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了母亲的临终嘱托,寻找59年前的一群恩人偿还“旧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了母亲的临终嘱托,寻找59年前的一群恩人偿还“旧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2月春节前夕,钱江都市频道播出的《一份珍藏59年的名单》激起千层浪:王森章恳请市民们帮忙寻找59年前为患有重病的母亲捐款13.9万元(旧币)的32位工友。

可是,59年了,世事沧桑,母亲工作的工厂早已没了,那些捐款人已像潮汐下的贝壳散落在茫茫人海,有的甚至已不在人世,王森章还能找到他们吗?他又能否完成母亲的临终嘱托?

母亲临终有重托,纸条重现报恩之情逐浪高

2010年1月22日,杭州市闸弄口铁路新村的张美娟,正在收拾旧物,突然一张泛黄纸条上的“被服厂职工捐助朱金英疗养费名单”几个字映入了她的眼帘。“你从哪儿找到的?找到了,总算是找到了!”丈夫王森章从她手里接过纸条,两手颤抖着,泪水盈眶……

现年67岁的王森章,是上海铁路局杭州办事处的退休干部。他的母亲叫朱金英,是义乌市佛掌镇田心乡二村的村民,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1951年年初,8岁的王森章跟着在金华被服厂当临时工的母亲来到了金华。谁知半年后,母亲患了肺病,接着右背又长出了一个痈(俗称“搭背”)。病痛的折磨让母亲不得不辞去工作,领着儿子回到了家乡。

没钱治病,甚至连饭都吃不上,母亲的病愈来愈重。这时,被服厂的同乡工友方培正突然送来了13.9万元(旧币)的捐款。原来,被服厂的32位工友听说了朱金英的境况,纷纷表示:“我们不能看着朱金英有病没钱治,大家凑点儿钱,帮帮他们母子!”于是,工友们从微薄的工资中硬是凑出了这13.9万元(旧币),让方培正送了过来。有了这笔钱,母亲抓了药,病情有所缓解,王森章也因此能继续读书了。

1958年8月,王森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金华铁路运输机械学校的车辆专业,当时全县只考上了20人。母亲欣慰极了。几个月后,放寒假的王森章从金华回来,已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母亲,掏出一张有点发黄的纸条交给他,郑重地说:“孩子,这张字条你要妥善收好,将来条件好时,一定替妈妈去看望他们,把这笔钱还上,代妈妈谢谢他们!”

母亲不识字,名单是她托人帮忙抄写下的。母亲说:“这些捐款人的生活都很困难,这些钱可能是他们全家一礼拜的菜钱或是买米钱,可他们把钱捐给了我们。孩子,你永远不要忘了他们!没有他们,妈妈活不到今天……”

16岁的王森章做梦也没想到,那竟是母亲的遗嘱。1959年3月,他突然接到电报:“母病故速回。”他哭着跑去跟班主任告假。老师知道他家的情况,塞给他2元。王森章用老师和别人捐助的4元给母亲办了丧事……

从那以后又过去了51年,纸条黄了,王森章的黑发也变白了,可是这张纸条带给他的温暖依然还在。傍晚,儿子和儿媳下班回到家,王森章把那份名单拿了出来。儿子幼时就知道这份名单的故事。当王森章提出要寻找这些恩人,并按1:1000的比例把钱还给他们时,在杭州市政府工作的儿媳妇率先表态说:“爸爸,应该的,我举双手赞成!”儿子和老伴也表示赞成。

可这是59年前的事了,恩人们现在在哪儿呢?王森章愁肠百结。这时,电视里一个熟悉的节目映入了他的眼帘――“范大姐帮忙”。他兴奋地喊了一声:“有了!”随即,他拿起电话就打了过去:“请你们帮忙,无论如何我都要找到这32位恩人,或者他们的后代,当面道谢,把钱按1:1000的比例还给他们,完成母亲的遗愿……”

32笔尘封的旧债,半个世纪的“亲人”在何方

第二天,儿媳妇去银行取了1.5万元,并陪同王森章去了“范大姐帮忙”栏目组。王森章委托记者在找到这32位恩人后,先帮忙把钱还给他们,然后他再一一拜访。几天后,《一份珍藏59年的名单》节目的播出,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半个多世纪的报恩情谊,感动了无数人。

一天、两天、三天……本想凭借电视庞大的覆盖面找人的王森章,却迟迟没有等来恩人的消息。“范大姐帮忙”栏目组又联合金华电视台一起寻找,记者多番奔走,依然苦无进展。59年过去,名单上的人最小的也已年近八旬,有的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他们的儿女也许亦已经离开了家乡。王森章愧疚不已地望着手里那份名单:“妈妈,儿子对不起你,也对不起这32位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

这59年来,他无时不在记挂着这些好心人,可现实的无奈,让他不得不直到今天才付诸行动……

王森章中专毕业那年,他挑着一根竹扁担进了杭州,前边是网兜,里面装着洗脸盆、书本和衣物,后边是一床棉被,没有褥子和枕头。对他来说,全身上下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母亲留给他的那张名单。那时他虽然穷,但总想着:等到工作了,挣钱了,过不了多久就能把钱还给这些好心人了。

可工作后,在车辆段修机车的他,每月工资才29元,吃饭要15元,寄给在农村的祖母5元,剩下9元要买日用品和书籍,钱怎么也攒不下。1968年,王森章和张美娟结了婚,10个月后有了女儿,两午后有了儿子。一家4口住在一间9平方米的小屋里。那几年,别说攒钱了,连债都还不完。他每月工资38.6元,妻子30多元,要养活两个孩子,还有祖母和岳母,全家每月的伙食费省了又省,连0.56元1公斤的胖头鱼都不敢买。

不过,那份名单他没有忘,王森章常拿着名单给儿女讲里面的故事。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一分钱憋倒英雄汉啊,他也只能默默地对着名单说:“恩人,你们一定要耐心等待,将来我有条件了,一定要按100倍、1000倍还你们!”

1985年,王森章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后来又当上了车辆段段长、办事处主任,统管3000多名职工。这时,他在经济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条件,在时间上却没条件了,没日没夜的忙碌,让他根本挤不出时间去找恩人。

1986年,王森章住进了现在的房子,可那份名单突然不见了。他翻箱倒柜地找了好几天也没能找到。但这些年名单一直跟着他,说不定只是自己藏在哪个安全的地方一时忘记了,说不定哪天就找到了。那段时间,他心里空荡荡的。随后的日子里,他一直忘不了那份名单。1998年,王森章凭着儿时的记忆来到金华,可这时被服厂早已不在,没有名单的他也只能落寞而返。

如今24年过去了,名单竟然出现了,这让王森章下定了决心,这一回即便再难,都一定要找到恩人们。

滴水之恩千倍报,59年坚守温暖两座城

2010年2月4日,电视台突然接到一位金华观众的电话,她说她叫金菊仙,她的父亲金长明就是名单上的一位。她激动地说:“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父亲的名字时,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在父亲去世的25年后,竟有人通过电视节目寻找他,还要把59年前的捐款还给他!父亲生前从未提过这事,我没想到父亲会给我们留下这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金菊仙说,在被服二厂的家属宿舍里还居住着一些过去在被服厂工作的老人。第二天,她领着记者来到了被服二厂宿舍,挨家挨户地寻找名单上的人。他们找到的第一位当事人是年过八旬的胡忠新。当记者提起59年

前捐款的事,胡忠新一口否定了。直至看到那份名单,老人才慢慢想起了那桩事。

在众人的帮助下,记者不仅找到了10位健在的捐款人,还找到16位已经去世的捐款人的家属,但还有6位没有找到。

2月10日,王森章领着年已不惑的儿子王侃来到金华,他们先看望了6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当王森章把双手捧着的红信封交给这些老人后,他真诚地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对我和母亲的帮助,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妈妈走之前没说别的,她嘱托我一定要把这钱还给你们,请你们一定收下。谢谢!”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彼此都为对方所感动……

王森章和儿子把其他捐款人和家属请到酒店。王森章按名单将红包发给大家,里边装着相当于捐款数额1000倍的钞票和一封打印在红纸上的信。信的上部是名单的复印件,下面写着:

59年前,我母亲朱金英是金华被服厂的一名职工,因病需要治疗。在当时大家生活都困难的情况下,充满爱心的32位工友伸出了援助之手,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帮助我母亲筹集看病的钱,这种善举给予了我们全家极大的温暖……我终于能遵母亲的遗嘱将款项偿还捐助人或后代。值此,我代表母亲及我一家向捐款人及后代致以崇高的敬意!让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永留人间,让爱永远继续发扬光大!

朱金英的儿子 王森章

携妻张美娟 儿王侃、女王瑛 同谢

王森章激动地说:“感谢你们过去的慷慨相助,让我和母亲渡过了难关!”他深深地给大家鞠了一躬。“59年了,我终于问心无愧了。我要到母亲坟前,告诉她,我见到了我们的恩人,对他们表达了你的谢意了。”

77岁的单巧英是名单上年纪最小的人,名单上除她之外还有她的母亲。她对王森章说:“我真的很感动。我和我妈妈的钱就不要了,请你帮忙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吧。”其他人也都纷纷表示不要这笔钱。王森章说:“您不要,我就对不起我妈妈,也对不起我自己。”

方培正的女儿对王森章说:“请给我两封信,一封我们留下来,用以教育我们的子女;另一封,我们烧在父亲的坟上,让父亲分享这份真诚与感动。”

电视记者录下了这一动人场面。节目播出后,杭州、金华两个城市的市民又一次被感动。许多人帮忙寻找那6位没找到的捐款人。

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时,王森章说,在大家的帮助下,又找到了两位捐款人的家属。目前还有4位捐款人没有找到,他们分别是:山东人蒋洪英、东阳人龚关禄和已去世的王洪球与王志株的家属。

直到今天,许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仍会问王森章:“还有几位捐款人没有找到?”这份延续了几代人的温暖,似乎从不曾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