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海宜:资金是否被占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海宜)是一家进行通信设备制造和计算机技术开发的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通信机房和通信网络用接配线产品、智能电缆充气机系统、宽带接入产品、电源产品等。2012年3月30日新海宜披露其2012年年报,其业绩可谓平平营业收入81701.85万元,同比仅增长4.07%,但就是这平平的业绩也禁不住推敲。
最爱给别家企业做嫁妆
新海宜在2012年中的扩张动作颇为引人关注,为了收购控股子公司深圳易软技术剩余的26.3669%少数股东股权,而实施了增发计划,并“顺带着”计划募集配套资金。然而该公司的增发之路却似乎并不顺利,自从公布了增发预案之后,二级市场股价就节节走低,至目前仅在6.5元上下,远低于计划募集配套资金多对应的7.07元,足见二级市场股东对于该公司的扩张之举是相当“不买账”。
尽管新海宜准备“一口吞下”的子公司“深圳市易思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盈利增长数据表现强劲,但其中却疑点颇多。
2012年的新海宜,尤其是旗下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其实并不乐观,盈利水平涨少跌多。主要控股子公司中,“苏州工业园区新海宜智能通信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时还盈利201.33万元,而到2012年时竟变成了亏损70.42万元。
无独有偶的是,另一家子公司“深圳市华海力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也从2011年盈利126.66万元变成了亏损376.58万元。
再如子公司“苏州海汇投资有限公司”,2011年时盈利2033.3万元,是新海宜旗下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而2012年的盈利却锐减至211.3万元,仅大致相当于上一年度的十分之一。
然而有意思的是,唯独计划收购中的“深圳市易思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盈利表现一枝独秀,净利润同比大增了82.1%,这难道仅仅是巧合?
深圳易软技术的诡异表现绝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记者统计了过往4个会计年度中,该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数据之后,发现如下事实:在2009年到2010年间,深圳易软技术的净利润表基本保持了稳定,而唯独在计划被新海宜全资收购的2012年,却异军突起,增幅超过八成。(见表1)
或许新海宜会解释称这是由于深圳易软技术的业务从2012年开始放量并释放业绩,但是我们也关注到,在过往3个年度中,深圳易软技术2012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是最小的,而恰恰是这一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却是最大的,试问这正常吗?新海宜用什么来证明这一明显违背正常财务规律的数据表现背后,没有人为操纵的痕迹?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有接近新海宜的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新海宜的董事长原为PE出身,在当地企业家圈子里人脉匪浅,至今还担任着当地企业家协会会长一职,此公最擅长借助上市公司的壳,为当地其他企业“做嫁妆”。
现金流量数据表现诡异
从新海宜现金流量表数据披露来看,“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全年发生额分别为7970.82万元和6043.85万元,然而早在该公司2012年三季报中,这两个科目的累计发生额就已经高达21231.11万元和30323.87万元了,这就意味着这两个科目在第4季度的单季度发生额出现了大额负数,分别为-13260.29万元和-24280.02万元。
在正常的会计核算流程下,现金流量均体现同一科目下的累计发生额,也即是单向核算,在任意时间区间内,其发生额最低至可能到零为止,并不应当出现大额的负数发生额。除非是出现了年末调账的行为,也即新海宜将这两个科目中的部分发生额,重新分类到同类别的其他具体科目当中。
但这样的情形却不是用于新海宜,单从“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表现来看,第4季度发生额为-24280.02万元。但与此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类别中的其他具体科目发生额合计都不足以抵消这一负数的影响,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的单季度发生额都竟然为7687.67万元。
因此,新海宜的现金流量问题,绝非是重分类所导致的。该公司“暴力”地将“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发生金额冲进冲销,并导致同时降低两个科目的发生额。
与此同时,如果对比新海宜年报和半年报中针对现金流量的财务附注内容也可以发现,无论是“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还是“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其中,所包含的“往来款”项目全年发生额,均小于上半年发生额(见表2)。由此可见,新海宜是收到和支付的往来款,在年报中直接进行了对冲,但是却忽略了先前在半年报中没有进行对冲的事实,并由此导致显然违背财务逻辑的数据变动。
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下所包含的“保证金”和“技术服务费”两个项目,也同样表现为全年发生额小于上半年发生额,但所涉及金额,显然与往来款的诡异表现是无法同日而语的了。
关键是,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审计人员向本刊记者解释道:“其他科目中包含的往来款,都是用于核算与日常经营业务无关的往来款,其实通常都是与大股东之间的资金拆解”。按照这一说法,新海宜在上半年发生的巨额往来收付,很可能就是与其大股东之间资金拆解,换言之就是新海宜大股东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然而,为了防止在年报中“露马脚”,才选择了直接冲抵“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的发生额,一次来隐瞒巨额资金占用的行为。
再来看新海宜的费用数据。
根据年报董事会报告披露,2012年共发生研发支出6219.39万元。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研发支出可分为两部分: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开发支出并最终形成无形资产;其余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但是,从该公司年报财务数据披露来看,资产负债表“开发支出”期末余额仅为147.65万元,同时管理费用项下并未包含研发投入类核算科目,那么巨额研发投入体现在了哪里?
这就很令人怀疑新海宜并未将巨额研发投入计入费用,并由此导致虚增利润至少6千万元,这对于年度净利润仅有1.2亿元的新海宜而言,恐怕绝非小数啊。对此本刊多次联系新海宜证券部,但截至发稿企业没有任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