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道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道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薛飞,(1988-),男,汉,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道教伦理是中国道教体系中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理想和目标的伦理体系,是一种关于道德现象与生命现象等的信仰化哲学体系。道教伦理以道家的“道”为信仰根基,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伦理思想体系,道教伦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特点,深入挖掘道教的伦理思想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道教伦理;道家伦理;启示

一、道教伦理的主要内容

道教伦理作为一种精神规范系统,有着丰富的内容。作为一种宗教伦理,道教伦理以道家哲学为主要渊源,吸收各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其内容既有传统伦理的基本内容,又具有强烈的神学思想。

1、贵生思想

重生恶死是道教伦理的一大特点,它揭示了人性的最基本的问题是生死问题。生是其教义的一个基本概念,道教的理想就是要修道成仙,长生不死。而修身的主体则必须是有生命的人,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生命是得道的基础。道教生命伦理观的最终目标,是拯救人类脱离死亡的命运,让生命升入永恒存在的境界,主张以无为、不争、寡欲、清净的态度对待生命中的一切。道教的这种贵生思想影响深远,使人追求积极人生,信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强调个人的修养和个性的发展。

道教贵生的伦理是通过神仙修成的方式而实现的,掌握这种方法需要一生苦练。因此,道教修仙者们认为,只有超越世俗的享受,遁入一种清心寡欲、远离尘嚣的朴素山林生活,才能避开世俗中的复杂外部条件,保证生命首先不受来自社会的破坏,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信仰者获得修道自由的一种方法。道教的这种注重个人的修炼,包含有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伦理精神,对于提高个人素质是非常有利的,能培养个人的创新精神。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占主要地位,强调爱群利群,忽视了个性的发展,在处理群体与个人利益这对基本矛盾时,儒家提出先人后己、济众爱人、以公为贵等以他人为怀的高尚情操。道教从宗教出发也是认同这些优秀品德,但更强调社会个体素质的提高,认为只有个体充分发展了,社会整体水平才能提高。例如道教士炼养术,身心双重保健、自成系统,强调个体身心的圆满。

3、承负报应论

道教在治理社会过程中,还提出“承负报应论”,如同佛家的因果报应说,把人在现世事务中的所作所为,以夸张的形式示以身后不同程度的报应。认为多行不义必自毖,以此来惩恶扬善。这个思想对当前如今泛滥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作用。因此,我们要利用道教伦理之中的积极方面,使他律变为自律,把神明的强制性转换成主体内在需要的冲动,把道德动机转换成生存动机,使人们奉行超功利的利他主义,从而调整社会内部各个阶层的矛盾,实现整体社会的和谐发展。

研究道教伦理,对于认识传统中国伦理,促进社会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建设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当前中西方文化交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规范对传统道德伦理的碰撞,抛弃神秘主义的消极因素,崇扬其体系中的积极、高尚、向上的因素,促进文化升华,是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贡献。

二、道教伦理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启示

通过对道教伦理的认识,可以找到很多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尤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现代启示。只有把握了这些思想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道教伦理的内涵。换一个角度来看,道教伦理中也同样重视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处,倡导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道教还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慈爱之心,要仁慈、友善地对待他人。其中的关键是做到彼此不嫉妒、不憎忌,从而达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理想境界。这些思想也同样被现代社会所继承和发扬。

(1)求同存异。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提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意思是说,人生活在世间,人与人之间就会有纷扰和矛盾,要排除纷扰和化解矛盾,就要以超越自我的立场来处事,存异求同。后来的道教学者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这种思想,求同存异也是道教思想中人与人相处的总的原则。也同时是我们现代社会进行人际交往和世界社会外交的原则。

(2)兼爱相利。道教借鉴了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提出“互帮互助”和“助人为乐”的伦理思想。道教提倡互助互利,关爱穷苦人群,“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反对智者欺负愚者,强者欺负弱者,少者欺负老者,认为这些行为与天心不同,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道教还提倡社会公平、人人平等,主张财物共享,反对少数人占有社会财物,主张共同富裕。“此财物乃天地中和共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比若仓中之鼠,常独足食。此人仓之粟,本非独鼠有也。少内之钱财,本非独以给人也。其有不足者,悉当以其取也。”[7]人际交往是双向互动的,爱的反馈是人与人关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诚信、友爱的言行,往往会引起对方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和行为的回应。用爱来成为联结人际关系的纽带,这也是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善与美。

(3)自利利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互利,双赢原则。道教教化的根本目的是要“度己度人”,度己就是要修行自己,修炼心身,这是自利;度人就是在自己修炼有所得的基础上,尽己之力去帮助他人,济世利人,这就是利他。自利利他是道教伦理的重要原则,两者要紧密相合起来。其中,自利是利他的基础,我们度化他人的前提是自己得度,自己还没有悟道,就难以启发、引导别人悟道。自己悟道之后,就要普行教化,因为大道不是一己之私心的产物,只要一己之私心尚存,就谈不上悟道。普行教化的同时也正是在维护自己的深厚德行,自利与利人是互为增进的,利人愈多,则自利亦愈多。

从以上论述来看,道教伦理中人与人相处的原则本质上就是要求各种社会阶层之间要互爱互利,和谐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用爱为他人和社会创造幸福,立志建设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人的本质在与各种人际交际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更是和谐社会中的主体,如果人没有社会交往关系,就不能构成社会。而一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失去了和谐,也不能称之为和谐社会。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关键。

只有人际和谐,才有个人的身心和谐,才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改革的今天,利益与思想的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外来不良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人本性物化、金钱本位,损人利己、坑蒙拐骗等的道德缺失现象,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同时伴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对减少,特别是人们对于电子资源的依赖性愈来愈强,人们之间的相处方式由原来的直接接触,向间接的网络信息交流转化,因此,人际关系日渐冷淡和疏远。在这种状况下,人际关系的调和就愈显必要和紧急。道教的生命伦理思想认为,人是由“道”生化而来,人与人之间是生命平等关系,应尊重他人,与他人和平相处。如果把这种原则适当扩大到国与国的相处方式上,作为一种国际关系准则,就是国与国之间,不论大小、不论强弱,都应和平相处。特别是在当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大背景下,人们更应该抱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的态度,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力求和平共处。正与我们今天所主张的和平共处、和谐社会意义相通,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