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高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高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考试是检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抓考试就是抓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考试的作用、我校补考制实施的现状、补考制与重修制的分析,探讨了现阶段高校考试管理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建立科学的考试管理模式有利于高校形成良好的学、教氛围,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考试管理;补考制;重修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考试是高等学校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及反馈教学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科学地利用好考试这一手段,实现素质教育。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高校补考制实施的现状

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实施补考制时作出一些相应管理规定,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参加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的补考,补考次数为2次,分别为开学初补考和毕业前补考,专业任选课和全院选修课不得补考,只能选择重修或重选,注重实践的必修课(如体育课、实验课)必须重修。但补考制在具体执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补考不及格率和旷考宰居高不下

一般而言,各高校补考时间普遍定在开学初的前几周内。学生只能利用假期和开学后的较短时间复习,对于补考学生来说,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完全靠个人自学比较困难。据调查,很多学生在放假后忙于休闲娱乐、放松旅游或做兼职等,很少学生能主动挤出时间复习备考,学生考试时心中没底,造成了补考及格率低和旷考率高的现象。

据统计,北京某高校在实施补考制时出现了“一半考场为空,一半学生不过”的现象,补考旷考率达到53%,约占全体补考学生的一半。在某高校的《关于不参加补考原因的问卷调查》中,其中有65%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假期没复习或没复习好,即使参加考试也过不了”这项原因。可见,期望学生利用假期自学复习通过补考的愿望基本无法实现。由于学生备考不足,又缺乏必要的辅导等原因,一般高校补考通过率仅在50%左右。有的高校除了为学生组织开学初补考外,还为毕业生组织毕业前的清考,即在学生毕业前,学校再给予学生一次不及格课程补考的机会,由于开学初补考通过率低的现实,补考门数一直累积到学生毕业前,这样直接导致毕业前清考的重压。有的学生毕业前清考时补考课程门数达到10门以上,通过考试的机会微乎其微。

(二)补考引发了多种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等问题

一般高校在安排补考时,按应考学生人数安排考试时间和考场,印刷试卷和装订试卷,安排监考和制定相关的考试费用。但是由于学生旷考和缺考造成了考试资源的浪费等问题,无论是学期初补考还是毕业生毕业前清考,每场补考从组织到完成基本上需要五至六周的时间,各院系组织学生报名、收发考试信息表、分发试卷和相关费用,教务处统计数据、安排考试、组织监考和巡考、统计试卷份数、核算监考费、命题和阅卷费、放音费等,教师命题、辅导、阅卷、登录成绩、报送试卷,一系列的工作不仅增加了相关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很多教师也有怨言。

(三)补考带来的学风,考风、教风问题

考风差一直是补考考场存在的较大问题。一般高校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和学生上课,补考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或晚上,监考人员大部分是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本来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就已经很疲惫,还需要利用休息时间监考,监考时警惕性差,监考不严,补考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学能力低,考试时容易存在侥幸心理,考场纪律差,违纪或作弊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学生因此也需要付出被取消准予毕业和授以学位资格的惨重的代价,这虽然不是全部考生都存在的现象,但个体会影响群体,破坏学风、考风。

(四)补考带来的经济成本问题

据某高校统计,每学期学校因补考涉及到的费用主要有:监考费、命题费、阅卷费、放音费。试卷纸张费、印刷费、装订费、机器维修费、油墨耗材费和人工费等。仅监考费,命题费、阅卷费三项每学期学校需支出万元以上,再加上试卷印刷等所需的纸张、机器、耗材、人工费等各项费用等,一学期学校为补考需支出至少数万元。由于补考时学生旷考现象严重,无形中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五)补考带来的部分学生心理问题

据资料显示,某些学校做过调查,认为学生的补考心理压力较大,补考复习时精力不能完成集中在学习上。有的学生精神负担重,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抑感、自卑感。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基金启动项目一研究成果中指出,某校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两组学生的学习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一组学生对其实施补考制度,一组学生对其实施重修制度。实例分析表明,补考制度不利于学生正常的心理健康,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有一定偏差。可见,学生的认识活动不仅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重修制必要性的探析

目前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模式上大都采用了弹性学分制,并己基本上完成了由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换。补考是学年制的产物,重修是学分制的必然趋势,那么由学年制派生出的补考制应随着学分制的完善而逐步取消,建立重修考试制度。安排补考就是让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单独重考,然而考试具有相对性,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进行测价,这样就难以保证考评的公平性,不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重修使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平时表现,把课堂知识学会弄懂,才能拿到该门课的考试成绩。在学分制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考试成绩,而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人生规划的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指导他们主动培养真正的能力,而非本末倒置的分数主义。实行重修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 重修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重修制避免了补考制下学生来不及复习备考的问题,促使学生抓紧平时的学习时间加强对课程的学习,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学生有一个学期的重修时间,增加了学生复习时间,减轻了学生心理负担,与补考制度相比,重修制在学习时间的支配上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基础和加深了解。

2 重修制有利于加强考试管理,净化考风、学风和教风。

实行重修制度,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关注重修学生的学习,必要时给予辅导和帮助,也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另外,重修学生需要参加正常的期末考试,教师能严格的按照教学大纲科学命题,合理赋分,避免受学生打招呼、托人情的影响,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课程的掌握更有把握,复习

充分,考试时减少侥幸心理,避免考试作弊和违纪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净化考风考纪。另外,重修考试因纳入到正常考试范畴中,各项管理措施也相对正规。从而达到了加强考试管理的目的。

3 重修制简化了教学管理环节,促进教学和管理自行运转。

有管理学专家说,最好的管理是让管理达到自行运转。如果变成被动的管理,那么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会很累,重修制减轻了教师和相关教务管理人员诸多的工作压力,学生也不用报名和统计补考信息,只需在固定的选课时间内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重修时间和课程,考试也纳入到正常的期末考试中,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随正常教学班进行,因此重修制一定程度上能协助实现自行运转的教学管理模式。

4 重修制与补考制相比不会给学校造成过重经济负担。

每个高校的课筹计算标准不同,各项费用的计算和发放方式也不同,但是如果采取重修制,将补考学生纳入到正常班进行教学,参加课程补考的人数如不超过某个基数,就不会增加学校的课筹支出。如果补考人数超过一定数量,可以采取单独授课、灵活上课等方式,只需支出相关教师的课筹和出题阅卷费,没有过多的其他经济项目的支出。一定程度上,重修制没有为高校造成超额的经济成本,却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管理水平。

5、借鉴国际、国内其他高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国际社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校理所应当的适应国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潮流,吸取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在素质教育和人才竞争的国际大舞台中,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和选择。目前,国际上西方许多大学基本上都采用学分制和与之相适应的重修制。实际上,我国很多高校也陆续取消了补考制,改为重修制,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

三、对重修制某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重修制除了上述提到的优势外,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重修课程容易与下学期本班开设课程上课时间冲突,不能保证到课率。期末考试时有可能考试时间重合,学生需要整个学期应付不及格课程和正常跟班课程,时间精力不足,重修次数限制为几次合适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走访调研和借鉴相关高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1 对出现不及格学生人数比较多的某些课程,学校可做出具体要求,制定文件明确细则。比如要求凡课程考试中学生不及格人数达30人以上的,开课院系应利用适当的时间安排任课教师开课,让学生重修;不及格学生人数较少的课程,可让学生跟班重修。对于人数较少的不及格课程,学生可向开课院系(任课教师)和教务处提交书面申请,要求选听或自学,但需要定时向任课教师提交指定的课程作业或练习等,否则没有平时成绩。

2 因为学生毕竟学习过曾不及格课程,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整个学期过重的课业负担,人数较多的重修课学时可以减少一半。可以采取单双周上课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在期中前后开始上课,参加期末正常考试的方式。或者采取期初开始上课,期中进行重修课程的结课考试,但期中考试必须严格要求和管理,保证考试的正规性和严肃性。学生第一次重修的成绩按实际分数记分,第二次重修成绩按及格记分,避免学生不重视重修,随意重修的情况发生。

3 重修期满后,由教务部门统一安排考试时间进行考试,无论是命题、考试过程的管理、阅卷评分都采用正常考试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消除学习不认真对考试抱有投机心理的现象,达到以考促学的根本目的。

4 根据很多兄弟院校的经验,重修次数可限定为2次,重修的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安排,但是需要学生在第7学期前完成所有不及格课程的2次重修,否按自动放弃重修机会处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如学生第7学期有不及格课程,学校可以为毕业生在第8学期安排重考。

5 在目前的教学管理条件下,如不能完全实现重修制,可以实行补考制和重修制并存的“双轨制”,即课程考核不及格又达到一定分数的课程给予一次补考,对补考后仍不及格以及课程考核达不到一定分数标准的课程,必须要进行重修以取得课程的学分,学校可根据“双轨制”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政策规定。这种“双轨制”有一定的缺陷,但也不失为试行学分制的一种现实选择。

6 为了解决考试冲突问题,学校必须借助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依靠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目前部分高校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不能实现考试管理的人性化需求,需要更新或升级教务管理系统,使得教务管理系统能进行考试学生信息维护、考试排考、考试冲突检查、计算重修次数、重修成绩登录和识别等多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