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种路径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种路径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临床观察经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两种穿刺路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需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4例,其中行桡动脉穿刺患者54例,行股动脉穿刺患者50例,比较两组穿刺时间、穿刺后压迫时间、介入成功率、穿刺后血肿发生率。 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组穿刺点压迫时间(3.6±1.3)min、穿刺时间(4.1±1.4)min,均短于股动脉穿刺组的(15.5±3.6)min、(6.5±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93-02

临床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24 h内需紧急行冠脉介入(PCI)术,以保证闭塞的血管再通,改善心肌血流灌注,一般急诊均行股动脉穿刺进入,但术后患者常需卧床不动,下肢固定,容易出现腹股沟周围血肿,固定不动导致腰痛下肢疲倦。我院10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桡动脉穿刺患者54例,行股动脉穿刺患者50例,均介入成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需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4例,其中行桡动脉穿刺患者54例,行股动脉穿刺患者50例。桡动脉穿刺组:男25例,女29例,年龄50~78岁,平均(52.3±2.1)岁;行冠脉造影26例,介入28例。股动脉穿刺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9~75岁,平均(51.3±3.1)岁;行冠脉造影29例,行介入2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经桡动脉穿刺方法:常规进行消毒,穿刺点选择桡动脉搏动强的位置,穿刺成功后,在CT引导下插入导丝,放置桡动脉鞘管,注入扩血管药硝酸甘油200μg,行介入治疗,术后拔出导丝,用压迫带压迫止血,术后12 h,使用注射器放气,每次放2 mL,间隔2 h,放6次觉无压力为止。(2)经股动脉穿刺方法:常规在股动脉区域消毒,穿刺股动脉,在CT引导下放入导丝及鞘管,经鞘管推注肝素100 U/kg,术后4 h拔出鞘管,压迫止血穿刺点,加压包扎,术后制动行穿刺的下肢。两组术前均予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300 mg嚼服抗血小板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时间,介入成功率,穿刺点压迫时间,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穿刺点血肿、穿刺点出血、迷走神经反射、动静脉瘘;询问患者术后有无腰背酸痛、肢体疼痛、尿潴留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介入均成功,桡动脉组穿刺时间为(4.1±1.4)min,穿刺点压迫时间(3.6±1.3)min,股动脉组穿刺时间为(6.5±1.3)min,穿刺点压迫时间(15.5±3.6)min,桡动脉组穿刺时间及穿刺点压迫时间短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桡动脉组局部血肿1例,穿刺点出血2例,迷走神经反射0例,动静脉瘘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6%(3/54);股动脉组局部血肿5例,穿刺点出血4例,迷走神经反射2例,动静脉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12/50)。见表2。

2.3 两组术后患者自身感觉情况

桡动脉组仅觉穿刺手腕部胀感,无其他感觉;股动脉组普遍反映腰背酸痛,穿刺下肢疼痛感,身体疲倦感,并出现尿潴留3例。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中一种极其危急的疾病,由于心肌供血骤然减少,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心前区剧烈疼痛,晕厥等,发现后应及早进行急诊治疗,目前诊治方法有溶栓、PCI术、冠脉搭桥术[1-3]。因溶栓有出血的风险,且药物剂量不容易把握,现临床已很少应用。而冠脉介入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且此项技术的开展还代表医院的级别比较高,冠脉介入治疗主要是能够直接迅速观察冠脉有无狭窄或阻塞,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再通阻塞的冠脉血管,恢复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改善左室收缩功能,防止心肌肥厚与心肌重构。涂昌等[4]研究表明,行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较术前改善,冠状动脉血流较前亦改善,减少动脉血栓的形成。

冠脉介入穿刺方式可有桡动脉穿刺、肱动脉穿刺、股动脉穿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需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4例,其中行桡动脉穿刺患者54例,行股动脉穿刺患者50例,其报道结果与相关文献相一致[5-6]。

研究表明,桡动脉穿刺组穿刺时间及穿刺点压迫时间均明显短于股动脉穿刺组,两组行冠脉介入均较成功,而股动脉穿刺点出现局部血肿5例,穿刺点出血4例,迷走神经反射2例,动静脉瘘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4%,而桡动脉穿刺组并发症穿刺率为5.6%,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穿刺组。且术后桡动脉患者仅感觉穿刺腕部胀感,经逐次放气,患者12 h内就可解除压迫。股动脉组术后要对穿刺下肢制动24 h,患者觉腰痛、下肢疼痛,身体疲倦,整体感觉不舒适,且容易出现血肿患者疼痛。因此,临床行桡动脉穿刺方便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亦与股动脉穿刺相当,患者反应较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薛冰.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27):248-249.

[2] 刘慧凤,鞠蓓蓓.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J].护理杂志,2009,26(19):38-40.

[3] 赵志宏.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诊疗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0,50(1):1-4.

[4] 涂昌,兰军,杨银广,等.冠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及内皮祖细胞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20-123.

[5] 雷敏,苟燕,任平.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18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122-123.

[6] 章锡林,汪靖,胡剑平,等.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诊疗常见问题的观察与处理[J].安徽医药,2010,14(1):60-62.

(收稿日期:201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