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写在中非论坛结束之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写在中非论坛结束之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规模空前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圆满结束。会议通过了包含多项实质性内容的北京宣言,为未来三年中非经济合作确定了基调。对照《中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的有关内容,中国方在履行承诺,发展对非洲合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深化与非洲的经济合作关系非常紧张。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都高度关注中国对非合作的举措。世界银行等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曾多次指责中国对非贷款加重了非洲的债务负担,认为中国不讲“原则”,一味支持不实施“良政”改革的非洲国家政府。中非论坛结束之后,日本邀请非洲部分国家元首顺访日本,力图对冲中国在非影响。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则一直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视为自家后院。长期殖民统治使得非洲国家对于外国人拥有本国资源所有权、控制权非常敏感,非洲国家内部很自然地针对中非合作也有不同的声音。因此,在中非合作过程中,中国方在利用非洲资源、能源问题上,应非常慎重。

其次,从北京宣言的有关内容看,增加对非洲国家有偿贷款,是扩大中非经济合作的主要渠道。一些非洲国家的国际支付及偿还手段主要来自于资源出口收入,即使是债,其信用也较低,因此,从项目运作的角度看,如何控制风险是双方合作是否可持续的关键环节。通过设立中非基金促进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也必须坚持市场化和有偿使用的原则,出发点应是解决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外汇融资的困难,而不是提供某种形式的财政补贴。在扩大对非洲无偿援助规模方面,要充分考虑非洲国家政府管理的实际状况,应主要围绕着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具体项目展开。

第三,从非洲国家的具体情况看,中国与南非之外的南部非洲国家,进行制造业、服务业方面产业合作的时机可能尚未成熟。从双边贸易实际情况以及现有关税结构看,中国主动降低进口自非洲商品关税水平,所带来的自非洲进口规模增长也有限。在能源、资源贸易方面,中国增加从非洲进口的主要好处在于通过多元化进口分散风险,至于价格方面,并没有多少利益。非洲国家很多资源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西方跨国公司手中,非洲国家和人民也并不能从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对华出口规模扩大中获益(此一点与中国出口的情况较为类似)。

第四,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双方的合作前景广泛。多年战乱以及西方国家对非洲贷款的苛刻附加条件,使得某些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状况极为落后。中国企业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了相当强的工程建设能力,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市场。

第五,中国与非洲国家在资金流动性方面的互补性很强,中国是严重过剩,多数非洲国家是严重不足。中国各类资金流入非洲,极大地改善了非洲国家的对外融资环境,提高了非洲国家对西方的谈判地位,降低了资金成本。一些西方国家也开始尝试性地进入非洲,与中国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方在推动对非合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微观经济主体的选择与管理。应未雨绸缪,加强对个别到非洲“淘金”的民营企业的管理,杜绝类似“杨斌事件”的发生。国有机构在非洲开拓业务要避免多头对外。在国内招标环节,应注意企业主业的差异性。在国外竞标环节,中国企业可组成临时性的共同体,统一竞标,利益共享,避免过度杀价竞争。考虑到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尚待完善之处,中国方可通过建设开发区的方式,成片开发、集中进驻,以降低企业运作的成本与风险,长期在非洲立足。

总体看,中非经济合作的长期战略影响大于短期实际经济利益。中国与非洲多数国家已经都是市场经济国家,很多事情只有按照市场的原则处理,才能做好,才可持续。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