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与实地考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与实地考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大学图书馆系统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合办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是结合信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实地考察的推广阅读活动。首先介绍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然后以参加者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焦点访谈的检讨,论述这种新的文学阅读推广模式与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信息素养 文学阅读 实地考察走进香港文学风景

1 引言

信息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习者寻找、应用和分析信息、创意思考、解决问题和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文学阅读的推广有助学习者培养阅读习惯,发展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和图书馆在推动阅读及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方面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大学图书馆系统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合办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①,是结合信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和实地考察的推广阅读活动。本文首先介绍活动的背景、宗旨、目标和内容,然后以参加者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焦点访谈的检讨,论述这种新的文学阅读推广模式与提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关系。

2 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

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2002年成立“香港文学特藏”以来,先后与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合办“接触香港文学”(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讲座系列”(2005年)等多项活动,努力推动文学阅读的风气。2010年6月23日,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大学图书馆系统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联合举办了“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的文学阅读和赏览活动,旨在为中学教师介绍搜集香港文学及中国语文网上教学资料的方法,让参加者能轻易掌握和运用网上资源,选取合适的篇章和教材,为学生开启广阔的阅读天地;此外,透过实地赏览香港中文大学的人文风景,让参加者体会作家、学者在文学作品里所表达的文哲思考及文化关怀。是次活动共有七十多位教师参加。

“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主要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文学短讲——“轻松搜集香港文学资料”,介绍利用信息科技的技巧,以及运用香港中文大学开发的“中国现代文学网站”,配合“香港文学资料库”和“香港文学档案”等网上资源,轻松快捷地寻找香港文学的教学资料。第二部分为“香港文学作品赏览——以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文学景点”为例,将过去四、五十年来众多作家文人在香港中文大学留下的行踪步履,以至笔墨篇章联缀成文艺赏析的线索,让参加者在校园内边走边看。参加者由导赏员带领,从新亚书院出发,分五条路线赏览香港中文大学的文学风景,即“象牙之塔的高度”、“吐露居停的光影”、“科学人文的对话”、“青葱年华的印记”和“本土情怀的反思”。

“指掌步履之间”重视信息科技的运用之余,亦结合了文学作品和文学地景来推广阅读活动。从对参加者的问卷调查可知,这个阅读推广的新模式深受中学教师欢迎。2011年,“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荣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社区乡镇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征集”之优秀案例奖。

3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一):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

鉴于“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的效果理想,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系统于2010年12月向香港中文大学知识转移基金申请拨款,举办“走进香港文学风景”。2011年2月,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系统正式获得拨款,并连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推行为期15个月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内容包括大型讲座、文学景点导赏、分区文学景点设计工作坊、“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专题网页等,旨在向更多中学教师和学生推广文学阅读与地景赏览的知识和乐趣。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而第二部分为“分区文学景点导赏设计工作坊”。本节首先简述第一部分“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的内容,第四节会介绍第二部分“分区文学景点导赏设计工作坊”的情况。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一):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于2011年6月30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举行,共逾250位中学教师和学生参加。这次活动的第一项环节是“小思老师与中学生对谈”,由香港著名学者兼作家卢玮銮(小思)教授与三位来自不同中学的学生进行现场对谈,就着“文学情怀与本土关注”的话题,分别畅谈阅读和写作的乐趣和反思,以及对香港本土文化、文学教育和城市发展等议题的观察和思考,从往昔谈到当下,从本地谈到外地,从个人谈到群体,表现出年轻一代对香港本土文学和文化的关注。期间,台下参加者就对谈内容踊跃提问和响应,气氛热烈。

活动的第二项环节是“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由导赏员分组引领参加者以实地考察的形式,走进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文学风景,感受作家的创作思想与地方情怀。这次赏览活动的构思和重点,在于让参加者透过阅读作品认识文学地景,然后实地考察,重新思考人文风景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微妙关系。活动共设有十二条赏览路线,每条路线分别选取两篇著名作家、学者如钱穆、余光中、陈之藩、黄国彬、小思、郑镜明、王良和的作品为导赏篇章,并从中设定每条路线的文学景点,包括新亚书院、唐君毅像、合一亭、百万大道、科学馆、崇基校园、神学楼等等。导赏路线的景点各有不同,透过现场选读和分享心得,让参加者切身体会文学作品与地景的关系,从而深入感受作家、学者的人文思考及文化关怀,经历一次文学阅读的新体验(见表1)。

文学地景的考察,是“文学散步”的主要活动。卢玮銮(小思)在《香港文学散步》中指出“散步”应该包括两层含意:

一是思想上的散步、知识上的散步;另一就是真的用双腿去散步。

换言之,“文学散步”是指读者身体力行地重访文学作品里描写过的,以至出现过的文学地景,切实感受这些地景的人文风光。“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景点导赏”正好体现了“文学散步”的理念,鼓励参加者进行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散步,透过阅读预先选定的篇章,然后重访沿途的文学地景,让参加者在想象与现实中来回穿梭,从而深化对作品的认识。

4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二):分区文学景点导赏设计工作坊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第二部分为“分区文学景点导赏设计工作坊”,分别以“九龙区”、“新界区”、“香港区”为主题,并先后于2011年11月26日、12月3日、12月10日举行三场工作坊,共95位中学教师参与。

每场工作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主持人演讲”,三场工作坊的主持人分别由本计划的成员担任,透过文学作品分析举隅,以实例说明把风景和作品联缀成文学赏析线索的技巧,介绍“文学景点赏览”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文学景点导赏设计的办法,并向参与工作坊的教师提供分区文学景点地图及精选文学篇目。第二部分为“作家演讲”,三场工作坊分别由三位香港青年作家现身说法,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及推广文学的甘苦。第三部分是“老师分享”,三场工作坊分别由任教中学的老师分享他们筹办校本“文学散步”的经验,以及学生参与散步的启发和心得。

工作坊的特点在于协助中国语文及中国文学科教师设计香港文学景点路线和行程,提供教学素材和建议,并以示例说明考察香港文学景点的方法和须知;透过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技巧,提高参加者对作品的认识,从而加深阅读的体验(见图1)。

5 活动成效

“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分别以问卷调查和焦点访谈两种方式,收集教师对活动成效的意见,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活动成效。参加第一部分“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的39名中学教师中,共收回27份问卷,回收率为69.23%。根据收回的问卷显示,96.3%回答者认为这次活动可以达到目标,而且同意活动的讯息明确,所有回答者同意活动的节奏适中。至于“与小思老师对谈”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景点赏览”两部分,所有回答者认为前者的内容能够切合主题,81.5%的回答者认为后者的内容能够切合主题。总的来说,所有回答者对这次活动感到非常满意(22.2%)或满意(77.8%),结果令人鼓舞。

“与小思老师对谈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文学景点赏览”焦点访谈小组的成员包括三位与小思老师对谈的学生、两位参与该次活动的教师和三位计划人员。焦点小组分别就“学生参与情况”、“活动目标及效果”、“活动对学习和教学的帮助”及“延伸活动”四方面进行访谈,得到的意见包括:

·活动能体现对本土文学和文化的关注,有助于思考本土文学的定位和定义。

·活动前已收到对应导赏路线的两篇文章,有助于老师自行设计校内预习或延伸活动。有老师建议主办者可考虑就导赏路线举办赏析、创作工作坊等后续活动,延伸学习经验。

·出席者认为活动具有熏陶作用,出席者虽然未必能从活动中获得很多文学知识,但能培养出参加者尊重文学、文化的精神,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均有帮助。

·“景点赏览”方面,出席者认为现场导赏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文学作品描写的地方景色,效果有别于老师在课堂讲授。

参加第二部分三场“分区文学景点设计工作坊”的中学教师共95名。每场工作坊以问卷形式向参与的教师收集意见。总括三场工作坊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回答者认为工作坊可以达到目标。至于讲者方面,认为主持人、作家和老师演讲的内容能切合主题的分别为100%、93.3%和87.5%。另外,97.1%的回答者认为工作坊对他们的专业发展有帮助;92.9%的回答者认为活动提供的讲义和参考资料对教师有帮助。总的来说,对这个工作坊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百分比分别为28.1%和62.7%。

另外,参与“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二):分区文学景点导赏设计工作坊”焦点访谈的成员包括一位讲者、三位参与工作坊的教师和四位计划人员。焦点小组分别就“活动目标及效果”、“活动对学习和教学的帮助”及“延伸建议”三方面进行访谈,作为日后举办同类活动的参考。访谈中提出的意见包括:

·活动提供的文学作品及路线设计能紧密配合,有效地把文学作品的风景和现实地方连结起来,达到活动目标。

·主持人和嘉宾所选的实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他们的阅读体验。

·活动提供的资源,例如文学地图和作品篇目,能直接减轻老师筹备文学赏览活动的工作量。

·活动能提升教师筹备文学赏览活动的效果,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投入文学赏览活动。

·活动能成为不同老师、作家、学者分享教学经验的平台,促进本地教学交流和沟通。

·建议通过设计不同模式,开发更多文学路线,邀请中学老师参与设计,同一地区可提供不同主题的路线,以特定作家为路线主题等。

·建议制作地景文学选集,并附相关导读,以助教学。

6 结语

21世纪的教育,强调学习者必需具备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强调学习者必须具有找寻、分析、应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计划从信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和实地考察的角度,透过讲座、地景赏览、工作坊和专题网页等多种方式,协助中国语文及中国文学科教师设计不同地区的文学景点行程,并提供教学素材,建议使用方法,藉此推动文学阅读的风气。目前,本计划正在设计“走进香港文学风景”的成套教材,将于2012-2013年度免费派发全港中学,务求向更多教师推介这种文学阅读的新模式,藉此发挥持续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