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建立中国人人格大七结构模型以及成熟的人格量表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人格量表。统计结果表明,由68个项目、7个维度构成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与中国人人格的7因素模型有着良好的拟合,而且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此外,在55098名被试上建立了CCSPS的常模。研究结果表明CCSPS针对中国大学生群体可靠的人格测量工具。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信度,效度。

分类号G449

1问题提出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机能正常基础上的良好状态”,从而为心理健康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即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综合状态,而且是一种良好状态(well-being)[1]。这个定义同时也隐含这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既包括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人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不仅与个体的心理行为直接的关系,而且也会明显地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并且与生理反应也有间接的联系。因此,无论是心理健康的界定,还是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探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对人格的研究的探讨。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人格维度的探索及人格量表的编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首先,作为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反应倾向,人格的差异不能解释为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但却可以为科学认识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一种动态的机制。具备不同人格特点是个体无所谓好坏,但在某些情境下具备某种人格特点的人更容易适应,而在另外的情境下则是具备另外人格特点的人更容易适应[2]。这就把个体自身的特点(人格特点)与个体所处情境特点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进了心理健康评估和教育的范畴,因此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人格因素与其它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如对生活事件的知觉[3]、应付策略的选择[4]、社会支持的多寡[5]、以及追求目标的类型和强度、内心情感的表露等等,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这些相互影响的因素中,人格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量表的建构问题一直是人格心理学,特别是中国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西方的人格结构模型以及相应的人格测量工具能否直接应用于中国人,这个问题知道最近才被明确提出,但在心理学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无论是因素的数量还是因素的内涵都与西方的理论存在显著的差异,西方的人格测量工具在用于测量中国人的人格特点时,既存在“包含过多”的问题(即把不属于同一人格维度的内容强行组合在一起),有存在“强加于人”的问题(把中国人根本不存在的人格维度仍纳入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还存在“遗漏”的问题(即把中国人重要的人格维度漏掉)[6~10]。因此,建立中国大学生人格结构模型和人格量表势在必行。

2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过程

2.1中国大学生人格结构的探索及量表项目的编制

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与成年人是一致的,只是大学生群体年龄、经历相似,因此在具体人格特点上可能会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在广泛被试中建立的中国人人格7因素模型[6~10],量表的项目也以中国人人格量表[9]为基础。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定采用的是词汇学途径,即把来自字典、小说、报刊杂志、中小学语文课本及大学生描述自己熟悉的目标人物时使用的形容词汇总,并进行分类整理[11],从中抽取“无偏样本”进行评定,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确定的[12,13]。而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则是以进入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形容词为基础,编写反映某一人格特质形容词所描述的特点的项目。每一个特点至少写出3个项目,分别反映(1)具备该特点的个体的外显行为特点;(2)具备该特点的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活动特点;(3)具备该特点的个体的动机特点。将所有这些项目进行汇总后,经过被试评定和统计检验,选定构成人格量表的项目。最终通过施测和信度效度检验,建立了测量中国人综合人格特点的量表(QZPS)[9,10]。

QZPS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它的理论基础是真正本土的人格结构,因此构想效度完整;第二,量表的项目也是完全本土的,而且项目的编写和筛选贯彻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QZPS目前有3个版本,最初的225个项目的版本[9]和最新的180个项目的版本[10]。这两个版本的因素结构完全相同,只是项目数量有差别。第三个版本是有82个项目组成的[14],它只能对人格的7个大因素进行评定,无法评定大因素下的二级因素。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hinese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ity Scale,CCSPS)以QZPS中项目最多(225)的版本[9]为基础,通过被试评定,建立(检验)大学生的人格结构,并形成大学生人格量表。

2.2施测及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确定

2.2.1被试与评定量表

共1952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CCSPS。其中男女分别为1002和808人,142人未注明性别;一、二、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分别为416人、383人、381人、382人和215人,175人未注明年级;理工类学生714人,文史类学生689人,文体艺术类学生324人,125人未注明专业;生源地是大、中小城市和农村的人数分别为347人、486人、354人和621人,144人未注明生源地。所有被试完成了QZPS的初版,由215个项目组成。被试对每一个项目能够描述自己的程度做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的5点评定。

2.2.2量表结构的确定

根据1952名被试的评定,对QZPS的215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因素的碎石图和解释方差的百分比,取7个因素比较合适,可以解释总方差的31.21%。经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逐步删除载荷量和共通性低的项目。这一过程共删除147个项目,余68个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在一个因素上的载荷量大于0.40,共通性大于0.30。七个因素解释方差的百分比(所包含的项目数)分别为9.25%(14)、8.50%(9)、7.01%(11)、5.92%(11)、5.21%(8)、4.48%(7)和4.23%(8),7个因素共解释总方差的44.61%。68个项目因素分析的碎石图见图1。根据27%的高分组和27%的低分组被试在每个因素上的得分计算项目的鉴别度指数,见表1。

2.2.3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维度

根据每个人格因素所包含的项目内容,将大学生人格的7个维度分别命名为:

因素一,活跃。由14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合群和活跃的倾向。高分表明擅长与人相处,积极主动,温和自然;低分表明与人交往中紧张、拘束,不擅言辞,甚至被动退缩。

因素二,爽直。由9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人际交往中言辞直率、不擅控制自己情绪的倾向。高分表明心直口快,直截了当;低分表明含蓄委婉、平和稳重。

因素三,坚韧。由11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坚定执着、努力进取的倾向。高分表明目标明确,坚定执着,踏实努力;低分表明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和容易放弃。

因素四,严谨。由11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认真仔细、严谨自制的倾向。高分表明做事认真,遵守规矩和自我克制;低分表明放纵随意,别出心裁。

因素五,利他。由8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关注个人利益、势力自私的倾向。高分表明势力浮夸,自私虚假和不择手段;低分表明诚信,随和友好和谦逊豁达。

因素六,重情。由7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为人处事注重感情或利益的倾向。高分表明注重情感联系,敏感投入;低分表明坚持原则,注重理智。

因素七,随和。由8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机智敏捷、温和柔顺的倾向。高分表明机智灵活,诙谐乐观;低分愚钝拖沓,刻板敏感。

2.2.4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7个因素之间的相关

CCSPS 7个因素分数之间的相关见表2。除个别因素间相关较高以外,绝大部分相关都比较低。相关系数低于0.15的16个(占76%)。说明7个因素之间基本上是独立的。

3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3.1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内容效度

表3列出了CCSPS的7个维度与QZPS的7个维度分数的相关。从表3可以看出,“活跃”主要反映中国人人格的外向性维度(包括活跃、合群和乐观3个二级因素)的内容,“爽直”主要反映情绪性维度(耐性、爽直)的内容,“坚韧”主要反映处世态度维度(自信、淡泊)及才干维度(决断、坚韧、机敏)的内容,“严谨”主要反映行事风格维度(严谨、自制、沉稳)的内容,“利他”和“重情”主要反映善良维度(利他、诚信、重感情)的内容,而“随和”则主要反映人际关系维度(宽和、热情)的内容。即CCSPS的7个维度可以很好地反映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内容。

3.2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效标效度

3.2.1被试与评定量表

721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CCSPS与SCL-90,男女分别为388和308人,25人未注明性别。年龄分布为18~29岁,平均年龄22.58岁,标准差2.34岁。991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CCSP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15],男女分别为531和404人,56人未注明性别。年龄分布为16~28岁,平均年龄23.04岁,标准差2.86岁。680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CCSPS和行为抑制量表(BIS)[16],男女分别为348和268人,64人未注明性别。年龄分布为17~26岁,平均年龄23.12岁,标准差2.10岁。

3.2.2CCSPS与SCL-90、SCCS、BIS的相关

CCSPS七个维度与SCL-90的相关见表4,表5列出了CCSPS与SCCS分数的相关,表6列出了CCSPS与BIS分数的相关。

3.3CCSPS的信度

表1列出了CCSPS各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各个因素α系数均在0.80以上。169名大学生被试间隔5周的重测信度,因素一至因素七分别为0.95、0.79、0.96、0.73、0.84、0.73和0.75。

综合上述分析,CCSPS有着明确的因素结构,与中国人人格结构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且信度和效度也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4CCSPS常模的制定

按教育部公布的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校数目,以及各专业类型、各年级学生人数,采用分层取样方式,从182所高校中抽取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被试。共计55098名被试填答了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其中男女分别为27310和27071人,717人未注明性别;大专生602人,本科生45768人,研究生8158人,570人未注明类型;理工类学生25903人,文史类学生23323人,文体艺术类学生5274人,598人未注明专业;生源地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人数分别为9954人、14367人、10373人和20003人,401人未注明生源地。被试平均年龄21.98岁,标准差为8.82岁。

5讨论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依据的是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系统研究的结果[8],并在成熟的人格量表[13]的基础上经过统计检验建立起来的。CCSPS的各个维度与QZPS的相关表明,CCSPS与中国人总体的人格结构是一致的,证实了其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而CCSPS与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分析也支持了CCSPS的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与重测相关则支持了CCSPS的信度。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大学生人格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是稳定、可靠的,可以广泛用于对大学生群体人格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中所提供的有关大学生群体人格特点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也为CCSPS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参考。

本研究第一次建立了完全中国化的大学生人格量表。无论是量表的结构确定还是具体的项目都完全来自对中国人和中国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没有借用任何西方的概念、构想和项目。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已经探明的人格结构的差异,采用修订后的西方人格量表仍难以准确测量中国人的人格[6,7,17,18]。因此,本研究建立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1)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包括客观的认识并愉快地接受自我;对社会问题有独立的分析能力,不偏激,不盲从;与周围环境保持密切的接触。(2)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包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处理好与学习有关的各种事情;处理好与人际交往和感情有关的事情;学会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冲突和压力。(3)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包括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自身状况和问题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自助;能够及时发现自己以及他人早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求助和端正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态度。(4)做好走向社会之前的心理准备。包括建立明确的职业理念;明确自己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和要求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和寻找职业的基本策略。针对大学生人格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例如,容易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的人格特点,表现为既有较高的目标追求,但多愁善感、直率,同时又不够严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实现在个人理想、实际能力及现实表现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这一点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结论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可靠的人格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崔红主编. 心理卫生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McCrae R R, Costa P T. Personality, coping, and coping effectiveness in an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6, 54(2): 385~405

3 李皓, 陈龙, 裴华等. 人格特征与职工应激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11(4): 270~272

4 王学臣, 李义安. 大学生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2): 105~106

5 宫宇轩. 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 心理学动态, 1994, 2(2): 34~39

6 Wang D, Cui H, Zhou F. Measuring the personality of Chinese: QZPS versus NEO PI-R.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1): 97~122

7 王登峰, 崔红.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与实证比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3, 40(5): 109~120

8 崔红, 王登峰. 西方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适用性分析. 心理科学, 2004, 27(3): 545~548

9 王登峰, 崔红.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 心理学报, 2003, 35(1): 127~136

10 王登峰, 崔红. 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心理学报, 2004, 36(3): 347~358

11 王登峰, 方林, 左衍涛等. 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 心理学报, 1995, 27(4): 420~427

12 崔红, 王登峰.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2): 89~95

13 杨国枢, 王登峰. 中国人的人格七因素分析. 第三届华人心理学家大会交流论文. 1999年10月, 北京

14 崔红, 王登峰. 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SF)的信度与效度. 心理科学, 2005, 待印

15 王登峰, 自我合谐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4, 2(1): 19~22

16 王登峰, 崔红等. 大学生行为抑制的特点与行为抑制量表的编制. 心理科学, 2004, 27(6): 1490~1493

17 王登峰, 崔红.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的因素结构与同时效度. 心理学报, 2005, 待印

18 王登峰, 崔红. 中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文化意义. 台湾中央研究院主办, 第七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技学术研讨会, 2004年10月24~26日,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