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尊重 第3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作为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被广大教师所普遍接纳并逐渐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二者虽然有所不同,各自独立,但又交叉融合,都运用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尤其是作为历次课改先锋的语文学科更是无一堂课不合作不讨论。
听过几节合作式探究课后,感觉效果不佳。通过与多个班级、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谈心发现讨论效果不佳的原因:有的同学说,自己刚表达完观点就听到同学说这些我们谁都知道,你还有其他说的吗,自己从此就不再发言;有的同学反映有时自己的观点一时没有考虑好,没有表达清楚,就听同学说,算了吧,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要讲些什么,等想好了再说吧;有的同学自卑感强,感觉就是说了自己的观点也不会有人接受,干脆不说;有的同学表达得更直白“配合配合教师”……凡此种种,就造成只是流于形式的合作,后果是学生越来越不感兴趣,教师采用次数越来越少,只是在有教研任务时“秀“一把。其实,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良好的合作行为。失误在学生,根源却在教师,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仅仅是形式上的走“秀”合作,这就要求教师从引导,培养学生的相互尊重意识入手,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行为。良好的合作行为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心理自由和安全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体现着自我的价值。我认为,通过分析,我们在引导、培养学生合作时尤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聆听
聆听就是在分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非常专注,耐心地听取同组其他学生的发言。因此,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对他的尊重。自己也会在聆听中有所收获。别人的观点,别人的长处经过聆听、思考,就会被自己接收和采纳,丰富了自己,增长了见识。养成认真聆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也提升了自己的品格
二、发言
在分组合作讨论式学习中,需要向别人发表意见,提供支撑自己观点的事实,解释说明问题等,这就需要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因此,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先准备后发言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明确在发言前认真思考或做一些书面准备,就能选择出合理有效的表达方式,围绕中心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疑问等,即使一时选择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也可以借助一些肢体语言或资料或图示来阐述,解释清楚自己的观点,从而克服口语表达的不足,使别人有效地获取自己的信息。这样在发言前的充分准备,既是对合作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尊重,也是自尊的表现,同时也逐步训练,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
三、鼓励
分组合作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小组成员间的支持帮助也是相互欣赏,相互鼓励从而完成合作任务。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对别人的意见的支持,当别的同学表达各自的观点时,引导学生可以运用能给人鼓舞的口头语言予以真诚的鼓励。如“你的想法很好(很棒、很有意思)”“你的观点很新颖(很独特、很个性)”等。也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如头部语言中的点头、微笑、眼神,手势中的竖大拇指、V行指语、击掌等,坚信你真诚的鼓励一定会让对方有被尊重感,成就感,你们相互之间沟通起来就会十分轻松、融洽、和谐。
四、互助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主要是在学生之间发出的,学习任务的完成通常也是在小组相互磋商的基础之上达成的。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彼此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互助行为。求助: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主动求教,请教对方要有礼貌,要用商量的口吻要多用“请”字,接受别人帮助后要表示你的感谢。助人 :要着重引导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主动关心别人,体贴别人,向别人提供热情,耐心,有价值的帮助,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说“不太懂得随时找我,我会尽心帮助你的”这样求助者与助人者都会心情放松,愉快,从而顺利完成合作任务,进而达到教师教学设计的目标。
五、批判
众所周知,小组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说服和采纳、补充的过程。参与合作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在所难免的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批判的情况就会常常发生,而这往往是心灵火花与心灵火花之间的碰撞,是我们最想要的,也是最需要我们关注的,引导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大胆有礼貌,真诚地向对方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能够虚心听取采纳别人的不同意见并修正或完善、补充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错误观点能勇于承认并能支持与自己意见不同或相反的同学的正确认识。这些要求我们双方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欣赏。由以上内容看良好的合作行为,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和交往的需要,更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和交往的技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这也切合分组合作学习不仅强调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更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意发展,追求学生完整人格形成的目的。但学生良好的合作行为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细心观察,逐步摸索、探讨,从一点一滴抓起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相互尊重意识,更多的是体现在生活中的小事中。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与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如果在交流合作中出现不愉快,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自身开始检查,反思,及时矫正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做到在交流中“不高语一回,不大言一声,不发火一次”在合作中达到双赢的效果,使语文课堂教学迸发出更加绚丽的智慧火花,真正体现它的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和享用功能。
(邳州市岔河中学)