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与处理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与处理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光纤传输网络的不断发展,光纤传输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误码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要加强对误码问题的处理才能保障数据传输通道的畅通。文章结合光纤传输设备中误码问题概念的解析,分析光纤传输设备出现误码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误码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原因;处理方法

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是比较常见的,而出现误码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误码问题的处理方法也很多,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对故障进行定位,分析引起误码的原因后,采用检测手段结合监测告警类型把误码区缩小到最小范围,才能有效解决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

1.误码的概念分析

误码的产生是由于在信号传输中的过程中,衰变改变了信号的电压,致使信号在传输中遭到破坏,产生误码。而根据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光网络通信设备,产生的误码问题也不相同。光通信系统是由大量的设备、仪表、光电器件以及光纤光缆构成,光通讯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且互相关联,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故障,都会引起整个传输错误甚至瘫痪,因此在光通信系统光纤传输设备的误码问题需要及时有效的解决。

2.光纤传输设备产生误码问题的原因

引起光纤传输设备产生误码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2.1内部原因主要包括光纤线路传输通道的质量、光器件性能、色散容限等

首先,光纤传输线路传输质量,由于传输的距离长,在光纤中存在许多尾纤跳接、可调衰耗连接和法兰盘连接的方式,而这种连接容易出现接头连接故障、光缆线路中断的问题,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光纤传输线路传输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存在任务操作失误造成故障隐患。这些综合因素会导致光纤和尾纤上的光功率衰减增快、线路接收光功率过高或过低的异常情况,以及光纤性能减弱、光纤损耗过高,另外光纤接头不清洁或连接方式不正确,都能引起光纤传输设备发生段误码及其他低阶误码。

其次,光器件性能减弱,这也是光纤传输设备产生误码问题的主要原因,光器件中光有源器件是光通信系统中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或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关键器件,是光传输系统的核心。因此光器件中任何故障都会引起误码问题,例如交叉板或时钟板故障造成高阶通道误码问题。线路板故障造成再生段或复用段误码,支路板故障造成低阶通道误码。而且光器件中发端激光器波长、功率放大器、光模块的功能异常都会产生误码。

第三,光功率异常造成误码问题,例如光功率异常,引起接收端OTU单盘出现误码以及接收端使用的变衰耗器损坏,都会造成接收光功率过载,出现误码或误码告警。第四,光通信系统中所采用的光纤类型、色散补偿模块类型以及距离色散补偿模块的不合理分布会导致色散补偿不匹配,造成误码问题。

2.2外部原因包括光纤和设备原因

一方面光纤性能劣化、光纤损耗过高以及光纤接头不清洁或连接方法不正确,会产生误码问题。另一方面是设备原因包括设备的接地处理不良、尾纤绑扎过紧、设备外部环境有强烈干扰源、设备散热不良、工作温度高以及传输距离短未加衰减器,使接受光功率过载等都会造成光纤设备误码问题。

3.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的处理方法

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的处理要先进行误码定位,故障定位方法重要包括以下几种:告警、性能分析法、仪表测试法、更改配置法等。

首先,对光纤传输设备的外部检查,观察设备工作的外部环境是否符合标准,设备的散热情况是否正常,检查物理连接是否存在故障,包括对接设备之间的电缆、光纤连接是否正确,以及电缆的漏焊、虚焊、接触是否存在隐患,以及尾纤的扭曲、摆放、走纤情况。利用仪表进行检测电接口的对接情况,需要检查对接设备和线缆的接地和共地情况。

其次,对比设备的物理数据,主要包括对接设备的配置参数,如物理设备数据、逻辑设备数据、支路板数据、时钟数据、复用段保护倒换数据等。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误码问题的原因。查看网管各网元光板收发信功率是否正常根据接收光功率的高低,来判定线路光缆是否造成误码。

第三,在定位误码后,处理误码一般遵循“先高阶、后低阶”的原则,可以进行设备调试、改善设备工作环境等方法。对于出现的复杂的问题,要针对造成故障的不同原因,进行检测光纤设备原件,包括线路板、时钟板等。

4.总结

误码问题时光纤传输设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因此要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一旦出现误码问题,首先要为误码进行定位,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消除故障,同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维护,从源头消除设备误码问题的隐患,提高光纤传输设备的性能,提高光纤传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世文,陆继钊.SDH光纤传输网络系统误码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08,(10).

[2]吴晓斌,夏俊,吴汉平.构建广电网络骨干光缆监测管理系统[J].中国有线电视,2007,(23).

[3]陈文琪.浅谈光缆的监测技术及其保护[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