及京剧乃至戏曲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培养观众、戏迷和票友的沃土。像小剧场京剧,如果离开了大学生为主体的目标观众,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全国、省、市乃至学校的各级大学生戏剧节,都应把京剧和戏曲艺术纳入到自己的活动规划之列。对于高校校园内的学生剧社和戏剧节,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不断丰富其活动内容与形式。对于国粹京剧的推广,我们尤其要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民族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进一步切实加大投入。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艺术,戏剧比一般艺术需要的更大的投入,艺术教育的实施也存在更大的难度。而京剧文化,就其表演程式、艺术技法和美学精神而言是“非物质文化”,但就其舞台呈现和艺术观赏而言,它又是实打实的物质文化。高校京剧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的校外指导教师、复杂的京剧戏装行头、文武场面的伴奏乐队等多方面的支撑。如果缺乏充足的经费和硬件投入,活动很难取得实效。

从文化时代性的角度看,当今图像视觉文化、大众传媒文化、网络虚拟文化的盛行,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日益远离日常世界的真实体验和现实交往的人际互动。面对媒体技术和视觉符号的暴力,大量的青少年深陷于虚幻异质世界的镜像迷城和赛博陷阱,“沉醉不知归路”。现代科技带来的轻巧、便捷和急速匆匆,让学生们失却细细品味生活、悠游体验人生的耐心和能力。而戏曲艺术,正因其“活生生”的真人互动交流、艺术情境的角色扮演以及优雅从容的中国古典叙事,成为抵御当代媒介和虚拟文化弊病的绝佳途径。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弥足珍贵的当代价值,正在于其以文化的全面方式,恢复和重塑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本质。循此逻辑,在高校推广京剧,让戏曲进驻校园,难道不正是以艺术教育的文化途径,在为当代中国人文素质的提升和精神家园的重建做着奠基性的工作吗?从这一意义来说,我们今后为此的一切努力,不仅任重道远,而且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