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万正和大水“淹”出来的亿万富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千里淮水十八湾,留下万顷淮河滩。十年九涝的淮河滩中,许多农作物都淹死了,只有那青青柳条焕发着生机。当地一个农民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从柳制工艺品入手,一举赢得“柳编大王”的称号,后来又成为跨国公司的总经理。短暂而漫长的十几年,关于他的人生有着几多传奇……
变换思路,“泥腿子”赢得10万订单
河南固始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南依大别山,北揽淮河,东北边缘一个三河尖乡,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三河尖乡因淮河、史灌河、泉河三河相汇而得名。
千里淮水十八湾,留下万顷淮河滩。三河尖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十年九涝。这里是河南省海拔最低点,千百年来,每逢山洪暴发,淮河水漫滩,全乡就陷入河堤溃决、陆地行舟的泽国。在滩水无数次肆虐的洗礼中,田地里的农作物全死掉了,但人们发现,只有那青青的柳条淹不死,被称为“铁杆庄稼”。
淮河滩区的柳条很多,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植的,一年一割。当地农民用柳条编织成柳筐、柳篓,拿到农村市场上去卖,但辛辛苦苦编出来的柳筐才卖两三块钱。为此,许多人把剩余的柳条当柴烧掉了。
但有一个人从柳条中看出了商机,他就是万正和。
万正和是三河尖乡黄寨村的农民,因家境贫困中学没读完就辍学了。1985年春天,22岁的万正和与当地一个叫潘传叶的姑娘结婚,妻子也没什么文化。婚后,夫妇俩的生活没有改观,两亩多滩地中种有麦子、常常被洪水淹没,改种中药材和蔬菜也不行。
那时,淮河中有丰富的鱼和虾,万正和是一个浪里白条,水性特好,常常靠打鱼虾度日,日子过得很紧巴。“一亩地刨不出金砖总不能靠洪水吃饭啊!”万正和时常对妻子唉声叹气。
柳编是当地民间传统的手艺,万正和9岁就能编篮子,柳编手艺在当地是一绝,尤其是徒手编筐、打样,那种细致与精巧使乡亲们无不服气。1985年底,万正和同妻子商量,想到外面走走,兴许能挣些钱养家度日。
万正和来到安徽一家柳编厂当技术员,每月工资30元。在这里万正和开阔了眼界。他想不到,这些当柴烧的柳条编成工艺品后,通过特定的销售渠道,出口卖给外国人能赚大钱……
一年后,万正和回到家对妻子说:“外地的柳编厂正大把挣钱,我们有的是柳条,又有手艺,为什么不改变一下思路,经商挣钱啊!”妻子觉得丈夫的想法可行,说不妨试一试。此时,万正和已有多个柳编工艺品种,他相信只要货真不怕没地卖,想到广州参加交易会,看看价值几何。
一个农民去广州做生意,这是当时许多人不敢想的事情。为了凑路费,万正和把家中那头老母猪卖掉了,得款200元,随后又向亲友们借了400元,决定一个人去碰碰运气。
1986年春天,万正和带上自己精心设计的新颖别致、古色古香的柳筐、柳篓、柳篮,临时挂靠一家具有进出口自营权的公司,挤进了“广交会”。就在这次交易会上,柳编工艺品大受外商的青睐,一家公司老总看中后,当场签了10万元的订单。
10万元,对一个“泥腿子”而言,那是一个怎样的天文数字!回到家后的万正和开始四处收购柳编工艺品。当时交通不便,也没有电话,他就骑上自行车走家串户通知定货。
柳编生意在悄然做大。1988年,万正和创办全乡第一家柳编工厂――固始县三河第一柳编工艺厂,还聘了一批工人来送货、验资。
洪水中淹不死的柳条真是一种宝藏啊!
挥师深圳,“柳编大王”创新技术
柳编产品具有一次性、无污染、手工制作等特点,符合老外们返朴归真的消费潮流。而在当地一个柳编篮子成本才3元钱,卖到外国人手中价格能翻几十倍,利润空间相当诱人。
1992年底,万正和接了一个百万元的大订单,在赚足了钞票的同时,他在思索另一个问题:自己一直在挂靠别人的公司,很多利润让中间商赚走了,如果自己开公司,把柳编做大做强就好了……
1993年春,万正和来到改革的前沿城市――深圳,详细了解柳编市场前景后,决定到深圳办公司发展。这年春节过后,他把工厂交给亲人打理,然后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来到深圳,一家四口租了三室两厅。在深圳,精于业务的万正和很快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在当时,整个生意流程还仅限于“走货”,没有自营进出口权,销售上还需要挂靠大的国有外贸公司,然后在深圳、广州等地参加交易会,拿到订单后,回老家联系收购柳编工艺品事宜。
同外商谈判交流,没有精通外语的人才可不行,夫妇俩文化素质低,于是就招聘了一批人马,其中有翻译和业务员,他们当中不少是大学生,非常优秀能干。当然,夫妇俩也在不断“充电”。空闲之余,万正和带着妻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学外语学礼仪,学经商知识。他深知要想把生意做大,靠现有的一点文化是不行的。夫妇俩学习踏实认真,进步很快。
生意上,更多的是来自同行的挑战。万正和的柳编在市场上一炮打响后,生产柳制品的厂家在三河尖乡蜂拥而起,一年之内冒出了数十家。与此同时,山东、安徽、福建等地的柳制品也在国际市场上与固始的柳编争抢地盘,一时间攻城略地,大有将固始柳编挤出市场之势,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内部竞争的结果使产品的结构、款式、性能不断地更新,紧紧跟上了欧美市场的消费需求。万正和与妻子做生意实在,讲求诚信,面对竞争,他们在积极扩大市场份额。
因为气候和地理的因素,山东、安徽等地的柳条比较纤细,编织出的柳制品精巧好看,观赏性强。而固始的柳条比较粗大,编织出的产品显得比较笨拙,但柳条的韧性好。面对一度颇受外商青睐的纤巧型柳编,是盲目跟进,还是另辟蹊径?
万正和看到了对方的长处,也发现了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以自己粗犷、野趣的风格与对方的精巧美观的风格相抗衡,打破传统粗放的编织工艺,不断地开发出适合自己特性的新产品,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款式及用途,对柳编产品进行内饰、喷漆、染色、打蜡等,同时还开发出柳藤混编、木柳混编、棕柳混编、蒲柳混编等上千种的系列产品。
在1995年的“广交会”上,万正和的柳、藤、木、草、铁等混编工艺新品刚一亮相,立刻成了外商的抢手货,一下签订下了500多万元的订单。万正和赢得了“柳编大王”的美称。
冲出国门,“空中飞人”四海做生意
生意很忙,万正和成了一个“空中飞人”。在国内,他穿行于深圳、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之间,所忙活的大多是为了出口。更多的是时间,万正和奔走于欧美诸国之间。德国的法兰克福世界博览会、意大利的米兰马契夫国际博览会等展销会上,都会有他的身影。
柳编是外向型产业,仅仅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显然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民营企业特别是农民赚了大把的钞票以后,如何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能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1993年万正和第一次去美国考察,他发现,自己的一个篮子的出品价1.6美金,可在洛杉矶竟然卖到16美金,万正和很吃惊,十倍之差,自己才拿了一点点。回来以后,他脑子中闪出来怎么去挣这个钱。1995年上半年,他就制定了一个五年规划,有朝一日把公司开到美国,去挣美国的钱。
1999年6月,河南正和工艺品集团在三河尖乡成立,万正和担任公司的总经理兼董事长。此时,他的柳编品种已由当初的30多个增加到近两万个,年产值由原来的十多万元猛增到两亿多元。规模上,他已拥有河南、安徽、湖北、山东、福建等省的五个分厂和深圳一个分公司,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地,累计为国家创汇4000多万美元,实现社会效益4亿多元。此时的万正和已拥有进出口自营权,再也不需要挂靠到别的公司。
2000年6月,万正和进军美国市场,在纽约成立了亚洲工艺公司。此时,无论产品设计、产品质量、集团综合实力都今非昔比。2001年,万正和又在纽约、亚特兰大、芝加哥、达拉斯等城市建立展销中心,把产品卖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二年,在美国销售产值就达420万美元。
为确保生产基地的稳步发展,确保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万正和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最大限度地拉紧产业链条。
2001年,由于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柳条一度出现难卖现象,万正和为了稳定价格,严格兑现合同,及时投入了几百万元购买柳条,为此损失了30万元。但他保护了柳农的利益,更赢得了柳农的充分信任。
在万正和的带动下,当地的柳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三河尖乡等沿淮地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现在,全乡已经有柳编企业48家,企业用订单牵动了全县11万人从事柳编,3万多农户依靠柳编脱贫致富,柳制品出口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创产值2.3亿元人民币。
去年5月下旬的一天,太阳有些灼人,万正和回到家乡,随行的是四个高大威猛的美国人。四个“洋马仔”分别为:简杰、怀特、罗伦、威可勒,个个非等闲之辈,一个博士,两个硕士,最低的也是商业学士,他们都是万正和在美国“亚洲工艺公司”的员工。
每次回到三河尖乡后,万正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鱼杆,他要到淮河边钓鱼,家乡的鱼没有污染,味香!傍晚的淮河水,波光粼粼。万正和将鱼杆轻轻掷入水中,静静等候……
晚饭后,万正和喜欢到淮河边散步,夜色中的河水,时而在浪花溅起,万正和陷入沉思中,遥想当年,各种农作物都能淹死,惟有这青青柳条焕发着生机,偷偷向人们昭示着财富,依靠大水也能致富啊。其实,淮水只给了他做生意的契机,更多的是他靠智慧、毅力闯出了市场。
短暂而漫长的十几年,几多传奇几多惊喜。万正和从一个普通农民,到名闻遐迩的“柳编大王”,再到当地有名的企业家,再到跨国公司的总经理,资产已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