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扬州市江都区大叶黄杨斑蛾发生危害及防治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扬州市江都区大叶黄杨斑蛾发生危害及防治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对扬州市江都大叶黄杨斑蛾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当地1年发生1代,3龄前用90%晶体敌百虫、40%乐果乳油、50%辛硫磷防治均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小面积重复防治能彻底铲除,人工摘除聚集的幼虫枝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欠佳。

关键词 大叶黄杨斑蛾;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防治措施;江苏扬州;江都区

中图分类号 S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33-01

大叶黄杨由于四季常青,枝叶密生,叶色光亮,萌芽率强,抗污染,耐修剪,成为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1-2]。大叶黄杨斑蛾(Pryeria sinica Moore),又名黄杨长毛斑蛾、冬青卫矛斑蛾,属鳞翅目斑蛾科食叶害虫,主要为害大叶黄杨,造成大叶黄杨绿篱、色块等景观的缺失[3-5]。

1 大叶黄杨斑蛾的生物学特性

大叶黄杨斑蛾以幼虫取食大叶黄杨,也可为害银边黄杨、扶芳藤和丝绵木等植物[6]。大叶黄杨斑蛾在扬州市江都区1年发生1代,越冬卵3月底4月初孵化,幼虫有群集危害习性,4月底5月初幼虫老熟,在浅土中结茧化蛹,以蛹越夏。11月上旬成虫羽化,后产卵,以卵越冬。

2 扬州市江都区大叶黄杨斑蛾发生及危害情况

2.1 大叶黄杨斑蛾的发生时间

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一些外来物种传入江都区,其中包括大叶黄杨斑蛾,2007年开始对其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大叶黄杨斑蛾在江都区越冬卵孵化期在3月中下旬,3月下旬为该虫的孵化盛期,部分在4月上旬孵化。

2.2 大叶黄杨斑蛾幼虫的危害情况

根据观察,大叶黄杨斑蛾孵化后的幼虫即开始取食寄主植物叶片,初孵幼虫仅食幼芽、幼叶的叶肉,残留叶表皮及叶脉,后逐渐取食幼叶、嫩叶。1~3龄幼虫群集危害,1个卵块的幼虫往往聚集在相邻约3个嫩梢上取食,从梢头开始逐渐向下取食。3龄后幼虫食量增大,开始分散危害,将大叶黄杨的芽、叶吃成网状,叶片成孔洞、缺刻,暴食期能将叶片吃光,仅留叶柄,形成秃枝,严重时能造成植物枯死,食料不足时能转株危害,造成大叶黄杨绿篱景观缺失,受惊后有吐丝下垂的习性,这种习性便于检查发现。

3 大叶黄杨斑蛾的防治

3.1 药物防治

大叶黄杨斑蛾发生危害后,在不同年份根据生产安排,在不同的地段,分别采用90%晶体敌百虫、40%乐果乳油、50%辛硫磷开展了药物防治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40%乐果乳油、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等触杀剂、内吸剂、胃毒剂对大叶黄杨斑蛾幼虫进行喷雾防治均有很好的毒杀效果,防治效果为84.4%~100.0%,平均防治有效率为92%。其中,幼虫2龄期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治效果为94.1%(变幅90.5%~100.0%),3龄期次之,平均防治效果为87.9%(变幅84.4%~91.3%)。城区大叶黄杨绿篱为追求景观效果栽植密度高,叶重叠严重,治虫喷药时,表层叶片受药率高,下层叶片受药率低,处于表层以下叶片上的少量害虫,往往得以逃脱。

区图书馆大叶黄杨绿篱边长度为80 m,宽70 cm,3月28日发现大叶黄杨斑蛾,当时虫龄为2龄,4月4日选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7 d后再防治1次。第2次用药防治7 d后即4月19日进行调查,发现防治效果达100%,且之后该绿篱未发现大叶黄杨斑蛾发生。这可能是由于绿篱断面窄,从上方及2个侧方进行喷药,大叶黄杨的地上部分均充分附着药液,该植物上所有的害虫都得到了毒杀。

3.2 物理防治

利用大叶黄杨斑蛾初孵幼虫聚集危害的生物学特性,采用人工摘除聚集幼虫枝的方法来消灭虫害。2008年4月3日在人民路发现有大叶黄杨斑蛾危害,当时虫龄在2龄期,集中取食,立即对害虫聚集枝进行摘除,以后每隔5 d寻找摘除1次,分别在2008年4月8、13日进行2次摘除。摘除7 d后即4月21日进行调查,发现人工摘除防治效果达81%,防治效果不够理想。这可能是由于幼虫聚集阶段,绝大数幼龄幼虫集中在嫩枝梢的顶端,尚有少量的幼虫仍在中下段幼叶上危害,尚未摘除掉。此外,在摘除聚集在嫩梢幼虫时,由于幼虫具有假死性,有部分幼虫受震动后垂丝落到下部叶片上,成为漏网之虫。

综上所述,大叶黄杨斑蛾幼虫3龄前用90%晶体敌百虫、40%乐果乳油、50%辛硫磷防治均可取得很好效果,小面积重复防治能彻底铲除,人工摘除聚集的幼虫枝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欠佳。

4 参考文献

[1]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 夏希纳,丁梦然.园林观赏树木病虫害无公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扬子琦,曹国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 陈志银.江苏主要林木虫害防治技术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5] 许利荣,史浩良,吴雪芬.大叶黄杨斑蛾的发生及防治[J].广西农业科学,2006(3):263-265.

[6] 刘长颖.大叶黄杨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