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高校教师之病态及病理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高校教师之病态及病理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教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教师之各病态现象也日趁凸显。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教师在现时中存在的病态现象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通过内外因查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病理分析

关键词:大学教师;病态;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027-02

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来自教育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能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高校教师的水平。近些年来,国家及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及负担。一部分教师善于处理的教师能够将这些压力变为动力,促进自我实现;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不堪压力的重负,以致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表现,即我们所说的“病态”。

一、高校教师之病态

病态,顾名思义,是属于人或物不正常的一种状态或表现。高校教师的病态将直接导致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下降,对高校的发展及学生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混乱

角色混乱,是指高校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晰,从而导致他们没有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职责或者使命。我国唐朝著名诗人韩愈就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较早对教师角色行为、义务及权力较精确的概括。目前,我们国家对于高校教师角色的界定存在两种说法:其一是“二角色”,其二是“三角色”说。后者较前者不同之处在于高校教师除了应具备教育者、研究者的角色外,还具备“知识分子”这第三种角色,这里的知识分子强调的是除了拥有知识之外还应有道德和良知。由此可见,高校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则是多重的。或许正是因为高校教师身兼多重角色,而在各种角色之间难以把握,失去了平衡点,导致其迷失了方向。

1.教学与科研难以平衡。

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二者缺一不可。作为高校教师,不仅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处事,而且同样要重视科学研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如何在二者中取得平衡,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从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现象的两极分化颇为严重。一部分教师缺乏钻研学习的精神,对于科研更是提不起兴趣;而另一部分教师则专注于科学研究,这些教师在科研上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些教师由于过分追求科学研究,或者说对自己的教授身份及地位感到无比自豪,使得他们越来越不屑于为本科生上课。事实上,高校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更要记住自己是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如果高校教师能够将他们的科研成果让学生受益,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科研知识,从而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科学研究培养出更多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使得科学事业长青,这才是科学研究最根本的目的。

2.高校教师“兼职热”。

高校教师兼职已经是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了。之所以将这一现象也看作是一种病态,是因为高校教师承担的使命与职责不能与一般职业相提并论,他们肩负的是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现时,不少高校教师一方面被压力压迫,另一方面对现状不满,不少存在厌教、弃教情绪。他们经常“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把教师的首要职责置之脑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如一些商科院校教师,由于专业知识丰富,经常会被企业邀请去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担任公司咨询顾问等,甚至不少教师直接参股,这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然而,一旦教师精力旁倾,他们就越少顾及到自身的基本职责。如果说,教师都去从事第二职业或者过分将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中去,那么他们不可能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责。

3.高校教师“当官热”。

“当官热”的出现,与我国高校中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有着密切联系。在一些高校中,有关教学、研究管理、生产福利等大小事务,大多由学校行政“官员”决定,而教师则无法支配。另外,高校“官本位”影响着高校的决策,即使这些决策部门的负责人是教授,他们却并不是以教授的身份,而是以行政官员的身份参与。正是这样一种现象,导致教师尤其是教授深感不公,即使自己教学成果再突出,也无法参与任何决策,甚至很多时候自身利益受到了影响。而在中国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不少教授开始转向行政,将大部分精力忙于交际、应酬之上。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走向了行政之路,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急剧下滑,不得不说这对高校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损失。

(二)高校师生关系疏远。

古有俗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古语真实的反映了师生之情。而今,在日益功利世俗的社会中,师生之情却愈来愈淡。不少大学教师缺乏对于学生的价值关怀,普遍存在他们只管教学不管育人的倾向。具体而言就是高校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行养成、人格完善的职责,将师生之情利益化。现在在一些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有一种对导师的称谓--“老板”。虽然听起来幽默,但的确也反映了某种现实:导师给研究生课题或项目,研究生帮导师完成,最后导师支付给其一定的薪酬。这看似很正常的事情,但却在一定层面上将师生关系沦为庸俗的金钱关系,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师生关系本应是最纯洁的关系,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奉献也是无私的。所以,高校教师不仅是要传承学术给学生,更要用爱心来缔结师生之情,将亲情蕴含其中。当然,这也需要学生的努力,共同营造纯洁的、充满爱心的师生关系。

(三)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在各行各业各群体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现象。一般的心理问题其实并不能算是一种病态,是处于心理的亚健康状态。高校教师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疾病,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及时解决,那么对高校教师的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首先,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有的高校教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应对环境变迁和学校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表现出一种职业倦怠,这是教师长期伴随压力体验而出现的生理、情绪、情感的耗竭状态。职业倦怠存在于每一个行业每一种职业中,高校教师有了职业倦怠后,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表现出失眠、心慌等症状,并逐渐影响精神健康。当心理生理问题同时出现,教师的自身状态必然会受到影响,并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不良因素传递给学生,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其次,高校应该是这纷繁复杂社会中安静的一隅,但大学教师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术造假,抄袭事件屡屡发生。为了评职称、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惜做出这种不尊重学术与权威的事情,令人感到愤恨和惋惜。另外,大学教师还经常处于一种非常态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安于现状,知足常乐。另一方面,他们压力非常大。面对知识的日益更新,使得他们不得不更加努力钻研。但是这些压力如果不能转化为动力,只可能让高校教师及其家庭的负担越来越沉重。

二、病理性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时的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功利、越来越世俗的社会。高校想成为“清水衙门”,教师想保持“两袖清风”的观念已经逐渐被淹没。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年代,高校教师的个人主义越来越严重,而职业道德责任在逐渐消退。大学教师找不到自我的定位,很多时候会被名利所诱惑,出现“兼职热”。 再者,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影响持久。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官本位思想已经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作为高校教师,他们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高校行政权力地位的不断提升,这对高校教师而言不仅是一个刺激更是一种诱惑。他们不甘心只做简单的教师,而希望走上行政道路,以使得自己拥有更大的权力。所以,高校教师中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当官热”。可见,社会环境对高校教师的影响是相当大的。高校教师身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如何保持学者的精神品质,不被世俗污染,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