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立足“两个结合” 开展“三个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两个结合” 开展“三个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地市级晚报,在重大战役性报道别是对地方“两会”报道中,有很多内容和形式,被认为是“传统”“经典”,因而不能改、不敢改。如何突破既定模式,在履行媒体基本职能的前提下,改革创新,出新出彩?《天中晚报》在对驻马店市“两会”的报道中,述民情、传民声、达民意,紧紧围绕“两会”宗旨,立足两个结合”,开展三个创新”,做到了“新举措、新创意,带来新气象、新形式、新栏目,呈现新风貌”。

“两个结合”

立足会场内外的结合。立足会场内外的结合就是要找准会场内外的有机结合点,充分利用媒体自身的优势,通过互动和引导,让群众更好地关注“两会”,让“两会”的主旨更快地深入到群众中去。

立足会场内外的结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广大读者(群众)与与会代表和委员的互动。二是会议主题的传递与广大读者(群众)关注点的结合。

在重大战役性报道中,媒体不仅仅要宣传报道,更应该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地方“两会”的报道中,作为地方晚报,一头联系的是广大读者或者说是人民群众,一头联系的是会议主题和参会的代表、委员。媒体如果仅是重视宣传而轻视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不负责任的,也难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两会”是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具体表现形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意愿。民情、民声、民意是否通过代表反映到会议上?群众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需要反映到会议上?代表和委员是如何参政议政的?大会将作出哪些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决策……这些都是群众所关心关注的。

在驻马店市“两会”召开期间,《天中晚报》从做好会场内外结合入手,开通“晚报两会热线”,征集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征集群众对全市经济发展、社会治安、道路交通、城市规划、市政建设、食品安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由晚报记者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代表或委员,为“两会”建言献策。热线开通后,引发了广大读者的极大参与热情。同时,针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参会代表和委员进行采访报道,为群众释疑解惑,在群众和代表委员中架起互动的桥梁,有序有度有力地对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引导。

做好会议主题的传递与广大读者(群众)关注点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对会议重大决策和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上。如果说,立足广大读者(群众)与与会代表和委员的结合是“下情上达”的话,那么,立足会议主题的传递与广大读者(群众)关注点的结合则是做好“上情下达”。“两会”程序性的报道群众需要关注,但他们更关注会议做出的与他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决策以及全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因此,针对会议重大决策和政府工作报告,《天中晚报》不惜版面,浓墨重彩地进行解读和分析。

做好了会场内外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就提高了群众对“两会”的关注度,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贴近性、吸引力,也就更好地发挥了媒体的宣传作用。

立足与会代表、委员与会议主题的结合。立足与会代表、委员与会议主题的结合,其实就是围绕会议主题,集中火力,以不同的形式把新闻做深做透,做到整体报道的不枝不蔓。

《天中晚报》围绕驻马店市“两会”的主题“民生与发展”,在报道安排上突出重点,关注代表委员新论高见,强化稿件的针对性和贴近性。在关注“民生”的报道上,以“两会热词”的形式,聚焦老百姓关注的民主、民生话题,找准话题性报道的“坐标”,通过代表委员的“热议”、建言,把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

在对“发展”进行报道中,则完全集中在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上,同时摒弃泛泛空谈和赞美式的报道,目光紧盯代表委员就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提出的思路、打算、方法上。如在对代表委员提出的《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难题》、《建立高科技人才重奖制度》、《出台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措施》等进行报道时不惜版面,以专版、专栏的形式刊发,而无关会议主题的“花絮”则是少报道或不报道。

立足“两个结合”,使《天中晚报》的“两会”报道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分析到位、引导有力,针对性和贴近性得到加强, 吸引力和感染力明显提升。

“三个创新”

从民生的角度入手创新报道内容。“两会”是最大的新闻,但“两会”中的民生话题却是“两会”报道的切入点。晚报的读者大多是老百姓,他们所以关注“两会”,其实更多的是关注与他们相关的民生问题。对此,《天中晚报》在对市“两会”的报道中,结合自身特点,在完整准确反映会议各项议程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对会议本身的报道和程序性的报道,通过开设专栏专版的形式,把版面最大限度地留给关于民生的新闻报道上。

首先是开设“两会热线”专栏,从群众的角度关注民生。会议期间,每天至少保证三分之一的版面,对群众反映的民情、民生问题进行整理报道。比如建立城区早餐网络工程、合理设置红绿灯、加强犬只管理、设立城区无车日、增设公交车、加强对中学假期补课的管理、建立打击传销的长效机制等。

其次是开设“两会热词”专栏,从代表委员的角度关注民生。晚报记者一方面带着群众的意见建议就如何解决民生问题采访代表和委员,另一方面通过采访把代表和委员有关民生问题的提案、议案、建议刊发出来。

再次是开设“两会QQ”专栏,广泛征集网民有关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以QQ故事、QQ百姓留言板等形式,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网络语言反映民情民生。

《天中晚报》对民生问题采取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的报道,既突出了对“两会”报道的重点,也彰显了“两会”鲜明的主题;既实现了对重大战役性报道的改革创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又履行了媒体基本职能,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赞誉,可谓一举多得。

从引人入胜入手创新报道形式。内容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而形式上的创新是为了让报道内容更加引人入胜。《天中晚报》对2010年市“两会”的报道,尽可能地在形式上追求完美。

一是专版和专栏相结合,专版中有专栏,相互辉映,特色鲜明。保持以往对市“两会”报道开设专版的报眉统一风格一致的情况下,在专版中开设《两会热线》《两会热词》《微博》《两会QQ》《两会影像》等一批新专栏,使整个报纸面目焕然一新。

二是突破常规大胆使用图片。此次会议报道,《天中晚报》刊发了大量表情生动、现场感强的图片。报道中除刊发了许多配图和单幅主图外,《两会影像》还以图片专版的形式反映“两会”代表和委员“诤言议大事寸心系民情”的动人情景。大量图片的刊发增强了整个报道的美感,充分发挥了纸质媒体“以图说话”的传统优势,也使报道更加直观和生动。

三是头版是整个报纸的脸,报纸“脸上有光”。《天中晚报》对市“两会”在头版以图片专版进行报道,不仅开了头版报道“两会”形式的先河,也形成了该报对2010年市“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

此外,在报道中,改变以往以消息为主的报道方式,消息、通讯、述评等“十八般武艺”全部上阵,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也极好地配合了整个报道形式的创新。

引进新兴传播载体,实现载体创新。一是充分运用了网络。设立了“两会QQ平台”,开通“两会QQ群”、“两会微博”,通过网络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两会”报道中来。

二是积极与驻马店新闻网联合,在驻马店新闻网联合开设“两会花絮”“图说两会”等栏目,补充报纸版面不足的缺陷,使报道内容更加翔实丰富。

三是与驻马店手机报积极合作,在手机报上开设“两会新闻导读”,充分利用手机报的快捷,将报纸对“两会”报道的新闻以导读的形式传播给一部分受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实现新闻传播的目的。

(作者单位:天中晚报社)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