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技工学校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技工学校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多年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感悟到教学的目的是要从教师对学生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在实践中学习、在实例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有趣的、主动的富有成就感的过程。

vb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能领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而且还要掌握窗体界面下VB工程编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具体实例中的基本的代码阅读与编写能力。如果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的逻辑的顺序来组织教学,并不完全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无法达到所需的教学目标。本人结合这几年在VB课程上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些适用于技校生的教学方法

1 入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感性认知

VB程序设计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教学中若先从语言基础入手,从常量、变量、表达式、数组、函数、程序流程控制以及对象、对象的属性、事件、方法等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入手,按其他学科一般的教学逻辑结构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在没有感性认知的情况下去理解掌握这些概念比较困难,而且容易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打破原有的从知识的逻辑结构组织教学的方式、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改变原有的教学顺序,重新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具体的做法是:在课程的开始,在简单介绍完VB的特点、VB的版本与安装及集成开发环境等基本操作后,先从VB标准示例工程入手,选用两个完整的有代表性、相对简单的实例作为入门,只要求他们按部就班,不要求他们一下子能掌握所有的相关知识。这样通过实例,学生能全过程了解VB工程的设计过程,对VB工程中的窗体、控件、属性、方法与事件等抽象的概念也有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对VB课程有了感性的认知,同时增进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 循序渐进――立足具体实例分散难点,逐步渗透

对于刚接触VB的学生,对程序设计充满好奇,如果一味地把一大堆抽象的概念放前面讲述,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领会这些抽象的概念,在VB前半部分的教学中,在讲授各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后,在各教学中运用一些恰当的具体实例为切入点,在每个实例中逐步、适当、适量地渗入相关的概念与知识。在学生接受所教授的内容后,接下来布置实例让学生完成,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地、循序渐进地体会控件、属性、事件等概念,逐步掌握代码的编写。

VB前半部分课程的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2.1 了解VB的版本、安装、课程特点、VB的集成开发环境。通过两个VB标准示例工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对VB工程有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2.2 教学上先讲授文本框、标签、按钮、列表框、组合框等基本控件。在新课中先向学生讲述相关控件的常用属性,然后在VB的集成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属性的设置与应用,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实例巩固前面所学的内容并逐步把其他知识点加以渗透,通过实例的练习,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认知课程的知识点。

2.3 在进行完必须的基本控件的教学后,再进行VB语言基础与程序设计(编程)方面的教学,教学中以这些控件为媒介,使用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实例来讲述数组、表达式、函数、过程及程序设计等难以理解的概念与方法,这样做既使原本无味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鲜活,又能进一步巩固基本控件的教学成果,在实例教学中达到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教学目的。

2.4 在完成上述教学内容后,以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控件与代码编写为基础,再继续完成VB其他控件的教学。

在教授完VB控件及程序设计基础(代码编制)后,学生已经掌握VB窗体及编程的基础, VB后半部分课程的展开可以按照原有的逻辑顺序进行。

3 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举一反三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知识如果只通过教师的讲述、通过具体的实例教学,学生表面上可以接受,但在深度的理解上、在活学活用的层次上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去做:在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实例练习后,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对实例逐步进行更改,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对先前的例子进行修改。这样做的优点是:在更改例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还可以通过比对及总结,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力能力,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4 因材施教――注重创新,发挥学生特长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VB课程感知能力水平的差异逐步显现出来,特别到后半部分具体的综合应用时,学生能力上的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兼顾这两方面学生的感知能力。例如在课堂练习中可以除了布置必做题以外,还可以针对程度高的同学布置一定难度的选做题,这样可以发挥优秀生的内在潜能。而对那些掌握能力较差的同学,不歧视、不挖苦,尽力让他们对课程保持信心,使他们能够完成布置的必做题。同时,还要求能力较强的同学协助教师,帮助掌握能力差的同学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可以既节省一定的时间处理共性的问题,又可以调动优秀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5 利用现代媒介――充分利用媒介辅助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局域网内的广播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演示教学,使难以理解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将学生带入场景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在比较枯燥的编程基础及难度较大的程序设计这一块,充分利用计算机与多媒体、通过大量的合适的实例与练习,使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鲜活的实例教学,达到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方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举足轻重,它关系到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实践证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只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VB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掌握VB的面向对象、可视化、组件开发等特性,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培养学生在VB可视化用户界面下进行编程设计所需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方法,养成严谨、合理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主动地掌握控制教学过程,才能获得我们所需的良好的教学氛围、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组合,都绝对不能撇开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而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并遵守教学规律。

采用与学生知识背景相符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规律来组织教学,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郜焕平, 马希荣. Visual Basic 6.0 程序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