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局部荷包缝扎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116例临床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局部荷包缝扎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116例临床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所以,预防产后出血尤为重要[1]。2005年开始抢救116例均取得成功,没有1例子宫切除及感染等发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11年8月收治剖宫产孕妇4712例,其中剖宫产出血156例,产妇年龄24~37岁,平均28.6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84例;孕周29~44+2周,平均39周。

手术指征:156例子宫出血患者中,胎儿宫内窘迫15例,胎盘因素38例,巨大儿3例,前次剖宫产15例,产程异常机转不正30例,双胎10例,羊水少2例,妊高症43例。

方法:本组156例剖宫产手术中产后出血,其中宫缩乏力占出血原因的116例;胎盘因素38例;伤口延长裂伤3例;子宫肌瘤2例。产科并发症、胎儿体重过大均可增加出血量。均采用手术中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子宫注射子宫收缩剂,切口裂伤出血及时缝合,手法按摩子宫,前置胎盘剥离面出血局部荷包缝扎止血,子宫局部收缩差较软处,局部荷包缝扎止血和(或)背带法缝合子宫法、输血、补液,静脉注射凝血酶等综合方法抢救136例均取得成功,没有1例子宫切除及感染等发生。

局部荷包缝扎方法:是于子宫局部收缩差较软处,在子宫浆肌层用可吸收线局部荷包缝扎止血可以多处缝合。

背带法缝合子宫:当子宫经上述综合方法处理仍收缩乏力,出血不止时,尽快行背带法缝合子宫,方法是用可吸收线自子宫切口下方左侧距离切口1.5cm子宫下段浆膜层进针缝入宫腔,然后对应切口上方1.5cm处宫腔内进针出宫腔,向宫底部缝穿浆膜层绕向子宫后壁下段对应子宫切口前壁缝合处自子宫外进针入宫腔,然后于子宫后壁下段右侧对应处自宫腔内进针出子宫后壁,向上缝穿宫底浆膜绕至子宫前壁对应左侧子宫切口缝合处于右侧切口上方进针入宫腔,然后于切口下方自宫腔缝出针,助手将子宫抱紧缩小、缝线拉紧打结。再缝合子宫切口。

结果

156例产后出血患者手术中出血量600~3000ml,子宫切除5例,宫腔填塞纱条5例,切口裂伤出血及时缝合2例,宫腔填塞纱条者手术后24小时取出纱条,手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未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愈合良好。2005年1月开始采用局部荷包缝扎和(或)背带法缝合子宫116例抢救均取得成功保留了子宫。手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80ml取得了满意的止血效果。未发生感染现象。

讨论

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是产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传统治疗方法是给予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肠线缝合出血点。无效者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最后不得已切除子宫。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子宫不但是激素的靶器官,它本身也能产生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及激素。例如:前列腺素、泌乳素、松弛素等参与生殖生理活动。切除子宫后,由于卵巢的血管网被部分破坏,激素的主要靶器官消失,使卵巢功能衰退的速度较正常妇女加快,甚至在短时间内导致卵巢功能完全衰退继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2],患者提前进入更年期。

随着剖宫产率持续升高,疤痕子宫产妇增多,产前有流产史的孕妇增多,使得妊娠合并胎盘异常的并发症增多,分娩时因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病例也在逐年增多,前置胎盘,低置胎盘者因子宫下段肌层菲薄而血窦丰富。血窦开放引起产后出血。而妊娠高血压和巨大儿及产程延长等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或因子宫壁水肿使子宫平滑肌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导致胎盘附着面出血不能自行停止。手术前准备好卡孕栓在胎儿娩出后给孕妇舌下含服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良好效果[3]。

6年来采用子宫局部荷包缝扎法止血使得出血量显著少于宫腔填塞,手术后24小时出血量也低于宫腔填塞组,由于其主要针对子宫局部收缩差肌层较软而薄的地方,用可吸收线于子宫浆肌层局部荷包缝扎使得局部血窦关闭扎紧,同时促使得恢复子宫的收缩功能达到迅速止血目的。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防止DIC的发生。对于疤痕子宫并发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大出血者,经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同时局部荷包缝扎子宫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尽早得到止血避免了DIC的发生和子宫切除,以及晚期产后出血导致的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采用局部荷包缝扎子宫和(或)背带法缝合子宫136例抢救均取得成功方法治疗手术中子宫出血,手术中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预防子宫出血,子宫出血多的患者及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以及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输血、补液,静脉注射凝血酶等综合方法抢救116例均取得成功,近6年来剖宫产手术出血抢救中没有出现1例宫腔填塞及子宫切除及手术后感染现象。大大提高了剖宫产手术出血的抢救成功率。该方法简单易学,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9-213.

2郑署红.剖宫产大出血153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08,28(2):75-76.

3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